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媒体更可靠的25条准则

诗佳网

让媒体更可靠的25条准则

作为一个自媒体人,我曾经收集整理过一些国外知名媒体的报道规范,供大家借鉴学习。

1. 正视利益冲突。

2. 谨慎报道 犯罪活动。

3. 尽量采用第一手信源。

4. 对事实进行检查和交叉检查。

5. 对书面证据和数字材料的真实性进行验证。

6. 区别历史记录和时事新闻。

7. 尽可能公正、公开地对待读者。无论是印刷版还是在线版的读者,尽我们所能告知读者完整、原生态的事实。如果出现错误,不管错误大小,知悉后尽快进行更正。

8. 不经谈话各方事先同意,不得对谈话录音。

9. 应向被报道对象表明自己的身份(不管是面对面采访还是别的方式采访)。作为媒体记者时不应冒充警察等公权力使用者。

10. 注意用词政治正确。

11. 尽量保证客观立场。

12. 电头必须诚实(比如2016年很多自媒体引用2013年疫苗之殇旧文时没有说清)读者会想当然地认为署名的作者是在电头中的时间和地点进行的采写。在署作者名字时,应当坚持只署进行了现场报道的作者名字,对报道有贡献的相关记者可以在结尾说清或致谢。

13. 图片和故事必须反映事实。夸大和耸人听闻的手法是有诱惑力的,但歪曲事实或者误导读者、观众,使他们获得错误的印象是有潜在害处的。应静下来思考或者讨论怎样用词才能使表达更加精确,以减少潜在的伤害。对图像的处理也应遵循反应事实的原则,否则会对媒体品牌造成伤害。

14. 尽力让报道准确、追求自由、远离偏见,培养自身相关信源的可信度。

15. 明确的新闻来源永远好过匿名的新闻来源

16. 不要在信源可靠性上造假或者进行暗示。

17. 明确信息来源也意味着肯定谁将为其负责。有时重大问题上的匿名,意味着媒体要为其可靠性负责。

18. 向受采访者明确我们对于信息的准确度,包括征求记录笔记、录音,寻求核对确认。

19. 有必要的时候对信息来源进行复核,当然这个视该信息的可靠性而综合判断。

20. 注意争议多方的信息采集。

21. 获取信息时应尽量充分,同时进行分析。

22. 有时有责任对信息来源进行保密,但应由媒体负责人进行对外保密,内部相关工作人员应了解。

23. 独家报道时同时试着对自己报道进行证伪。

24. 迟了比错了好。

25. 警惕通讯环节中被人造假,要保证采访对象的真实性。

扩展资料:

美国国家公共广播网《公共广播伦理与风格指导手册》

纽约时报《风格与用语手册》、《新闻采编部门价值与实践手册》

路透社《新闻手册》

BBC《编辑手册》、《新闻与时事节目指南》

(作者顾中一,微博2015十大影响力医疗大V 头条号签约作者 公众号:营养师顾中一)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表情:
AddoilApplauseBadlaughBombCoffeeFabulousFacepalmFecesFrownHeyhaInsidiousKeepFightingNoProbPigHeadShockedSinistersmileSlapSocialSweatTolaughWatermelonWittyWowYeahYellowdog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4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