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兰娟:喝酒不能预防新冠,喝酒就会死亡真的吗

诗佳网

李兰娟:喝酒不能预防新冠,喝酒就会死亡真的吗?

我不知道别人怎么样,反正我是第一批打的疫苗。医生也劝我不要喝酒,正好第二天就是清明节,面对祖宗我狠不下心,于是就喝了酒,并没有什么不良反应。

我也在网上听名医说,喝酒其实没什么可怕,只是怕过敏,并没有什么可怕,没有死亡之说。

李兰娟:喝酒不能预防新冠,喝酒就会死亡真的吗

我也相信这疫苗都可以预防新冠疫情,这么厉害,怎么会怕酒呢?目前中国那么多人打疫苗 ,也没见谁死亡,大家不要以谣传谣了,要相信疫苗,相信中国技术,酒可以少喝点,医生的话也要听,关爱生命人人有责!

张文宏称中国的疫情已结束?

2020年7月9号张文宏人工智能大会上,张文宏说,目前疫情的现状证明,中国的疫情事实上已经结束,中国防控疫情的骄人战绩,靠的不是如日中天的人工智能,而是靠传统的智慧以及城市管理来实现的,现在我们所造的药物和疫苗都是为未来而造。

张文宏教授的这番话,涉及医学专业的分析不多,更多的是从统计学和政治的角度来说的,只能说,他姑且言之,我们姑且听之吧。

所谓目前疫情的现状是指中国目前的疫情数据,不涉及世界疫情现状

据worldometer的实时数据,截至北京时间7月11日20时左右,全球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达12657822例,死亡病例563598例。包括美国、巴西、俄罗斯等国在内的至少15个国家单日新增确诊病例数均超过千例,其中美国新增68641例,巴西新增45048例,印度新增27114例,俄罗斯新增6611例。

疫情最严重的美国累计确诊新冠肺炎超321万例。

中国现有确诊病例较昨日增加17人,境外输入增加2人。

在这样的情况下,何以张教授会称中国的疫情已结束,和他数月前的言论大相径庭?

诚然,与外国动辄数万增加的数字相比,中国十几二十例从统计学数字上看颇有优势,但别忘了中国采取的严防追堵的方式,除非彻底改变这种方式,否则有一例也不能轻言疫情结束。

至于是否为区区数例封城,这个现在中国已没有选择,必须坚持到底。张文宏也说了,目前人工智能在战胜疫情方面成就不是很大,那么精准防控还是需要依靠城市的强大动员组织能力。

如果是从医学专业方面得出的结论,那么普通人很难辩驳,从统计学方面得出的结论,那就两说了,而且,感觉张文宏随着社会政治地位的提高,不从医学专业知识出发的结论,不具备多大的信服力。

北京局部战疫的胜利尚不能证明中国疫情的全局胜利

三个月前,张文宏认为,疫情结束的时间,目前没有标准答案,新冠肺炎疫情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

“最美好的季节将会是今年的金秋10月,这个时候可能是个低谷,后面可能会有个高峰,所以今年基本上是绵延不断。”

另外也指出境外输入的压力将持续存在,疫情在短时间内结束似乎已不可能,各地医疗体系要时刻保持强大的敏感性、警觉性和快速反应,而对于普通民众来说,可能要学会习惯疫情的常态化,一边上班,一边抗疫。

张文宏:现在很多人认为就应该一个病例都没有,才可以回到正常生活。那我现在告诉你,别做梦了,这种生活是不正常的,因为全世界现处于大流行。现在偶尔出现的一例两例病例不要奇怪,我们要开始进行常态化的抗疫。在很长一段时间我们的重点应该迅速回归到正常的生活,该读书的读书,该工作的工作,恢复经济。偶尔出来一个新冠肺炎病人我们把他迅速治疗掉,这个才是合理的。

这些从医学科学家角度出发说出来的话,到今天依然具有强大的说服力。

如果说北京疫情相对应的是一个局部性战役的话,随着北京确诊病例的多日归零,这个局部战役已经进入扫尾阶段,但要断言整个中国疫情已经结束,还是为时尚早。

境外依然乌云满天,由不得中国保持绝对的一枝独秀,必然还会有第二个第三个局部战役产生。除非我们真正能做到闭关锁国,但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新冠疫情将是一场绵延日久的战争

