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网】消失在公共视野两个多月、坊间传闻落马的北京大学“80后”副校长任羽中尘埃落定。9月17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布消息称,北京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任羽中涉嫌严重违纪违法,主动投案,目前正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另据北大新闻网消息,9月17日,北京大学召开党委常委会扩大会议,传达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对任羽中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进行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的决定。会议强调要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特别是要强化对年轻干部的教育管理监督,引导他们扣好廉洁从政的第一粒扣子,干干净净做事,老老实实做人。
一个月前的8月18日,财新登录北京大学官网发现,此前在副校长中排名最末的“80后”任羽中的信息已被撤下。
据北大官方网站,任羽中被查前最后一次公开出席是在2025年7月13日,参与北大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召开的专题学习会,并表示要一体推进“学、查、改”,确保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实际成效。
至此,2025年官宣被查的中管干部增至43人,此前42人分别为:张天峰、齐扎拉、周喜安、刘卫东、王中和、蒋超良、陈时飞、袁光宇、周德睿、李文荣、王会民、徐宪平、段成刚、龙翔、金湘军、杨小伟、宋朝华、王建军、陆文俊、李春良、蓝天立、叶寒冰、刘宽忍、张建华、毕井泉、高以忱、费东斌、彭晓春、胡幼桃、于文明、倪强、刘绍勇、冯志斌、周先旺、韩松、刘慧、吴胜华、高兴夫、王莉霞、唐德智、易会满、林景臻。任羽中也成为目前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官宣落马的“80后”中管干部第一人。
“80后”北大落马副校长 曾是四川高考第一名
任羽中现年45岁(1980年1月生),四川资阳人,原名任翀(chōng),自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2024年3月成为北大首名“80”后副校长,也是该校领导层最年轻者。
任羽中于1998年从四川资阳中学毕业以后,以高考四川文科第一名身份进入北大国际关系学院政治专业学习,在校学习期间连续四年获北大明德奖学金,其中两年获北大创新奖,2002年被评为北京市优秀毕业生,保送北大国际关系学院中外政治制度专业研究生,毕业后留校工作,后于2007年继续攻读法学博士,期间曾荣获北大三好学生等荣誉称号。
任羽中曾任北大党办校办秘书室主任、党委政策研究室主任(兼)、人事部部长、党委教师工作部部长、人才交流与培训中心主任(兼),师资人才办公室主任(兼)等职,2020年9月出任北大党委宣传部部长,2023年11月跻身校党委常委。
2024年3月,任羽中获任北大副校长,成为北大首名“80”后副校长。期间他主要负责督查、信访、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图书、档案、校史、出版工作,协助党委书记、校长负责党政日常工作,协管宣传工作。分管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督查室(信访办公室)、政策法规研究室(党委政策研究室)、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图书馆、档案馆、校史馆、出版社。
除此以外,任羽中还拥有研究员职称,学术研究集中在高等教育和师生关系领域,他的科研成果也主要发表在国内期刊,比如《中国高等教育》、《中国社会科学报》等一流期刊。
2021年9月7日,时任北大党委政研室主任、党委宣传部部长的任羽中,曾发表名为《从“跟踪模仿”到“超越引领”》的文章提到:“科技创新,要坚持问题导向,奔着最紧急、最紧迫的问题去。” 他谈到,在我们国家的创新体系中,一方面,原始创新能力还比较弱,真正拥有完全知识产权的重大科学创新还比较少,对基础研究的投入还不足;另一方面,大学或科研机构的创新成果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应用之间,仍然存在着一定脱节。他表示,科技立则民族立,科技强则国家强。要解决这两方面的难题,大学尤其是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
高校反腐在今年
任羽中落马,使得2025年高校反腐再次进入公众视野。2025年1月6日,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强调要着重抓好11个领域系统整治,其中就包括高校。
2月15日,曾任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副校长10年、校长近七年的廖小平官宣落马,8月8日被“双开”并移送司法,9月5日因涉嫌受贿被逮捕。而在廖小平官宣被查后不到一周的2月21日,曾与廖小平共事三年多的该校原党委书记王汉青也官宣落马,并先于廖小平被官宣“双开”并移送司法,9月11日因涉嫌受贿被逮捕。
与中南林业大学党政主官双双落马类似,同样的“窝案”情景也发生在另外的两所普通本科院校遵义医科大学、徐州医科大学和一所专科院校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2018年由遵义医学院更名的遵义医科大学时任副校长王达利和两任党委原书记石京山、何志旭,徐州医科大学两名曾任副校长兼附属医院院长王人颢、徐开林,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两任院长吴昆、彭红圃,均在今年官宣落马。
截至发稿,财新不完全统计,2025年以来已有50名高校领导落马,其中27人曾任党政一把手;上述50人中有八人加2025年前落马的八人共计16人被处分并移送司法。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