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反诈预警
游戏好友送免费皮肤
竟有这好事?
孩子们以为捡到了便宜
实则诈骗分子
利用青少年群体的心理特征
打着免费送游戏皮肤的幌子
实施诈骗
近日,凤凰办事处居民小邹同学在玩《和平精英》游戏时,被不法分子以赠送游戏皮肤为由,通过诱导分享屏幕、窃取验证码信息等手段,骗取了9900元。
10月12日20时40分许,小邹同学在家中玩《和平精英》游戏。在游戏过程中,结识了一名游戏好友,该好友自称可以赠送游戏皮肤。对方称为了完成赠送流程,需要小邹同学登录指定的QQ号并进行屏幕共享。
小邹同学按照对方的指示,登录了对方提供的QQ号,该QQ号中,仅有一名好友,小邹同学接受了该好友发来的QQ视频邀请,进行了屏幕共享。在分享过程中,对方诱导小邹同学打开了支付宝的余额、余额宝界面,并要求小邹同学将其父亲银行卡内的钱充值到支付宝内。同时,对方还要求小邹同学打开支付宝的登录账号,以便“验证信息”。
不久,小邹同学的家人看到手机收到了多条大额转账的验证码,以及数字人民币银行卡的登录验证和转账支出信息,意识到可能遭遇了诈骗,马上小邹同学关闭手机,到北城派出所报案。此时,骗子已通过诱导小邹同学共享屏幕、窃取验证码信息等手段,骗取了9900元。
诈骗手法:
精准定位目标:诈骗分子选择在热门游戏中寻找目标,特别是未成年人,因为他们社会经验不足,容易轻信他人,且可能掌握家长的支付信息。
利用游戏福利诱惑:以赠送游戏皮肤等虚拟物品为诱饵,吸引受害者的兴趣。这些福利往往是游戏玩家所渴望的,因此很容易让人上当。
诱导分享屏幕:通过要求受害者登录指定QQ号并分享屏幕,诈骗分子可以实时看到受害者的操作,从而窃取支付密码、验证码等敏感信息。
窃取支付信息:在获取屏幕共享权限后,诈骗分子会诱导受害者打开支付宝等支付平台,并窃取其中的余额、银行卡信息,进而进行转账操作。
利用未成年人心理:诈骗分子深知未成年人可能因害怕被家长责备而不敢及时告知实情,因此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完成诈骗行为。
警方提醒:
加强未成年人教育:家长应加强对未成年人的网络安全教育,让他们了解网络诈骗的常见手法和危害,提高防范意识。
保护支付信息:家长应妥善保管自己的支付密码、验证码等信息,避免让未成年人知晓或操作。同时,应定期检查账户变动情况,及时发现异常。
谨慎添加好友:在游戏或社交平台中,应谨慎添加陌生人为好友,特别是那些主动提供福利或帮助的人。
及时报警:一旦发现被骗,应立即报警并保留相关证据,如聊天记录、转账凭证等,以便能够尽快破案并追回损失。
巨野县公安局
2025年10月21日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