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思莱,宝宝缺钙怎么补好?
其实家长和一部分医务人员谈到的“缺钙”实质是指维生素D的缺乏。维生素D与甲状旁腺激素、降钙素共同作用维持体内钙的动态平衡,同时维生素D还具有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可以改变机体对感染的反应。所以维生素D是维持人体生命所必须的营养物质。人体是通过两种途径获得维生素D的:一种是通过膳食摄入,获取维生素D2或者摄入的维生素D3在小肠与脂肪一起被机体吸收。另一种是经过阳光中的紫外线照射,通过体内自己合成,将皮肤内的一种胆固醇合成为维生素D3被身体利用,这种维生素D3又称为阳光维生素。
目前维生素D有维生素D2和维生素D3两种形式存在。对于人体来说这两种维生素D都是可以利用的。维生素D对于人体之所以能够起到重要生物效应,就是依靠它们在体内的代谢产物1,25(OH)2-D3的作用。维生素D主要储存在脂肪组织和骨骼肌中,肝脏、大脑、肺、脾、骨骼和皮肤只占体内储存的极少量。母乳中维生素D含量并不高,大约每升母乳中平均含有维生素D26国际单位。
因此纯母乳喂养的婴儿,又没有适度的阳光照射,很容易发生维生素D缺乏而引起的一些疾病。因此必须要额外补充维生素D。对于人工喂养的婴儿我国2010年制定并执行的《婴儿配方食品》强制技术规定100kcal应含有维生素D为42~100.4(目前国内、包括进口的婴儿配方奶多为每100毫升奶液中含有的热量为67kcal,医疗用奶例外。)。
维生素D缺乏会造成它在体内的代谢产物1,25(OH)2-D3缺乏,因而出现钙的动态平衡失调,而导致一些疾病,对于婴幼儿来说最主要的就是发生低钙血症和骨钙化不良、骨骼变形而发生的维生素D缺乏佝偻病,维生素D缺乏而引起的手足搐搦症。维生素D缺乏佝偻病主要表现:早期易惊、烦躁、多汗。出现骨质软化,如颅骨软化、呈乒乓球头颅或方颅、前囟闭合晚、肋骨串珠、肋软骨沟、鸡胸、漏斗胸、腕部手镯、踝部足镯、驼背、脊柱侧弯、O型腿、X型腿、甚至发生骨折。这样的孩子肌张力降低,肌腱松弛、易患肺炎等感染性疾病。佝偻病多见于生后数月至3岁的婴幼儿,3~18个月为高发期,尤其是冬天和春天生的孩子或早产儿易患病。如果母亲在怀孕期间缺乏维生素D和钙摄入不足者,其新生儿有可能发生。
根据卫生部推荐、中国营养学会制定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年版)以及2013年《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
0~6个月:纯母乳或配方奶喂养的婴儿每天钙的生理需要量为200毫克,而母乳和配方奶中含有的钙可以满足6个月内婴儿发育的需要,因此婴儿6个月内不需要额外补充钙剂。
7~12个月:母乳喂养婴儿,随着孩子的生长发育和辅食的添加,每天钙的生理需要量为260毫克。因为辅食中含有的钙增加,能够满足婴儿发育的需要,因此也不需要额外补充钙剂。同样人工喂养儿只要保证每天的奶量(700~500毫升),正常进行辅食,也不需要额外补充钙剂。
1~3岁:不管是继续吃母乳还是人工喂养。每天钙的生理需要量大于500毫克,只要满足孩子每天需要的奶量(保证每天400~500毫升奶量),注意饮食多样化,也不需要额外补充钙剂。
以上内容为看张思莱医师科普文中得知的
宝宝脸吹得红红皱皱的擦什么有效?
