金秋时节,秋染茶山。作为“中国有机茶之乡”,武义也迎来茶叶盈枝的丰收时刻。走进壶山街道的连坞茶园,茶园漫山叠翠、晨露垂挂,采茶队正拿着采茶机沿着茶垄匀速前行,当锯齿状采摘刀精准轻压茶蓬后,鲜叶便瞬间落入了随行的收集袋,这不仅大大提高了采茶效率,还节约了不少人力成本。采收完成后,采茶队就熟练又麻利地将茶叶分装成袋、运输上车,准备送往制茶厂进行加工。
“以前我们用镰刀手工割这么一排,要一个多小时,现在用机器后,十来分钟就搞定了,非常快速和方便。像我们今天5点多来采,到现在差不多已经有30担茶叶”。采茶农户滕顺荣说道。
除了用机械化采摘代替人工采摘外,武义县更将科技应用到茶产品制作的方方面面。在浙江方氏茶业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茶香与机器运转声交织,12条自动化智能生产线正在全力运作。采茶队刚运到的鲜茶叶也顺利地通过自动传送带送入茶叶贮青机,并在经过杀青、冷却、揉捻、烘干、分离等多道工艺后,制作成了干茶、扁形茶等多样的茶产品。
而通过这种自动化、标准化的加工,不仅能突破原有老师傅制茶的局限,更提升了茶产品的质量和效益。目前,浙江方氏茶业有限公司日均收购的30万斤左右鲜叶,通过自动化智能生产,便可产出干茶18到20吨、扁形茶2吨、碾茶和绿片10到15吨等。
“目前我们通过入驻国家农业茶叶产业园,改造升级厂房,新增了9条自动化智能生产线,并通过设备技术、软件的升级,以数据去改造产线、加工茶鲜叶,做出了更好的产品。”浙江方氏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方理介绍道,通过产线升级后,公司的生产成本也得到大幅度下降,原来每天需要三五十名工人,现在只需几个关键的、核心的技术人员就可以了。而且,通过自动化生产,还能优化茶叶的分类,增加了产品的溢价空间。
茶的品质得到了保障,如何打开销路便成了关键之处。
为此,浙江方氏茶业有限公司从2023年底便将目光聚焦至互联网,迅速成立了电商部,将公司的销售渠道拓宽至淘宝、天猫、京东、拼多多等多个电商平台。在该公司的电商部里,客服团队正一边快速回复消费者咨询,一边将确认后的订单同步至系统,并在审核通过后,进行打单;而在其的包装车间内,工作人员也正在马不停蹄地进行订单核对、产品包装等工作。
“之前厂里主要对接的是电商公司等客户。现在我们自己直接成立电商部后,不仅拓宽了我们的销售渠道,还扩大了我们的销售对象群体。现在公司电商销售日均单量能达到2至3千单。希望能继续把我们的茶叶推广到了全国各地,让更多的人能了解我们武义的茶叶。”浙江方氏茶业有限公司电商部负责人倪泊尔说。
而浙江方氏茶业有限公司“机械提效+ 智能提质+电商拓市”转型发展,是武义县以科技为笔、电商为桥,书写“好茶叶卖好价钱”的生动实践之一。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坚持“抓有机、树品牌、育龙头、促融合”举措,大胆革新传统业态,全力推动了县域茶产业朝“规模化、生态化、品牌化、产业化”发展,实现了从“看经验做茶”到“凭数字制茶”的升级,以及从线下批发到云端零售的转型,让武义的片片“金叶”既提升品质,更香飘全国。
2024年,武义县茶园面积12.58万亩,产量2.03万吨;茶产业产值达到14.04亿元,成为了县域农业发展的主导产业、富民增收的优势产业。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