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安装etc救护车被强行收费,怎么上下高速啊

诗佳网

未安装etc救护车被强行收费,怎么上下高速啊?

上高速路

1.上高速公路时要注意标志。高速公路的收费站通常有交通标志,主要介绍道路上的交通情况和天气变化。上高速公路前要注意。

未安装etc救护车被强行收费,怎么上下高速啊

2.通过收费站行驶至入口匝道时,注意限速在40km/h以下,不要超车。同时打开转向灯,注意主干道上的车流量,然后加速,直到进入加速车道。进入主干道前,充分利用加速车道至终点。不要提前进入主干道后再慢慢加速。进入主干道后关闭转向灯。进入主干道时,也要注意不要太快转动方向盘,也不要转得太多。下高速公路看起来比上高速公路容易。但是据统计,下匝道的交通事故几乎是上匝道的两倍,所以高速公路出口附近也是一个容易发生事故的地方,所以驶出高速公路的时候也要小心,千万不能大意。

开车外出时注意以下几点:

(1)寻找出口,提前准备。为了在离开高速公路时不出错,在进入之前要熟悉沿途每个出口的位置、名称和编号,并记住你要离开的出口位置。行驶一段时间后,行驶到2公里出口(有标志)附近的外车道,您将在那里行驶。这一点非常重要。如果准备不充分,直到出口出现,我才想起改变行车路线,尝试驶出。急打方向急刹车是必须的,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是绝对不允许的。

(2)出口前,前方减速在出口前500米左右,你要做好驶入减速车道并逐渐减速的准备,同时打开右转向灯,表示你即将驶出高速公路,提醒后面来车。

(3)减速下匝道,安全通过减速车道,关闭右转向灯,继续减速。到达下匝道后再进入下匝道时,最好将车速降低到40km/h左右。

(4)注意速度错觉。驾驶员在驶离高速公路时应特别注意速度错觉。因为在高速公路上行驶一段时间后,驾驶员的高速感会逐渐减弱,产生速度错觉,主观上将已经很高的速度判断为较低的速度。这种速度错觉是高速公路出口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

因此,驶离高速公路后,不要主观判断当前车速,而要根据车速表的指示值,真正将车速降到规定标准。高速公路收费站附近是低速碰撞事故频发的区域。为避免事故发生,上、下高速公路收费口、匝道时应多加注意。由于高速公路的特殊性和对车辆行驶的特殊要求,作为驾驶员,除了在高速行驶时了解相关要求和规定外,还必须熟悉上高速公路的相关要领,这样才能顺利上、下高速公路,保证行车安全。

高二理科生英语120分左右?

首先,想对这个孩子点个赞。成绩越不好,提升空间越大;成绩已经很好,再要突破,就不是太容易了。英语能考120分已经是挺不错的了,你希望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将成绩提高到130分以上,这种上进心非常值得赞扬。

至于具体的提高成绩方法,我想跟你分享我自己高中时的英语学习经验。

初中起我的英语成绩就一直不错,但是并没有达到拔尖的程度。记得初一、初二时,100分的卷子一般得分在90~96之间,初三了,120分的卷子,得分一般在105~112之间。

高一、高二时,英语成绩仍是好,也仍然不拔尖。转折发生在高三,开始拔尖了,尤其到下学期,每次周考、月考,英语基本没有下过125分。而且,那时我的做题速度非常快。一张英语卷子,掐头去尾(去掉听力和写作)的话,一节课的时间不到我就能做完。

因为速度快,有足够的时间来检查。后来我发现,只要留有足够的时间,我把阅读文章多读几遍,我就能做对所有阅读题(记得那时阅读题有20道,每道2分,分值还是挺重的。高考完对答案,不出所料,阅读题全对)——算是应了那句古话: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高三下学期有几次月考和模拟考试,英语都考了130多分,高考是考了134分,全年级第二;考第一的是一个复读的师姐。

回想起当年的英语学习,英语成绩之所以能从不错进步到拔尖,从120多分提高到130多分,主要得益于阅读。

一是精读。首先是精读课本里的每一段对话、每一篇课文,因为中小学的教材是经过权威专家精心编写的,科学系统,高考出题也是以教材为纲、为本。我们当时的英语老师要求我们背诵每一篇课文,每次早读时抽查几个同学。