冬天天气冷,宝宝皮肤很容易干燥或被冻着,一定要给宝宝用保湿面霜。
推荐用郁美净金牌儿童面霜。
这个牌子的保湿霜第一次注意到是微博上的育儿大V张思莱奶奶推荐的,我印象比较深刻的一次是去年冬天雪球感冒了,流鼻涕。虽然我们也尽量给她擦鼻涕,但是雪球喜欢自己用手或者袖子去抹鼻涕,结果她左右两边的脸颊到晚上就红了。晚上给她涂了这个儿童霜之后,第二天皮肤就恢复正常了,也没有不舒服的表现。
之前给雪球用过国外的艾维诺、加州宝宝,效果也还不错,不过价格要比郁美净贵好多。郁美净性价比最高,一瓶只要十几块钱,可以用好几个月,强烈推荐。
不过产品包装上写得是适用于3岁及以上儿童,我家雪球是1岁左右的时候开始用的,天猫旗舰店的评论里也有好多几个月的婴儿用得也还可以。
另外这个儿童霜的香味过于浓郁。介意上面2点的慎重购买。
注意不管使用什么牌子的面霜,头一次给宝宝使用时,先将产品涂于宝宝耳后,观察一段时间后,无过敏现象在大面积使用哦!
你可能还感兴趣:
有哪些育儿经验让你觉得很棒?你买过哪些超值的玩具?你买过哪些好用到爆的母婴用品?为什么婴儿要早教,早教的意义在何处,什么时候什么样的教育是和时宜的?----------------------------------------------------------------------------------
微信公众号:雪球妈妈 ( snowballmom )——和娃一起成长的80后妈妈
想了解更多育儿干货或有问题需要咨询,请关注我。
欢迎和我交流育儿生活中的问题。(*^__^*)
水中分娩真的能缓解痛苦吗?
水中分娩不靠谱或致母婴感染近年来,水中分娩被炒得很热。不少医疗机构在对水中分娩的介绍中称:“水中分娩是最简单的能够让你感到很放松的分娩方式。在水中,由于浮力的作用,可以有效地帮助肌肉放松,并支撑你的肌肉和骨骼,缓解痛苦。”
据了解,水中分娩是指在产妇分娩发动以后,在特制的分娩池或浴盆中进行水中分娩,可以减轻产妇在整个分娩过程中的疼痛。
不过,美国儿科学会与美国妇产科医师学会联合发表的一项有关水中分娩的报告却认为,水中“待产”可以,水中“分娩”不行。美国儿科学会和美国妇产科医师学会联合发布的专家共识称,许多产房安装了分娩浴缸供产妇在热水池里放松身心、缓解产痛,确实很有吸引力,但是必须认识到,水中待产和水中分娩不是一回事。目前,第二产程水中分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未得到证实,也没有任何证据支持母婴能从水中分娩获益。
相反,水中分娩出生的新生儿时有发生罕见但严重危及其安全的病案报道。水中分娩对新生儿造成的潜在威胁有母婴感染、新生儿体温调节障碍、脐带撕脱引起的严重出血,甚至休克、新生儿吸入分娩池水后发生吸入性呼吸窘迫,以及可能的窒息和癫痫发作。美国儿科学会和美国妇产科医师学会指出,第二产程水中分娩应被视为一项试验性助产方法,不能用于常规临床实践,只能限于有严格设计、有规范知情同意的临床试验范畴。
此外,水中分娩也有相应禁忌证。对水恐惧的、羊水胎粪污染、发烧感染、药物机械引产、体重指数大于35以及使用过镇痛药的产妇,不宜开展水中分娩。
