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晚报电子版,沈阳超半数大学毕业生愿意留沈就业

诗佳网

沈阳晚报电子版,沈阳超半数大学毕业生愿意留沈就业?

首先可以看出来的就是,沈阳对于毕业生还是很吸引力的,这说明大部分毕业生对于沈阳的就业情况还是比较满意的,也间接说明沈阳吸引人才的政策还是不错的。

让我们先来看看具体的数字情况吧。在对沈阳近6万多位大学生的调查之后得出结论,沈阳有52.7%的毕业生愿意留在沈阳就业。而主要的原因就是这些大学生认为沈阳是一个未来发展比较有前景的城市。从这里可以看出,现在大学生们不单纯在意城市是否是一线、二线城市,也并不一味地想要到北上广工作,而是更在在乎自己是否能在这所城市有发展,更加看重的是城市的发展前景。

沈阳晚报电子版,沈阳超半数大学毕业生愿意留沈就业

其实,除了沈阳的毕业生以外,很多外省的毕业生也比较愿意在沈阳工作,这些毕业生主要来自北京、哈尔滨、长春、大连等城市。由此也可以看出,首先东北地区的毕业生依旧原因留在东北地区工作,这也跟大学4年的学习生活有关,在这其中也对城市逐渐了解,对于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也会逐渐明确。

其实,在现阶段,毕业生们对于一线城市的崇拜情绪已经不像之前那么强烈了,反而是对于新一线城市的关注度更高,而沈阳就是属于这种新一线城市。从之前的调查中也可以看出来,高校毕业生对于北上广等纯一线城市的企业签约率仅为29%,而这些毕业生们对于包括沈阳在内的新一线城市的企业签约率则高达34%。

因此,从这些数据中可以看出,之所以越来越多的毕业生选择在沈阳工作,还是看重了沈阳的未来发展,是对城市发展潜力的一种认可。

沈阳固话的号码都经历了哪些变化?

在手机的普及之下,不知道现在还有多人家里继续保留了固定电话,不过要是在上世纪的八十年代,谁家要是有一部电话,那可是很让人羡慕的事了。而家里有电话的,那时候都成了左邻右舍的联系点。很多的电话只能是打到大院收发室,看收发室的老头朝院子里喊一声,相关人家就颠颠地跑出来接电话了。

沈阳固定电话的号码一共升级了三次。在最开始的时候,号码一共才五位数,80年代初出的电话号码簿里就出现了不少个人家的电话号码。

(图自《沈阳晚报》)

1985年的时候,是沈阳固话号码的第一次升级,号码由五位数变成了六位数,也是那时候开始,家庭电话逐渐放开,也因此开始了大范围普及,到1985年底,已经有十来万户人家拥有了自己的家庭电话,人与人的联系开始方便起来。

第二次升级是在1993年,因为每年都要增加近20万台电话入网,所以当时电话号码是从六位数变成了七位数,可以说是进入了家家有电话的时代,到1997年,沈阳市家庭电话使用已经过了百万。而几乎也是与此同时,手机开始登场,估计当时没有多少人会想到手机的普及率发展如此之快。

沈阳固话号码的最后一次升级是在1998年,现在的家庭电话号码就是那时候定下来的,由七位数升为了八位数。升位方法是在原七位号(码)为2、3、4、5的首位前加2,在原七位号码为6、7、8、9的首位前加8。

不知道有多少人还能记住自己家曾经的座机电话号码,或者记住某个人曾经的固话号码。

沈阳国中现在到什么地步了?

这是一道非常难解的题,对高层来讲亦是如此。

首先,从人口、城市规模、市政建设来说,沈阳在东北四个副省级城市当中是占有一定优势的,但差距不是很明显。

很多朋友也总结出沈阳现有的优势:重工业实力雄厚、区号三位数、铁路局、领事馆等等,这些确实都是现有的有力竞争要素。但是别忘了郑州可是归济南军区的,郑州的GDP也不如南京、杭州,可这四个城市之中只有郑州目前进国中了。关键的是,这四个城市在以往的城市定位中,郑州居然还不是副省级城市,而南京、杭州、济南都是老牌的副省级城市,也就是说,几年前,这四个城市的市长坐在一起开会,有三个是副省级、一个是正厅级。而东北三省的三个省会城市加上大连都是传统的副省级城市,东北这四个副省级城市,无论从人口、GDP、科研实力、高校、医疗资源等方面都没有什么明显差距,GDP最高的和最低的都没差出一个千亿。(2019年深圳市南山区的GDP是6100亿,由此可见千亿的差距算什么,更何况还没有)也就是说,如果考量这些传统指标,东北四市均无绝对把握。

很明显的可以感受到,这次国家中心城市的定位,从国家层面没有完全看过往的城市表现,甚至没有完全以现在的GDP排名和所拥有的区号、铁路局、领事馆、军区等来做依据,如果按现在的经济指标,那么深圳、南京、杭州都应该进国中了,这个足以说明问题。

如果批复沈阳为国中,会不会导致进一步的虹吸效应?导致东北三省整体区域发展的不均衡,这一定是高层也在思考的问题。

国家要是想扶持一个区域的发展,只要是政策方向一定,哪怕是一个曾经的小渔村、芦苇丛生的白洋淀都是可以秒变国际化都市的。

最近这个话题之所以这么火,我感觉是有相当一部分和国中概念密切相关的从业人员在参与,在这里,必须声明,我不是房地产行业从业者,城市红利带来的房产增值还是贬值我不是很关心。

咱就客观的分析一下,希望看到的朋友能本着客观、公正的心态来交流自己的观点,相信大家都不喜欢城市黑、区域黑。

沈阳304国道何时修?

沈阳晚报刊登了有关市领导的答复,五月末动工十月份竣工,现在已经都六月份了还没任何动静,究竟是为哪般呢?

7岁男孩被扔沈阳一社区十几天?

“我从来没想过不要孩子,只是自己的状况实在太窘迫了,感觉没脸面对孩子。”她哭着对《沈阳晚报》的记者说。看到这位妈妈说的这句话,我的眼泪就突然崩出来了。感到心酸又心疼。七岁的孩子要是知道妈妈的想法,一定会原谅妈妈一时的糊涂。要知道,无论多贫穷,生活多窘迫,对于孩子而言,有妈妈在身边的陪伴,就是最大的财富和安慰。

遇到游手好闲、好赌的渣男,却是很不幸。有那样的父亲,孩子也很不幸了。但是,要因为这个渣男,而再毁掉一个女人爱孩子的意愿,让一个有妈妈的孩子没妈疼,就太不值得了。母子俩好好的相依为命就好。一起面对困难和克服眼前需要解决的问题,好好生活才是。

一个甘心为渣男还债的努力的女子、孩子的妈妈,有什么理由不为自己和自己聪明伶俐的孩子的,美好未来而奋斗的呢。人穷志不穷,就是这个妈妈最好的形象,所以,没有什么觉得丢脸的,尤其是在孩子面前。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表情:
AddoilApplauseBadlaughBombCoffeeFabulousFacepalmFecesFrownHeyhaInsidiousKeepFightingNoProbPigHeadShockedSinistersmileSlapSocialSweatTolaughWatermelonWittyWowYeahYellowdog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85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