其次是精读试卷中的每一篇阅读文章,包括完形填空文章。读到什么程度呢?完形填空文章读到不看选项就能填出缺少的单词或词组的地步。高三刚开始时我的英语已经很好了,但是就像提问的这个孩子一样,每次考120多分,似乎到天花板了,很难突破130分。

那时每一篇课文读得很熟了,正愁早读晚读课上没啥可读的了,正好英语老师就建议我们在精读、熟读课文后,可以在早读、晚读课上朗读试卷上的文章。事实证明,这是非常好的一个方法。

二是泛读。高中开始,每学期发的书中都有一本英语课外读本,一学期结束,很多同学的那本书都还是崭新的。那时因为家穷,也因为似乎没什么必要,我很少买课外书、课外练习题,都是充分利用学校发的各种资料。当其他同学吭哧吭哧地做着额外买的英语习题册或模拟题时,我就吭哧吭哧地啃那本英语课外读本。

那本书里的文章很长,每一篇都有好几页,有的甚至十多页。最初遇到好些生单词,一一在下面划线,读完了再统一查;仍然看不懂的句子或段落就问老师。

上大学了,学了英语专业,才知道原来那本书里的英语文章都是经典文学节选。The Little Mermaid就是安徒生的《海的女儿》,Alice’s Adventures in Wonderland就是刘易斯·卡罗尔的《爱丽丝漫游奇境记》。

你的英语成绩已经在120分左右了,没必要去额外刷题了,完成老师布置的练习就好。想把英语成绩从120分提高到130分以上,需要通过大量的阅读(包括精读和泛读)来实现。

精读材料就是我上面所说的课本和试卷;如有余力,还可精读《新概念英语3》。泛读材料首选经典英语儿童文学,一是因为经典文学作品语言本身地道、优美,二是因为难易度比较适合现在的你。如有余力,可阅读新闻类文章。

附:我个人比较喜欢的几本英语儿童文学

1. Daddy-Long-Legs《长腿叔叔》

2. Alice’s Adventures in Wonderland《爱丽丝漫游奇境记》

3. A Little Princess《小公主》

4. The Happy Prince《快乐王子》

5. Charlie and the Chocolate Factory《查理和巧克力工厂》

6. The Adventures of Tom Sawyer《汤姆索亚历险记》

最后,祝学习进步,超越自己!

冠心病心肌梗塞和心肌缺血?

感谢邀请!这个问题被提问了好几次,但题目太大,只能简单介绍一下。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当然引起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或者心肌梗死的不止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还有其他原因,但最主要、最常见的、95%以上的都是因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所致。所以,说冠心病,就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冠心病如果仅是供血不足,就会引起心肌缺血,如果缺血严重或完全中断,就会造成心肌缺血性坏死,就是心肌梗死了。所以,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都可以是冠心病所致,只是程度不同罢了。

介绍一些常用的检查方法。

1.心电图。心肌缺血的检出率比较低(一般不到50%),除非正在发作心绞痛,因为心电图在缺血时会发生变化,缺血后就恢复了。心肌梗死的检出率比较高,但是有时候检查的时机不对(伪改善期),也可能会错过。

2.动态心电图。就是检查记录24小时甚至更长时间的心电图。这样,有可能记录下心肌缺血发作时的心电图变化,弥补一般心电图的不足,也可以发现一些无痛性(无症状)心肌缺血的病人。

3.运动(负荷)试验。有平板(跑步)或者踏车(骑车)两种方法,最新的还可以同时监测呼吸功能。运动量要跑到次极量(根据年龄计算心率水平,还有代谢值标准)。因为冠状动脉狭窄到一定程度(75%以上)时,代偿(供血需求增加时扩张,保证供血)能力就会明显降低,当运动增加心脏负荷需要供血增加时,就会出现心肌缺血,心电图会相应变化。这种方法大概可以检出70%左右的病人。