美国麻省大学医学院终身教授卢山指出,现在讨论6个月还是2年是没有意义的。现在是见招拆招。中国已经采取了很好的榜样。问题是,现在各国疫情策略不同,一定要采取适合病毒变化的措施。再聪明的敌人有自己的弱点,疫情结束的时间不是任何人决定的,是病毒决定的,要向病毒学习,要看到病毒给我们的漏洞和机会。

卢山:疫情结束的时间不是任何人决定的,要见招拆招。

确实,现在全世界巨大的疫情增长数字,决定了中国疫情什么时候结束,并不由中国来说话。

后续我国仍然面临较大的输入性风险。张文宏曾说过,按照当前全球的抗疫情况,本场疫情在今年夏天结束基本已经不可能。

那么世界疫情不结束,中国疫情也只是局部结束罢了,随时可能因为外因再次爆发。

中国疫情只是控制,尚未出现决定性的东西和力量

决定性的东西,例如疫苗之类的。

世界卫生组织在上月18号表示,目前全球有200个新冠肺炎疫苗的研制计划,有4支疫苗将要进行第三阶段的临床试验。这其中,我国3个新冠肺炎疫苗,二期临床试验已经完成。如果一切顺利的话,年底将有一两种疫苗成功问世。

美国Moderna公司疫苗的临床试验显示,45人的测试,有8个人的体内产生了能够中和病毒的抗体,七月份开始,试验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位于德国美因茨的BioNTech公司,以及图宾根的CureVac公司,也都在六月中旬的时候,展开了第一阶段的临床试验。

目前来看,疫苗尚未真正通过测试上市发挥威力,乐观的估计也要到年底,所以中国局部性的胜利只能是谨慎乐观。

就目前的情况看,全球疫苗研发团队,正在跟新冠肺炎进行激烈的长跑,能否尽快研制出疫苗,关系到全人类的身体健康。而在疫苗未研发出来之前,我们每个人还需要做好严格的防护,这是对我们自身负责,也是对身边的每一个人负责。

那么在有决定性的产品和方法出来之前,别相信单纯统计学上的结论,中国疫情尚未结束,不可懈怠。

北京新发地是否佐证货也是媒介?

算警示吧。原来考虑人传人,没考虑到环境条件。精子最短活几小时,最长能活几十年。所以病毒,也可能人传物,物传人的,下来聊聊。1,病毒人传人

由于病毒只能寄生,要外界提供能量,营养,以及繁殖的物质,所以病毒离开人体后。在空气中不能生存太久。

所以开始重点预防人传人,就是戴口罩防止传播,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2,忽略了环境

前面的做法,主要是在平常温度,湿度下。但是在冷藏,冰冻的温度下,病毒的活性降低,能存活更长时间,怎么理解呢?

像人类精子,在空气中只能存活几个小时,在女性体内能存活几天,而在冷冻环境下可保存10年,(一般是液氮,有很低温度)。

10年后解冻,也能受孕生育健康宝宝,况且精子比病毒复杂多了,所以也可能发生冷冻问题。

3,货物是媒介?

假如货物是媒介,这个要经历人传物,物体保存,物传人三个阶段:

(1)人传物:

就是感染新冠的人,刚好呼吸出,或者皮肤上有病毒,这时候不小心接触了物体,就可能把病毒留在物体上。

(2)物体保存

就算物体上有病毒,但病毒在常温,以及没有营养提供的条件下。可能很快就死亡了。但现在有冷藏,冷冻运输的。

假如物体被迅速转移到冷库,冷冻起来,那病毒就会暂时休眠,活性降低,但不会短时间死亡。

(3) 物体人

这个概率很低,但假如被冷冻起来。在解冻后,病毒就可能复活。这时候接触到人,人就可能感染新冠。这个和环境,人的免疫力等都有关系的。

总的来说,主要的还是预防人传人,但物体传播,需要很苛刻的环境,包括冷冻,运输,解冻等。我们一般人平常心对待即可。

新冠病毒会通过食品传播吗?

