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阅读的“种子”在家庭日常里开花

诗佳网

让阅读的“种子”在家庭日常里开花

阅读里的“饥饿营销”是什么?一边看书一边查生字好不好?怎样让电子产品成为工具,而非孩子阅读路上的“拦路虎”?

近日,解放日报高级记者、读书周刊主编、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顾学文走进上海市静安区大宁国际学校,将自己与儿子臭蛋之间的亲子阅读故事娓娓道来,从阅读的误区、帮助孩子爱上阅读的方法、选书的技巧、电子产品与阅读可以“友好相处”四个维度出发,分享了自己的体悟,并表示:“阅读习惯重在‘养’,父母是孩子最好的阅读榜样。”

让阅读的“种子”在家庭日常里开花

让阅读的“种子”在家庭日常里开花

-大宁国际学校家长与孩子一起阅读-

家长怎样做,孩子才爱读?

“如何帮助孩子爱上阅读是这几年一直埋藏在我心中的问题,过去我也曾买一些带有精美插图的书籍或我自认为孩子会喜欢的书来提升他的阅读兴趣,但始终收效甚微。”这是上海市静安区大宁国际学校一(2)班唐俊霄家长的困惑,也是其他低年级家长的心声。

究竟如何让孩子爱上阅读,顾学文给出了四个妙招。

第一,制造亲子阅读的美好气氛。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家长的阅读陪伴是不一样的。幼儿时期,家长可以把孩子抱在怀里读书;小学时期,家长可以和孩子背靠背读书;而当孩子再大一些时,家长和孩子面对面坐着,各自看自己喜欢的书,只要是在同一个场景里发生的温馨互动,都会成为孩子的美好回忆。

第二,制造阅读的饥饿感,始终让孩子保持对世界的好奇心和对知识的渴望。现场,顾学文向家长们分享了自己为孩子精心挑选系列丛书的故事。当她把一套获得国际儿童文学奖的丛书买回家后,她是这样对臭蛋说的:“今天我有一个重磅好消息告诉你!我去上海书城帮你买到了这套书。一开始,营业员说他们这套书不随便卖的,只卖给真正爱读书的孩子。后来,妈妈把你的名字报给他,他查询的时候,妈妈心里很忐忑。幸好最后他说:‘你的儿子是一个非常喜欢阅读的好孩子,我们非常开心把这套书卖给你。’”

第三,制造阅读的仪式感。讲座中,顾学文在PPT上展示自己和儿子各自的专属印章,她介绍称:“我们家每个人都有一个自己的章,谁看完了哪本书,就在书上盖一个他本人的章。我们家里的很多书上既有我的章也有臭蛋的章。”顾学文提到,孩子在盖章的时候是非常有成就感的,这样的仪式感能够激发他的阅读动力和热情。

第四,建立共读的模式。有这样一种常见的情况:当孩子在一二年级的时候,可能是个小话痨,但到了初中青春期的时候,他们却关起门来拒绝亲子交流。因此,为了始终保持共同的亲子话题,顾学文建议家长和孩子共读一本书。出于职业和阅读习惯,顾学文喜欢在看书的过程中圈出一些好的地方,并写下自己的想法。一次,她把看完的《带上灵魂去旅行》传给了臭蛋,不久后她惊讶地发现,臭蛋也在她曾做过的批注旁边留下了自己的感想。顾学文说:“上海为什么有那么多读书会?因为在群体中读书和一个人读书是不一样的。群体阅读可以交流,可以对话。”

智慧选书:带来什么和想看什么

在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之前,首先,父母需要明确“阅读能带给孩子什么”。顾学文强调,阅读对于培养一个人的思辨力非常重要。同一人物在不同的人笔下会得到不同的评价,就好比司马迁、班固和司马光笔下的汉武帝都是不一样的。长期做这类比较阅读,能让孩子从信息茧房中跳脱出来,并懂得从不同角度看待同一事物,学着思考每个人做判断的出发点是什么。

孩子为什么不爱读书?往往因为部分家长存在这样的误区:认为阅读只是孩子自己的事情,且带有功利性目的,要求孩子必须有所输出。“与其对孩子说1000遍‘你要多读书啊’,还不如家长自己拿起书来读。”顾学文说,“榜样的力量往往大于言传。”此外,她提醒道,一方面,学语言不是碎片化和断裂的。无需让孩子每看到一个生字就停下来查字典,这会影响孩子的阅读劲头,破坏了阅读的连续性。另一方面,不要盯着孩子读完一本书后立刻写读后感或日记,这样的捆绑式任务,往往会让孩子觉得阅读是一种负担。

如何为孩子选书?在顾学文看来,“读啥都要管”和“读啥都不管”均不是良策。她认为,选书重在品质而非品类,孩子感兴趣、能读进去很重要。好的绘本用孩子的语言讲深刻的事情,她鼓励家长选择有深度的书籍,并分享了自己给儿子选过的童书。“《小嘀咕天黑黑》是帮助孩子理解人生命题的,很多小朋友会经历一个不敢睡觉的阶段,因为害怕睡着了就是死亡,会见不到爸爸妈妈。而这本书正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另外,有契合度的书会让孩子读起来非常过瘾。顾学文透露,小时候的臭蛋曾和她说:“《人人都叫我捣蛋鬼》这本书的作者应该就是一个一年级的小男孩吧?里面的主人公碰到的事情全都是我碰到过的。一个大人肯定猜不中小孩子的心思。”由此看来,选书时,家长应想想孩子在这个人生阶段会思考些什么问题,考虑符合孩子年龄层和理解能力的作品。

电子产品不是孩子的“阅读拦路虎”

当电子产品出现在孩子身边时,父母常常“如临大敌”,生怕“阅读”在孩子面前彻底“失了宠”。顾学文告诉家长:“你是不能把电子产品从孩子的手里拿走的,因为他们从生下来就生活在互联网的世界里。”

她提议,第一,处在幼儿时期的孩子,需要丰富的身心感受,家长不能把电子产品当“安抚奶嘴”。电子产品里的“讲故事”功能不及亲子陪读,爸爸妈妈给孩子讲故事对于促进大脑发育有很大的帮助。第二,对于少年时期的孩子,家长应该放手,让孩子自主管理电子产品,并引导他们分清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你越不给他玩,他就越想玩,还会把每一次都当做最后一次玩。”顾学文说,“要让孩子知道,除了打游戏,IPAD还可以用来学知识、查攻略、订酒店机票,让孩子保持网络安全意识,自主管理电子产品,渐渐地,他过一段时间就会放下IPAD自己去看书了。”

人们常说“养成阅读习惯”,可见,让孩子爱上阅读不是一两天可以做到的,也不是父母一声令下可以实现的,而是要“养”。讲座的最后,顾学文告诉家长们——“养”是你播下种子,不疾不徐,和风细雨,等它慢慢长大。“养”是从现在开始,用你自己的言行,一点一滴,在一个个细节里,把阅读化入家庭生活的日常,进而化成孩子的习惯。

让阅读的“种子”在家庭日常里开花

图片由学校提供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表情:
AddoilApplauseBadlaughBombCoffeeFabulousFacepalmFecesFrownHeyhaInsidiousKeepFightingNoProbPigHeadShockedSinistersmileSlapSocialSweatTolaughWatermelonWittyWowYeahYellowdog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3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