4.运动核素心肌灌注显像。就是运动试验加上核素心肌灌注显像。方法是静脉注射可以被心肌细胞摄取的放射性核素(同位素),这些核素通过血管被灌注到心脏被心肌细胞摄取,如果没有血供,心肌摄取不到放射性核素。这样,根据放射性核素在心肌里的多少(浓聚、稀疏)来判断供血情况。运动则是为了鉴别缺血还是梗死。如果运动时检查没问题,那就是没缺血、没梗死;如果运动时核素灌注减少,安静时正常,那就是缺血;如果运动、安静时都没有灌注,说明供血的血管堵住了。

5.冠脉CTA(CT冠脉造影)。就是在血管里注射碘造影(对比)剂,用CT(计算机断层扫描)检查的方法来看冠状动脉的情况,可以看冠状动脉有没有畸形、看心肌桥、看冠状动脉有没有斑块和狭窄。这种方法的好处是“无创”,不用插导管到冠状动脉。但是,因为是X线检查,看钙化比较好,看血管狭窄有局限性,不是那么准确(和仪器、检查者的技术水平也有关系),另外,心跳太快或不整齐也会影响成像效果。所以,这个方法对排除冠心病最好,对诊断狭窄的准确性要差一些。另外,检查时,要静脉注射80-100ml的碘造影剂。一是有过敏的可能(皮试也不一定检出来),二是造影剂要通过肾脏排泄,对肾脏有损害,少数患者可能会发生“造影剂肾病”(对比剂肾病),出现肾功能损害或不全,所以,检查前后要“水化”治疗。

6.冠脉造影(经皮经动脉冠状动脉造影术)。就是通过动脉穿刺(手腕上的桡动脉,或者大腿根的股动脉)把导管送到冠状动脉开口,注射碘造影剂,看冠状动脉的形态和血流,一般狭窄50%以上诊断冠心病。目前这种方法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好处是准确(当然也有不准的,由于投照的角度、医生的经验、血管的畸形等),并且可以在发现问题后即时处理,用球囊扩张或置入支架(还有其他技术)开通冠脉,改善供血,检查和治疗并举。这种方法属于微创手术,技术成熟,安全性很好。但既然是手术,就会有损伤,有风险,还有造影剂的问题同样存在。

冠脉造影的时候,还可以做血管内超声检查,判断动脉硬化斑块

7.超声心动图。这是无创检查,主要看心脏结构和功能,看缺血或梗死主要通过看心室壁的运动、厚薄等来判断。缺血时室壁运动会减弱,不协调,梗死的心肌会变薄,甚至不运动(收缩)、甚至反向运动(收缩),这就是医学上说的“室壁瘤”,还可以有“附壁血栓”。心梗面积大的病人,超声测定的心功能会减低。

8.心肌酶(CK-MB)和心肌损伤标志物(TnI,肌钙蛋白),心肌缺血损伤时,血肌钙蛋白可以升高;心肌梗死时,肌钙蛋白和心肌酶都可以升高。

这些都是心肌缺血和梗死的辅助检查方式。其实心肌缺血时发作的心绞痛、心肌梗死是有自己的临床表现和规律的。医生要根据病史、病人的症状体征做出初步判断并确定做哪些检查,然后综合临床和检查情况确定诊断和处理。所以,临床发作的症状、发作规律、缓解方式以及对药物治疗的反应等都可以为医生诊断提供很好的帮助,也是很重要、不可忽视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为什么有的老司机再困也不在高速服务区睡觉?

通过真实案例答疑解惑:济宁的大货车司机丁先生被罚款七百元。他因为太困在服务区里睡了一觉,却因此超过了高速规定的行驶时间。

高速服务区内可以睡觉么?答案肯定是可以的。但是为什么在高速服务区睡觉的丁先生却被罚款了呢?本文将通过丁先生以及济南王先生的真实案例来解释清楚为何被罚款,怎么样可以安心地在服务区睡觉等问题。

(服务区住宿超时证明)

真实案例:济宁的大货车司机丁先生因为在服务区睡觉被罚款七百元;

山东济宁人丁先生已经是干了两年的货车司机,说是老司机也还不算,但也不算新手了。稀里糊涂的被罚款700元。也是深刻给他上了一课!