水中分娩不靠谱来看看其他缓解疼痛的方法:硬膜外麻醉——应用最为广泛
专家指出,有的人因为影视节目或者书籍中描写的“声嘶力竭、大汗淋漓、撕心裂肺”疼痛场面的渲染,从而对分娩感到害怕,这类产妇更加紧张、恐惧、焦虑,因此可能感到分娩的疼痛更加难以忍受。这类产妇往往会第一时间选择“无痛分娩”。
张思莱指出,所谓的无痛分娩其实并不能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无痛,它的意义在于让难以忍受的子宫收缩的阵痛达到产妇可以忍受的程度,或者让产妇只能感觉到子宫收缩而没有感觉到疼痛。因此将“无痛分娩”称为“减轻分娩疼痛”或“分娩镇痛”更为贴切。
目前国际医学界应用最广泛的方法是在保证产妇和胎儿安全的前提下,由麻醉医师在脊椎的硬膜外腔注射麻醉药,就是医学上常说的“硬膜外麻醉”。这种镇痛方式的特点是起效时间短,能有效阻断或减轻产程中因下产道扩张、宫缩以及皮肤黏膜伤口引起的疼痛。产妇能够感觉到胎儿从子宫到产道的运动过程,但痛感明显减少。产妇神志清醒,注意力集中,对胎儿也没有影响。
但也不是所有产妇都可以使用无痛分娩,例如有阴道分娩禁忌证、麻醉禁忌证、腰部外伤、腰椎疾患、凝血功能异常者等就都不能选用硬膜外麻醉。
呼吸镇痛——最自然的分娩镇痛法
估计每一个孕妈妈在妊娠后期都会学习呼吸方法。不同的呼吸法可以在分娩的不同时间里帮助产妇放松、保存体力、控制身体、抑制疼痛,而且还有助于增强产妇的信心。
据介绍,基本的呼吸技巧有3种。深呼吸:吸气时,肺的最下部充满了空气,肋廓下部向外和向上扩张,随之而来的是缓慢而深沉地将气呼出。这会产生一种镇静的效果,在子宫收缩的开始和结束时做上述呼吸是最理想的。
浅呼吸:使肺的上部充气,这样胸部的上部和肩胛将会上升和扩大。呼吸应丰满而短促,嘴唇微微开启。通过喉部把气吸入。浅呼吸约10次之后需要做一次深呼吸,之后再做10次。当子宫收缩达到高点时可采用这种浅呼吸。
浅表呼吸:阵痛频繁的时候,最容易和最有用的方法就是进行浅表呼吸,类似于喘气。相当于喘气、呼气、吹气。分娩时,产妇会被要求做多次的喘气,其中一次是在子宫颈全张开之前,在过渡到停止往下施加腹压期间进行的。为了防止换气过度,可喘息10~15次,然后屏住呼吸默数5下。
呼吸法不需要借助药物和其他设备,是最自然的分娩镇痛方法,便于操作。但很多产妇在阵痛开始后,会因为疼痛而失去控制,无法实施。
——关注“美福宝妇儿”头条号,更多健康知识轻松获取
咽峡炎会在别的位置长吗?
很高兴为你解答!
你这个问题的核心其实就是: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之间的关系!
疱疹性咽峡炎,属于病毒性感染,常见的病原体为各种肠道病毒,如柯萨奇病毒等等。典型的疱疹性咽峡炎的症状就是口腔特别是咽峡部疱疹、吞咽疼痛、发热。疱疹集中于口腔部。如果其他部位也有长皮疹,甚至进展为疱疹,就要注意是不是有手足口病了。
实际上,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下面来说说这两个病的关系!
