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工序
作业要点
原材料要求
1、在条件具备时沥青玛蹄脂碎石(SMA)混合料中粗集料优先采用石质坚硬、耐磨的优质石料,如玄武岩。粗集料应符合JTG F404沥青混合料用粗集料质量技术要求。
2、沥青玛蹄脂碎石(SMA)混合料中细集料应满足JTG F40沥青混合料用细集料质量要求。细集料在混合料中约占10%左右,对混合料性能影响较大。条件具备时应优先采用机制砂。细集料应采用石灰岩质以提高沥青混合料粘附性能,不使用玄武岩等酸性细集料。
3、沥青玛蹄脂碎石(SMA)混合料中沥青应符合JTG F40聚合物改性沥青技术要求。一般情况下SMA沥青混合料优先采用改性沥青,以提高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和低温韧性,尤其对承受重车荷载以及特别炎热或寒冷地区更应优先使用改性沥青。当不使用改性沥青时,应选择比当地常用沥青标号稍微硬1~2级的硬质沥青。
4、沥青玛蹄脂碎石(SMA)混合料中使用较多的矿粉,其填料质量应满足JTG F40沥青混合料用矿粉质量要求。拌合站除尘装置回收的粉尘不使用,确实使用时最大添加量不得超过矿粉总量的20%,且通过检验混合后粉尘塑性指数不大于4的规定。SMA混合料中粉胶比达到1.8~2.0。填料应采用石灰质岩石磨细制成。当采用消石灰粉、粉煤灰、水泥等其它填料时,应检验混合料耐久性能并严格控制添加量。
5、沥青玛蹄脂碎石(SMA)混合料中应使用纤维稳定剂,主要有木质素纤维、矿物纤维、聚合物化学纤维等,以改善沥青混合料性能,尤其是能吸附沥青从而减少析漏。木质素纤维质量应符合JTG F40木质素纤维质量技术要求。拌合现场应采取防雨防潮措施保护纤维添加剂不受潮。木质素纤维优先采用专用设备运送至拌合缸并可靠计量。木质素纤添加量一般不少于沥青混合料总量的0.3%,具体掺量应以试验确定。使用如矿物纤维等稳定剂时应做好劳动防护工作。
配合比设计
沥青玛蹄脂碎石(SMA)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应遵循现行规范对热拌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的目标配合比、生产配合比、生产配合比验证三个阶段,以确定矿料级配和最佳沥青含量。配合比设计采用马歇尔试件体积设计方法,但马歇尔试验的稳定度、流值不作为配合比设计接受或否决的唯一指标。沥青玛蹄脂碎石(SMA)混合料性能应满足JTG F40SMA混合料马歇尔试验配合比设计技术要求。高温车辙性能应满足JTG F40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动稳定度技术要求。低温抗裂性能应满足JTG F40沥青混合料低温弯曲试验破坏应变技术要求。渗水性能应满足JTG F40沥青混合料试件渗水系数技术要求。
根据公称最大粒径的大小及压实层的厚度,SMA混合料压实厚度不得小于集料公称最大粒径的2.5倍,以避免施工时材料产生离析和碾压后空隙率不满足要求。
混合料拌合
沥青玛蹄脂碎石(SMA)混合料应采用间歇式沥青拌合机拌合,有显示材料配合比及施工各项温度自动检测和记录的装置。
摊铺及碾压
SMA沥青路面在较高的温度条件下施工,施工温度应根据沥青标号、粘度、改性剂种类和添加量、气候条件和铺装层厚度等综合确定。SMA混合料出料温度控制在175℃-185℃,测量温度时应采用具有金属探测针的插入式温度计,不得使用玻璃温度计测量,插入深度不少于15cm,以提高测量准确性。
SMA沥青路面碾压应配置足够的碾压设备,必须在尽可能高的温度下碾压,不得在低温状态下反复碾压路面以免石料磨损及破坏集料嵌挤效果。碾压按照初压、复压和终压三阶段进行。碾压设备应采用双钢轮压路机,不采用轮胎压路机以防止沥青马蹄脂“泵吸”到路面表面造成油斑。振动压路机碾压应遵循“紧跟、慢压、高频、低幅”的原则,碾压速度不得超过5km/h。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