2015年4月11日上午,他收到了职业生涯中第一张因为在高速上超时行驶而开出的罚单。超时14个小时,他不得不向高速收费站缴纳700元的罚款。

2015年4月7日,丁先生先开车拉货到郑州,卸货后之后从郑州运送西瓜到兰州。4月10日,他从兰州返回山东老家。下午一点多从甘肃定远收费站上了高速公路,因为接连几天的劳累,便在半路进服务区美美睡了一觉,醒来已是11日早上。之后,他行驶到甘肃定西市陇西县文峰收费站,准备下高速。

(高速收费站收费中)

在文峰收费站,工作人员告知丁先生行车超时,按照60公里每小时的正常车速这段路只要3个小时,而丁先生行驶了17个小时,超时14个小时。丁先生告诉收费站工作人员说,他头天晚上在服务区睡了一觉,工作人员说必须得拿出在服务区消费的凭条,不然就得交700元超时费。

考虑到返程太麻烦,回到服务区也不一定能开到凭条,丁先生无奈之下支付了700元罚款。“加上这段路程正常费用130块钱,一共交了830元钱,这趟活算是白干了。”值得注意的是,甘肃当地收费站给丁先生开具了相应的收费凭据。

其实案例中的丁先生有些偷懒了。没有耐心地解释给工作人员说自己在服务区睡觉的原因。即便是当时的丁先生也没有任何在服务区消费的凭证。但是可以请求工作人员调取自己睡觉服务区的监控。来证明自己的解释。可能会因此避免自己的超时罚款。

(丁先生被收超时费的票据)

小汽车驾驶员王先生的典型案例:

据了解,除了少数常年跑高速的老司机,不少普通市民对高速路超时收费并不知情,在高速路行驶过程中,因为种种原因,长时间滞留在服务区内休息,处收费站的时候被告知超时。

2013年的一天夜里,济南市民王先生打算自驾从莱芜赶往济南。他从莱芜行至济南的途中,由于开车劳累,又正值深夜,便在服务区“迷糊迷糊睡到了天亮”。本来一个小时的车程王先生用了8个小时。出收费站的时候王先生被拦了下来,收费站工作人员告知王先生因为超时被罚。王先生当场解释系在服务站睡着了。解释之后,收费站工作人员调取了监控发现,王先生的确是在服务区停留过久导致超时。便没有收超时罚款。

王先生遇到的情况还算比较幸运。也多亏收费站工作人员没有稀里糊涂的就认定王先生超时。而是认真地核对了王先生的解释后作出决定。

(出高速被收费)

超时处罚的法律依据是什么?具体是如何规定的呢?

高速超时费:是指车辆在高速公路 网内超过24小时,路段内(同一条高速线路)超过12小时,均要缴纳“超时费”,是为了打击驾驶员逃费所制定的惩罚性措施。

其实,高速超时收费在各地都有规定,主要目的就是为了防止逃费。但是所有的省级规定都是依据2004年国务院颁布的《收费公路管理条例》来制定的。

(收费公路管理条例)

其中国务院颁布的《收费公路管理条例》第三十三条规定:收费公路经营管理者对依法应当交纳而拒交、逃交、少交车辆通行费的车辆,有权拒绝其通行,并要求其补交应交纳的车辆通行费。

具体的地方性规定如《浙江省收费公路管理办法》中规定:对调换通行凭证、使用伪造通行凭证、冲卡以及无法识别驶入站或者在高速公路同一收费站进出的车辆,收费公路经营管理者可以以本省路网内距离本收费站最远里程的另一收费站作为驶入站,计收车辆通行费。

《甘肃省高速公路管理条例》其中第十六条规定:对无正当理由超时行驶的车辆,按照时速60公里所能行驶里程收取车辆通行费。

(超时费收取规定)

大多数省份的详细规定中,高速公路上确实有限时的概念,高速出入口之间里程除以最低限速(60公里/小时)为计算标准,这项规定主要是提高高速公路的使用效率,打击偷逃通行费行为。也有部分省份是按照40公里/小时来计算通行时间,如黑龙江省等。

《黑龙江省高速公路一卡通联网收费管理办法》就规定,车辆驶入高速公路网后,平均时速低于40公里即为超时行驶,除特殊情况外,严禁在高速公路网内超时行驶,违者按逃费处理。