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的区别
①部位不同。手足口病的疱疹的位置常见于口腔、手心手背、足底足背、肘部、膝盖、屁股等处,而疱疹性咽峡炎的疱疹,主要是在口腔,四肢、屁股等处,则不会出现。我们儿科医生判断一个孩子到底得的是手足口病还是疱疹性咽峡炎主要就是看部位。
②传染性不同。手足口病的传染性更高,更容易在孩子间传染,疱疹性咽峡炎的传染程度没有手口病的高。曾经多次见过幼儿园整个班级小朋友几乎都得了手足口病,不得不停课,但是很少听说因为疱疹性咽峡炎而停课的。
③严重程度不同。疱疹性咽峡炎主要影响的是宝宝口腔疼痛,流口水,吃不下,还有反复的发热,但是疱疹性咽峡炎几乎不会转为重症,指尖上只要对症支持处理,会有一个自限性的过程。而手足口病的孩子除了上述口腔疼痛、流口水、吃不下之外,有部分孩子会转为重症,相对容易出现惊跳、肢体抖动,合并肺部感染,肺水肿、脑水肿等。所以,如果宝宝得的是手足口病,家长需要更为重视,更需要寻求儿科医生的帮助,让儿科医生帮忙判断是否有加重的可能性,是否需要进一步积极干预,必要时需要收住院密切观察。
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的关系
实际上,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都是肠道病毒感染,它们都可以是好几种病毒感染引起的。可能有部分病毒只引起疱疹性咽峡炎,部分病毒只会引起手足口病,而有相当一部分病毒既会引起疱疹性咽峡炎,也会引起手足口病。只不过,当感染没那么严重的时候,表现为疱疹性咽峡炎,而感染厉害的时候表现为手足口病罢了!
有时候,宝宝看起来得的是疱疹性咽峡炎,但是手足屁股等处皮疹长的并不是那么典型,家长不是那么容易鉴别发现罢了。特别是在2008年手足口病大流行的时候,很多重症手足口病的孩子,直到病情加重的时候在身上都没怎么找得到皮疹。所以,当家长觉得没把握的时候,建议及时带宝宝找儿科医生!
无论是疱疹性咽峡炎还是手足口病,特别是宝宝为5岁以下(尤其<3岁),在家观察期间,建议家长注意宝宝是否有以下情况:发热超过3天;精神差、呕吐、易惊、肢体抖动、无力等中枢神经系统受累症状;呼吸心率增快;四肢末梢循环差,充盈时间延长,冰冷,发紫;中枢神经系统受累危险信号:年龄<3岁;体温>39℃,≥3天;嗜睡、头疼、呕吐、抽搐等表现。
上面这些情况宝宝具备得越多,家长的警惕性就要越强。毕竟宝宝表达能力是很欠缺的,年龄越小家长越要重视!严重病例大多是发生在一两岁小年龄的宝宝!
我是闽南儿科王医生,努力做一名有温度的儿科医生。欢迎各位关注宝宝健康的家长们朋友关注我,多多支持,点赞。宝宝成长之路,愿王医生与您相伴!
{!-- PGC_COMMODITY:{"charge_url":"https://haohuo.jinritemai.com/views/product/item2?id=3423472536242025651&origin_type=&origin_id=3552727435_3440945154968684684&alkey=1306_3552727435_0_3440945154968684684_011&c_biz_combo=2","client_goods_data":"{\"promotion_id\":\"3440945154968684684\",\"product_id\":\"3423472536242025651\",\"title\":\"张思莱科学育儿全典图解珍藏版 2020年国民奶奶新作\",\"cover\":\"https:\\/\\/p1.toutiaoimg.com\\/img\\/temai\\/FhumPA96MTlv2m6ZroEnzPv6_zQUwww800-800~400x0.webp\",\"price\":8900,\"market_price\":16900,\"cos_fee\":2670,\"detail_url\":\"sslocal:\\/\\/webview?swipe_mode=1&url=https%3A%2F%2Fhaohuo.jinritemai.com%2Fviews%2Fproduct%2Fitem2%3Fid%3D3423472536242025651&title=%E5%95%86%E5%93%81%E8%AF%A6%E6%83%85\",\"sales\":5,\"item_type\":4,\"cos_ratio\":30,\"favor\":false,\"in_shop\":false,\"platform_label\":\"小店\",\"h5_url\":\"https:\\/\\/haohuo.jinritemai.com\\/views\\/product\\/item2?id=3423472536242025651\",\"selling_point\":\"\",\"coupon_amount\":0,\"elastic_title\":\"张思莱科学育儿全典\"}","commodity_id":"3440945154968684684","detail_url":"sslocal://webview?swipe_mode=1&url=https%3A%2F%2Fhaohuo.jinritemai.com%2Fviews%2Fproduct%2Fitem2%3Fid%3D3423472536242025651&title=%E5%95%86%E5%93%81%E8%AF%A6%E6%83%85","goods_json":"{\"original_price\":169,\"price\":89,\"real_url\":\"https:\\/\\/haohuo.jinritemai.com\\/views\\/product\\/item2?id=3423472536242025651\",\"shop_goods_id\":\"3423472536242025651\"}","img_url":"http://sf1-cdn-tos.toutiaostatic.com/obj/temai/FhumPA96MTlv2m6ZroEnzPv6_zQUwww800-800","item_type":4,"origin_price":"","price":89,"promotion_id":"3440945154968684684","promotion_source":4,"source":"精选联盟","title":"张思莱科学育儿全典图解珍藏版 2020年国民奶奶新作 "} --}
哪些儿科专家不能不知道?