2020年9月15日,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细胞》杂志在线发表了清华大学生命学院李赛课题组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李兰娟院士课题组的合作成果。他们利用冷冻电镜断层成像和子断层平均重构技术成功解析了新冠病毒(SARS-CoV-2)全病毒三维结构。

新冠病毒本身就是一个病毒引发的肺部炎症。

以下答题内容仅为本人推测,不代表真实事件

有人说新冠病毒是野生动物引起的,有人说他是病毒传播者的阴谋,但总体现下来也是在很多新闻报道上都有这一个,从食物或者是快递的,或者是从其他地方有的这些病毒。而这些证实了它是可以存在于一定条件下的物品里。

为了阻断新冠病毒,防止人传人所以我们采用了戴口罩的方式。但是食物途径是我们每天必须要吃的,是在现在的新闻报导上,很少有这种因为吃食物而引起新冠肺炎的。我们只能假设他有这个东西,以下是假设推断。

假如说某个人吃了某样东西而有新冠疫情,那么他的家人朋友或者是一起聚餐的人都会感染病毒,也就是通过食物进入到身体里,那么就是相当于食物中毒,但是食物中毒指的是消化道的疾病。所以这个东西就不成立。

那么现在唯一能成立的只有一个,既然是呼吸道的疾病,只能通过这一些空气中的尘埃或者是空气中的病毒乃至抵抗系统的一个疾病,所以暂时不用担心食物传播的一个想法。

希望能帮到大家

役情什么时候可以结束?

我天天期待着这一天的到来,太想恢复正常了!”

这是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在与武汉一名医护人员的对话,从12月31日医院里来了第一位患者,至今,她已经在一线坚守了60余天。疫情结束后的愿望就是回家,好好睡一觉。

“我真的渴望疫情能早日结束,最好是明天。”浙江的楼先生也告诉记者,武汉封城前来到这里当志愿者,目睹了武汉从慌乱到逐渐步入正轨,相信这一天总会到来。

3月8日,武汉14家方舱医院里已有11家封舱,多地新增确诊病例实现“0”增长,很多人开始期待,疫情结束,摘下口罩的那一刻。

李兰娟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现在全国的情况基本控制下来了,武汉也进入了决胜的阶段。

“我们希望新增确诊病例能够尽快降到两位数,然后就要清零,但现在要一步一步来”。李兰娟说“现在全国各地都在安排复工了湖北整体上已经得到控制,病人明显减少,存量也不多了”。

疫情还没结束 希望在3月底新增病例清零

“我昨天还跟他们说,我们争取在3月底新增病例能够清零”,在武汉连续奋战一个多月的李兰娟院士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什么时候疫情结束?北京协和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院长刘远立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什么时候算‘疫情结束’ 目前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

世界卫生组织对于传染病疫情结束的标准为,最后一例确诊病例经过两次病毒检测均呈阴性起两个潜伏期后,将被认为该疫情已经结束。

“因为此次疫情的特殊性,若说疫情基本结束,应该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指标,一个是清零之后再过2个潜伏期的国际标准,另一个是把现有的病例全部找出来收治住院或隔离,以确保不再有新发病例。”李兰娟强调。

李兰娟表示,目前,还不能轻易说疫情结束,现在还有很多病人在医院需要救治,很难定义具体的疫情结束时间,只能说一个地区新增确诊和疑似病例清零之后,再过28天,两个潜伏期,如果没有新发病人就是比较安全的。

“从全国范围内来看,除湖北外的各个省基本可以回归到正常,武汉还要坚持一段时间。”李兰娟说。

警惕病毒“死灰复燃”和“境外输入”

“我们期待早日恢复正常,同时也不能掉以轻心,武汉再也伤不起了。”武汉市一名一线医护人员告诉记者,目前医院里有一些复阳案例的出现,建议隔离时间更长一些,从两周增加到四周,以免前功尽弃。

李兰娟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现在有两个更为严峻的任务,一个是警惕病毒‘死灰复燃’,另一个是警惕境外国家的病例输入。

中国工程院院士、广州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钟南山在参加广东省疫情防控专家座谈会时也表示,全球疫情的发展估计将至少延续至6月份。钟南山表示,新冠病毒防控的重点将从输出转为输入。要加强边境检测的措施,制定从国外疫区来华的措施,对相关人员做必要的隔离。

“新冠病毒正在其它国家迅速蔓延、国外病毒输入中国的风险在加大。”北京协和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院长刘远立也透露,大量数据表明,新发传染病骚扰世界的频率正在增加,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平均每两年就有一个新发传染病。

刘远立建议,“我最近提出一个疫情防控‘新常态’的概念,此次抗击疫情的经验告诉我们,我们应对包括新冠病毒在内新发传染病需要做到常态化。”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表情:
AddoilApplauseBadlaughBombCoffeeFabulousFacepalmFecesFrownHeyhaInsidiousKeepFightingNoProbPigHeadShockedSinistersmileSlapSocialSweatTolaughWatermelonWittyWowYeahYellowdog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67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