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号创作者激励计划#
你是不是总在愁?别人都跑出去老远了,自己才刚抬脚,难道这辈子就只能跟在人家屁股后面?
其实真不是这样。古往今来,能笑到最后的,往往不是一开始冲在最前面的。
就像毛选里说的:“战争的胜负,主要地决定于作战双方的军事、政治、经济、自然诸条件,这是没有问题的。然而不仅仅如此,还决定于作战双方主观指导的能力。”
后发制人,拼的不是谁起步早,是看谁看得清、藏得深、打得准。
一、后发的本质:不是慢,是藏
很多人觉得后发就是被动等着,这想法是不对的。
后发的第一步,是主动藏。
把自己真正想干的事藏起来,把还没练熟的本事藏起来。
别人忙着到处炫耀、忙着铺摊子的时候,自己却悄悄把底子打牢。
毛选里讲:“劣势而有准备之军,常能对敌举行不意的攻势,把优势者打败。”
那些一开始就咋咋呼呼的,看着好像占了先,其实早就把自己手里的牌都亮给对方了,连弱点都露在明面上。
后发的人不急着动手,不是没本事,是在憋着劲:
先看清楚路到底平不平,再把劲儿攒够,等对方跑得喘不上气、露出空子的时候,再稳稳当当地冲上去。
藏着,不是胆小,是聪明。
就像打猎的人,不会刚看见猎物就开枪,总得等猎物走到最合适的位置,自己也把气息调匀了,才扣扳机——这一枪,必须准。
二、找空子:用矛盾的眼光,看穿先发的软肋
有人说,别人都跑前面了,优势那么大,哪有什么空子?
这就错了。任何优势背后,都藏着对应的弱点,这是辩证法的道理。
毛选里说:“事物的矛盾法则,即对立统一的法则,是唯物辩证法的最根本的法则。”
先发者的优势,本身就是它的矛盾点。
比如说,先发者为了抢速度,往往底子不牢。
就像盖房子,急着往上盖,地基没打稳,盖得越高越容易塌。
后发的人不用急着往上盖,先把地基里的石头捡干净、水泥搅均匀,等对方的房子晃悠了,自己的房子早就立得稳稳的。
再比如说,先发者跑在前面,容易被老路子捆住。
它走惯了原来的路,哪怕这条路已经坑坑洼洼了,也舍不得换方向。
后发的人没走过这条路,反而能更清醒地看到新路子:
哪条路更近?哪条路更平坦?
不用被过去的包袱拖着,反而能选一条更顺的路。
找空子,不用盯着对方的优点较劲,那是骗自己。
得用矛盾的眼光看,它靠什么赢的?这种赢法有没有代价?它越在意什么,就越怕失去什么——这就是后发者的机会。
三、攒劲儿:集中优势打歼灭战,别东一下西一下
后发者最忌讳的,是看到别人哪都好,自己也想样样学、样样追。结果呢?
力气撒得太散,啥都没做好,最后连追的资格都没了。
毛选里反复说:“我们的战略是‘以一当十’,我们的战术是‘以十当一’,这是我们制胜敌人的根本法则之一。”
后发的人手里的资源有限,时间也有限,必须把所有力气拧成一股绳,集中在一个点上突破。
比如别人已经铺开了好多业务,每个业务都赚点小钱。
后发的人别想着每个都追,就盯着它最赚钱、但防备最松的那个业务,把所有的人、钱、心思都砸进去。
你用十成的力气打它三成的防备,再难也能撕开一个口子。
这就涉及到攒劲儿,不是瞎攒。
得搞清楚自己最擅长的是什么?对方最怕被打的是什么?
把自己的长处磨得更尖,对准对方的短处狠狠砸下去。
就像钉子钉木头,力量集中在针尖上,再硬的木头也能扎进去;
要是把钉子敲扁了,再大的力气也白搭。
四、出手时: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用运动战打破老规矩
等把空子看清楚了,劲儿攒够了,就该出手了。
但出手不能按对方的节奏来,得让它反应不过来——这就是毛选说的运动战。
“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不跟对方硬碰硬,在它想不到的时间、想不到的地方动手。
先发者习惯了按部就班,春天播种,秋天收获,每年都这么来。
后发的人可以反着来,它春天忙着播种,你就冬天悄悄育苗;它秋天等着收割,你夏天就提前把东西拿到市场上。
它的机器、团队、客户都适应了原来的节奏,突然被打乱,一时半会儿转不过来,这时候你已经把市场抢过来了。
出手的关键,是快和准。
快,不是跑得多快,是决定得快、做得快,不给对方反应的时间;
准,是一出手就打在要害上,让它想反扑都没力气。
就像打仗,不在正面死磕,绕到它背后把粮草端了,前面的大军自然就垮了。
五、写在最后的话:
说到底,后发制人不是躺平等赢,是清醒地追赶。
先把锋芒藏起来,再看清对方的空子,然后把劲儿攒够,最后出其不意动手。
那些说起步晚就输了的,其实是没明白,人生不是百米冲刺,是长跑。
谁能把力气用在最关键的地方,谁能在别人累的时候保持清醒,谁就能笑到最后。
你有没有过后来居上的经历?或者正因为起步晚犯愁?
评论区聊聊你的事儿,说不定咱们能一起找到破局的法子。
关注我,后面接着聊怎么把慢变成优势,让每一步都走得更稳当。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