1.郑玉巧,著名儿科专家,现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总医院特需专家,儿科主任医师,在儿科危急重症、妇产科合并内科疾病的诊治方面有较深的造诣。著有《郑玉巧育儿经》,其科学翔实的育儿理念和方法深受众多妈妈的好评。下面是她其中一本
特长:从事临床工作以来深入呼吸内科专业领域诊治了大量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熟练掌握新生儿科、儿科、妇产科合并内科疾病常见病、多发病以及急危重症的诊断和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对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小儿疑难杂症的诊断、小儿生长发育的检测、小儿营养的评估、小儿喂养的指导从事临床工作以来深入呼吸内科专业领域诊治了大量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熟练掌握新生儿科、儿科、妇产科合并内科疾病常见病、多发病以及急危重症的诊断和治疗。非常注意养育方式、生活方式、家庭生活习惯对妇幼健康的影响。在临床工作第一线,为数以万计的孩子诊疗疾病,深受孩子及其父母的信任爱戴。
2.崔玉涛,中国著名的儿科专家,现任北京和睦家医院儿科主任,天津和睦家医院首席儿科医生。这个大家应该众所周知啦!我自己就有他好几本关于育儿类书籍。特长:主要从事新生儿急救、婴儿生长发育监测、早期婴儿问题的干预和疾病的治疗等工作,对新生儿及婴幼儿医学领域有较为全面的了解和实践经验。《崔玉涛育儿公开课》,《崔玉涛图解育儿》我都有,挺有帮助的。3.鲍秀兰,女, 1933年7月出生,汉。1958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现任北京协和医院儿科主任医师,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儿科教授,首都儿科研究所专家门诊部特聘专家,兼任中国优生优育协会理事和儿童发育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关心下一代专家委员会委员等。特长:矮小儿童专科门诊、垂体侏儒症、新生儿行为测查及其应用、o—3岁早期教育和窒息儿、早产儿早期干预、脑瘫、新生儿行为神经测查、小儿发育和早期教育、小儿甲状腺疾病、垂体侏儒及其他原因引起的儿童矮小症、小儿癫痫、脑瘫、20项新生儿行为测定法(简称NBNA)、婴儿科学健身法、早期干预促进早产儿智力发育、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
4.张思莱,原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儿科主任、主任医师,中西医结合学会北京儿科分会副组委兼秘书,卫生部启动的“儿童早期综合,发展项目”的国家级专家,长期从事儿科临床工作,不仅有丰富的儿科临床经验,还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科疾病,并且在婴幼儿早期教育即心理学方面有一定的研究。她毕业于北京第二医学院儿科系,并脱产学习中医3年,主要著作有《您育儿的方法正确吗》《从新手到育儿专家》《育儿路上答疑解惑》等。这个专家是我最近关注的,还有她公众号,经常看一些育儿知识,每位专家都有自己的理念。
有时候我遇到难题了就综合看看这几位的观点,值得学习!不知大家都关注了谁,希望有帮到你们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