制定规矩的初衷是好的,凭借规定打击处罚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如打击下类人员:换通行卡,甲车与乙车事先约定,分别从高速的两向对开,途中自己或通过中间人交换入口通行卡,再到对方入口邻近的某一收费站缴费离开,这样就少交了大半的路费。

(高速公路车辆逃费)

规定看似合理,但超时费近年来引发不少网民质疑,高速公路管理部门在无法有效识别的情况下,将超时而又无法提供发票的车辆一律认定为逃费,这其实是典型的举证倒置。同时又没有将有些特殊情况计算在内。如堵车、修车等特殊情况。

所以说,好的规定如何有效合理的执行,这既能够打击违规行为,同时又能够更好的服务百姓。

服务区的定义以及功能:

高速服务区也称为休息站:主要的用途是供短暂休息,并提供服务,比如厕所、加油站、小卖部等服务。在服务区通常会有加油、购物,汽车修理等服务。甚至一些中大型会有住宿服务。

既然是具有休息的服务或功能,那就不能一票否决睡在服务区就算超时,就要开具罚单。这是简单的一刀切的执行规定。肯定是不合理的。

(高速服务区睡觉休息)

目前绝大多数省份需要如何证明才能免于处罚?有何小建议?

目前我国除了少部分省份不要求提供相关证明材料,也不会处罚。其余大多数省份还是需要司机提供相关的证明。证明自己确实是遇到了特殊情况,导致自己超时了。

那么我们可以提交哪些证明材料来证明我们并无逃费的目的,而是确实有特殊情况呢?

第一种方法:最有证明效力的方法;

目前全国比较通用的证明材料就是请求服务区帮助开具证明。证明我们是在服务区休息了,而非故意逃费。

这种方法也是属于最正规的,最有证明力的证据了。但是一般我们到了服务区多是外地的,不熟悉的服务区。如何找到服务区的工作人员,如何证明我们确实一直待在服务区内,又是个问题。所以说,这一招虽然最有证明力,但是操作起来不方便。

(睡觉证明)

第二种方法:最省心、便捷的方法;

那就是我们打算在服务区过夜休息的时候,一定在刚进服务区后就去服务区的超市内购买一瓶矿泉水,并且索要购买小票。然后我们就可以直接去休息了。然后在我们休息充足后,再去购买一瓶矿泉水,再次索要购买小票。

这样下来,我们在服务区休息的时间段两头都有了消费记录。也就能够很好地证明了我们超时的原因系一直待在服务区内。并无其它违规行为。

(服务区消费后索要消费小票)

第三种方法:既省钱又便捷的方法:

我们现在不管是大货车还是私家小汽车,基本上都已经安装了行车记录仪。行车记录仪其实就是一台随车移动的视频监控。

我们在进入服务区的时候,行车记录仪会记录我们驶入服务区的视频资料。进入服务区以后,在熄火关机之前,也会记录下我们在服务区内停车的视频资料。等到我们休息好以后,发动车子离开服务区的时候,行车记录仪也会记录下来我们离开的影像资料。

这些资料足以证明我们的车辆是一直待在服务区内,没有离开。再配合我们口头的休息的解释。收费站的工作人员便不会再阻拦我们了。

(行车记录仪就是一部移动的随车取证仪)

第四种方法:不管不问,但必须有ETC:

近两年为了提高车辆进出收费站的效率,国家大力提倡车辆安装ETC,安装ETC车辆进出高速收费站的便利很多车主都体验到了。假如我们的车子安装了ETC,那我们就不管了,只管在需要休息的时候,睡在服务区就行。因为即便是造成了超时,有ETC帮我们作证!

因为ETC卡会记录车辆行驶路径,在出口处就会自动判断行驶路径有无异常,无异常的情况下均可以通过。但有些车辆在服务区过夜休息,已经大大超出高速公路系统给出的60km/h计算的时间下限,这样就会显示路径异常,ETC可能就不自动抬杆了。

(快捷的ETC通道)

此时我们只能前往人工车道进行缴费,只需将ETC卡拔出交给工作人员,如果自己有相关住宿,车辆维修等票据证明的话,工作人员就会直接扣费放行。假如没有票据,就需要工作人员进行人工查询行驶路径,确认正常后同样会放行。

第五种方法:手动取证加相关票据的方法:

