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利法塔的前世今生

诗佳网

828米!从迪拜塔更名为哈利法塔!焰火奢华灯光炫目,1月4日,世界第一高楼隆重揭幕,一举拿下多个世界纪录!回顾哈利法塔从停工到更名的尴尬际遇,回顾刚刚经历的债务危机,再联想到如今的经济寒冬,人们不禁发问:这栋楼的面世究竟是迪拜“地产疯狂”的再次盛大加冕,还是一场繁华落幕的最后狂欢?

高度不断突破预期

最快的时候,哈利法塔以三天一个楼层的速度往天空延伸,超过1.2万名工人在工地日夜劳作。

哈利法塔的设计公司———美国SOM建筑事务所的结构工程师贝克说:“我们原本认为只会稍高于台北101大楼,但艾马尔地产不断要求我们建高些,再建高些,我们不知要建多高,只好像调校乐器般逐渐调升。越建越高时我们发现,哈利法塔能够达到远高于我们原先预想的高度。”

工程历时5年。最终,高度定格在828米。

从外观来说,迪拜塔在高楼里也算得上美观。根据设计师阿德里安·史密斯的理念,迪拜塔的三叶草式底座,是一朵抽象意义的百合花;在Y形底座上,26根“银色管子”优雅地盘旋而上,制造出一个有机的体系。从天空往下俯瞰,它就像一根银针直插云霄。

“作为一个迪拜人,我由衷地感到自豪。”35岁的迪拜商人苏尔坦·阿法拉希表示,他在哈利法塔对面的酒店租了一个房间,专程把朋友们邀请来看盛大的开幕典礼,“尽管经济形势糟糕透顶,我们依然能够完成这么重要的标志性建筑。”

闪现“中东纽约”之光

这座大楼的总造价为15亿美元,平均每层楼造价为900万美元,开发商艾马尔集团在开幕当天宣布,早在经济危机之前,塔内90%的物业就已经售出,而该公司也得到了10%的投资回报率。

但对艾马尔地产公司来说,盈利似乎不仅仅是他们建造这座高楼的目的。

用设计师史密斯的话说,建设哈利法塔不仅是为了建一座世界最高的楼,也是为了诠释世界最高的抱负。“我们希望建出一座能够展现迪拜梦想和野心的建筑。这座建筑应该卓尔不群地傲然矗立在这个国家,成为这个国家的象征,令这个国家吸引全世界的目光和游客。”

这个目标很轻易就达到了。有人说,如果你写好一封信,即便收件人只写哈利法塔的全名,你也不会错寄到世界上的任何一个地方。

当这座高楼满足了迪拜这个中东小国在沙漠中建造一个“中东纽约”的闪光梦想和无穷野心时,其盛大的开幕典礼却不经意间透露出警示气息。

临时更名凸现尴尬

4日凌晨,迪拜酋长谢赫穆罕默德·本·拉希德·阿勒马克图姆在揭幕式上正式宣布,迪拜塔更名为哈利法塔。

(下转B05版)

揭秘

1.“螺旋”设计

确保55米/秒大风中稳定

据SOM事务所介绍,哈利法塔的底座设计成三角“Y”形,其目的就是防风和抗震。哈利法塔的设计标准能够经受里氏6级地震(当地属于地球上少地震的地区),还能在每秒55米的大风中保持稳定。

“哈利法塔”地面以上建筑物重量超过50万吨,这些建筑物必须要获得一个强有力的支撑。“Y”形三角形结构基座厚达3.7米,由192根直径为1.5米的钢管桩支持,而这些钢管桩深入地下50米。而除了结构基座,三角形的任何一翼,还获得了来自一个六边形的支撑核心的支撑力,或称作为六边形网络。这使得在这之上的建筑物能够以螺旋形方式笔直盘旋向上。

每一个“螺旋形”之间互相依附的形态可以达到“戏弄风”的效果。由于不在同一个平面上,风无法整体对建筑物进行冲击,相反,螺旋状结构会让风的方向产生分散,从而减小风力。

2.楼体下陷6厘米

每层比设计高度高4毫米

哈利法塔建成后楼体已经下陷了6厘米,许多人担心这可能会不利于住户的安全。

对此,清华大学建筑系教授王毅介绍说,严格地说高层建筑建成后结构可能出现微微下陷,但要看下沉幅度是否属于正常范围。如果地基太弱造成下陷幅度过大,将破坏大楼结构。

建筑方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据艾马尔公司网页介绍,在建设过程中,每一层的实际高度比设计高度高出4毫米。

3.高楼逃生

每30层设一个隐蔽所

王毅教授介绍说,在发生火灾的时候,高层建筑主要的疏散工具还是电梯和楼梯。而由于哈利法塔的电梯要经过换乘才能达到顶层,所以空中也应设置极其坚固的避难场所。而防火逃生梯的国际设计标准一般来说是设计数小时内不会烧塌的防火梯,另外每一层都应配备完善的灭火措施。

据介绍,哈利法塔设计了4个隐蔽所,每30层一个,用于对付火灾和恐怖袭击等紧急情况。另外,除了54部高速电梯,还安装有专门的应急电梯,可以从高处迅速而安全地疏散人员。

但王毅教授也表示,一般来说,高层建筑相对不利于抗震和防止恐怖袭击。

4.“伪绿色”

空调耗能=融化1.25万吨冰

能耗问题是哈利法塔最受争议的地方。尽管SOM介绍说,他们采取了冷凝取水系统和灵敏照明等节能措施,但哈利法塔一天的耗电量相当于一座城市、使用抽水马桶也得采用高伏电压则成为不争的事实。

据统计,哈利法塔每天使用空调所耗能量相当于融化1.25万吨冰;供水系统每天需提供114万升淡水。对此,王毅教授表示,一座建筑物是否节能环保,要看其整个生命周期对能源或环境是有利还是不利,从这个角度来看,很多建筑都是“伪绿色建筑”。

如果以这个评价标准,哈利法塔很难被称为“环境友好型建筑”。

B04-B05版采写 本报记者 颜颖颛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表情:
AddoilApplauseBadlaughBombCoffeeFabulousFacepalmFecesFrownHeyhaInsidiousKeepFightingNoProbPigHeadShockedSinistersmileSlapSocialSweatTolaughWatermelonWittyWowYeahYellowdog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2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