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大众文艺有许多新特点。一是创作主体的大众化。现在男女老少都可以进行创作,从小孩到老人,拿起手机都可以拍短视频。二是内容聚焦的生活化。从田间灶台到文旅非遗,随时随地可以入镜,无所不包。三是表现形式的多元化。比如有专门拍特技的,有专门拍非遗的,都有独特的叙事表现手法。四是传播渠道的多媒体化。很多人从大屏转到小屏,从短视频转到了各种短剧。可以说,新大众文艺工作者通过各种渠道、各种形式,让我们的文化生活变得更加丰富。
作为一名新大众文艺工作者,我的感受是,不管是大屏还是小屏,还是要用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前年离开部队之后,我开始做短视频,一年多的时间里,平均每天涨粉将近5000个,单条视频播放量达到了1.2亿次,这对我触动很大。之前我注意到,短视频平台的用户里,有大量是价值观还没有形成的年轻人。所以,我发动很多朋友加入短视频创作队伍中,希望用新大众文艺的形式,给当下年轻人一些思考启迪。
比如,一些人背上了房贷车贷,老是问我:“为什么我做得不够好?”我说,我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看桥上的我,所以你遇到困难了不要彷徨,努力活好自己,说不定这一刻你也是别人眼中的风景。
有人问我:“为什么很难成功呢?”于是,我们就拍了这样的短视频:一棵毛竹从钻出地面到长到十米多高,只需要60天,但你并不知道在钻出地面之前,它已经在地下深耕了整整3年。就像你看到身边的很多人突然成了成功人士,其实在无数的黑夜,人家在往下扎根。
有些人性子急,我们用短视频告诉他:小的时候丢了橡皮觉得是天大的事,谈恋爱的时候,感情失利了觉得是天大的事,可是如今人到中年,回过头来看,当初你认为的天大的事现在不都过去了吗?所以生活还是需要慢慢来,遇到事别着急。
有人还问我:“怎么样才能过好生活?”我们用短视频告诉他:巷子里的猫虽然很自由,但是处于流浪状态。人生这条路也如此,不管怎么选都会有遗憾,没有一处人情世故不复杂,没有一处工作不辛苦。所以要调整好心态,只有心态好,运气才会好。过好每一天,才是我们来到这个人世间的目的。
不管是“新大众”还是“老大众”,文艺都是为大众服务的,用正能量的作品鼓舞人,用积极向上的文艺作品给人营养,这才是我们应该做的。
(中国退役军人创业就业促进会军旅文化办公室副主任、影视部主任 来喜)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