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4月浙江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新闻评论写作试题

诗佳网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新闻评论既是新闻文体,又属于____________范畴。

2.戈公振在《中国报学史》中说:“报纸者,报告新闻,____________,定期为公众而刊行者也。”

3.王韬发表的政论文结集《____________》是中国近代第一部新闻评论作品集。

4.1941年度曾被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评选为外国报纸的是我国的《__________》。

5.中国共产党出版的第一个机关报是《____________》周刊。

6.新华通讯社的前身是1931年创立于中央苏区瑞金的《____________》。

7.文章不仅要求“言之有理”、“言之有物”,也要求做到“____________”。

8.报刊评论不仅要以理服人,也要求以情动人,梁启超就说过,他写文章“__________”。

9.瞿秋白分析杂文的文体特点后把这种文体称之为____________.

10.广播评论是新闻评论与____________结合的产物,它是新闻评论这个体裁家族中的年轻成员,也是广播新闻体裁中的后起之秀。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5分,共15分)

1.王韬于1874年在香港主编并主持笔政十年的是(?)。

A.《耳召文新报》?B.《述报》?

C.《中外日报》?D.《循环日报》

2.《舆论之母与舆论之仆》的作者是(?)。

A.梁启超?B.孙中山

C.于右任?D.章太炎

3.辛亥革命前夕在上海创办《中国女报》的是(?)。

A.康有为?B.邹容?C.秋瑾?D.詹大悲

4.邹韬奋1926年10月起接办担任主编的是(?)。

A.《大公报》?B.《生活周刊》?C.《生活日报》?D.《新民报》

5.评论在报纸上的地位,按邓拓同志的意见,认为评论是报纸的(?)。

A.声音?B.灵魂?

C.旗帜?D.眉毛

6.《光明日报》在1978年5月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一文,用的形式是(?)。

A.社论?B.短评

C.本报评论员?D.本报特约评论员

7.中央电视台从1994年4月1日起开设的电视评论类栏目是(?)。

A.《东方时空》?B.《焦点访谈》

C.《实话实说》?D.《新闻调查》

8.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杂文这种战斗的文体,在报刊上运用得更加普遍。例如《新青年》杂志的(?)。

A.《随感录》?B.《放言》?

C.《反攻》?D.《寸铁》

9.新闻评论文章,观点新颖、见解深刻、即使文字略嫌粗糙,那是可以修改的。因此,第一位的应是(?)。

A.见解?B.结构

C.修辞?D.文采

10.社论写作的基本要求是:快、稳、深、重。其中“快”是(?)的体现。

A.新闻性?B.指导性?C.准确性?D.形象性

三、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1.5分,共15分)

1.下列关于评论选题与立论的相互关系的表述,哪几项是正确的(?)。

A.选题是立论的前提和基础

B.立论是在选题基础上确立文章的主要论点和表明的态度。

C.立论和选题应同时进行,它们是并行不悖的

D.立论是确定主题,是前题,然后才选择论题

E.选题与立论是二个不同的概念,两者没有必然的联系

2.新闻评论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它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下列诸项中,有两项不能体现广泛的群众性,它们是(?)。

A.评论内容的广泛性?B.面向受众的广泛性

C.评论结构的多样性?D.评论作者的广泛性

E.语言表达的多样性

3.新闻评论写作要有的放矢包含着三层意思是(?)。

A.立论要针对人们的主要疑虑给予正确的回答和指引

B.立论要针砭时弊

C.立论要针对实际生活中的一些矛盾或实际的人们思想认识问题进行说理论述

D.立论要针对历一些悬而未决的问题

E.立论要针对文学艺术中的一些理论问题

4.评论写作中要使论据和论点达到和谐的统一,论据必须做到(?)。

A.新鲜?B.真实

C.准确?D.充分

E.典型

5.论证方法的例证法就是举例论证。举例论证的具体作法的表述,哪些是不正确的(?)。

A.通常是举出几个(一般是二至三个)个别的典型事例,综合它们的共同特点来阐明

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重要论点

B.也可以是举出三个以上甚至是七八个典型事例,证明一个重要论点

C.还可以用一个典型的具体事例作论据来说明论点,将叙述具体事情和论述抽象道

理有机结合起来

D.必须要有二个论据才能证明论点

E.必须要有三个论据才能证明论点

6.评论标题的基本要求是(?)。

A.具体?B.鲜明

C.精当?D.引人

E.实在

7.根据文章表达方式、作者身份和发表郑重程度的不同,一般把新闻评论体裁分为(?)。

A.社论?B.评论员文章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表情:
AddoilApplauseBadlaughBombCoffeeFabulousFacepalmFecesFrownHeyhaInsidiousKeepFightingNoProbPigHeadShockedSinistersmileSlapSocialSweatTolaughWatermelonWittyWowYeahYellowdog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2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