假如我们在高速公路正常行驶过程中遭遇极端恶劣天气,或者遭遇其他车辆车祸后的堵塞,造成我们的堵塞或者滞留。最终导致的超时,那么我们就可以在遇到类似的极端情况时随手拍一张照片。证明我们确实遭遇了极端特殊情况。出示给收费站工作人员看,就可以免受罚款了。

(随手拍下车祸导致的拥堵)

假如我们遭遇车辆故障,导致车辆被迫在服务区维修,而且是长达数十小时的维修时,我们一定要在维修结束后索要维修票据。一来能够证明系因为我们的车辆故障导致的超时,二来也能够对维修的再次保修起到关键的证明作用。

以上就是我们汇总的几类比较常用且有实际效果的证明小方法。其实事情很简单。但是我们一定要冷静下来。不能蛮横的吵闹甚至是动手动脚。因为我们车辆的超时异常确实有法律法规的规定。我们要理性冷静地提交相关证明。

(保持冷静理性)

写在最后:

所以说,不管是老司机还是新手,高速行车安全第一。只要我们困了,就必须休息。服务区就是高速上最合理舒适的休息区域。选择服务区稍微偏僻一点,但是有监控的安全区域美美地睡上一觉再出发。这既是对自己生命安全的重视,更是对交通安全的负责!

我们不能违规违法,但是我们可以合理地利用法律法规。既能够满足自身的需要,也没有造成违规被处罚。这就是两全其美的方法。疲劳驾驶不管在以前还是在现在都是造成车祸的重要原因之一。我们不能轻视。疲劳驾驶,就是在用生命赶路......

退一万步来说,你不想知道或者明白这么多事情,那也很简单,就近下高速,找一个允许停车的位置或者开房好好的睡一觉再出发!这也是对关爱我们的人负责。您认为呢?

全文结束,共计3800字。我是法与生活手拉手,欢迎任何法律问题一起交流学习。码字不易,请勿转载。欢迎您留言讨论交流。谢谢阅读评论。

(疲劳驾驶就是在用生命赶路)

有哪些安全细节需要注意?

随着高速公路事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驾车出行的人越来越多,稍不注意就是车毁人亡,那么哪些是危险行为需要特别注意呢?

1、酒后驾车

由于天气寒冷,好多司机会喝些小酒来去除身上的寒气,可是一旦饮酒后,人对光、声刺激的反应时间延长,从而无法正确判断距离和速度,而且视力暂时受损,视像不稳,辨色能力下降,因此不能发现和正确领会交通信号、标志和标线。同时饮酒后视野大大减小,视像模糊,眼睛只盯着前方目标,对处于视野边缘的危险隐患难以发现,极易发生交通事故。

酒后驾车属于违法行为,但如果是醉酒驾驶,那也就触犯刑法了,属于犯罪行为。“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一定要牢牢记住啊!!

2、使用手机“盲驾”

手机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但是驾车时使用手机接打电话比酒后驾驶更具危险性,存在着较高的道路交通安全隐患。边打电话边开车,大脑的反应速度竟慢于酒驾。有数据显示,注意力不集中占全部车祸的80%,开车过程中寻找手机,会增加9倍的车祸几率。当车速在60km/h时,低头看手机2秒,相当于盲开36米,一旦遇到紧急情况,刹车至少需20米。更何况是在高速路上呢,看一眼手机,那么下一秒就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了。

不要小看这一点,开车玩手机也是违法的哦,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对机动车驾驶员行驶途中拨打接听手持电话、观看电视等妨碍安全驾驶的行为,可处以20元以上200 元以下罚款,并扣机动车驾驶人2分的处罚。”

3、高速路上停车倒车

如果说驾车时使用手机是“手雷”,那么高速上的违法停车、倒车就是“地雷”。高速公路上因道路不熟,一不小心错过了出口,又倒车回来,或者在经过路牌时,突然刹车减速,甚至停下来看路牌、打电话问,因此引发事故的事儿,时有发生。如果你突然停车的话,那么后方车辆如果避闪不及就会直接会撞上你,想想看高速公路最慢限速也90km/h呢,这速度撞上去基本前车就直接撞飞了。

高速公路上倒车属于违法行为,驾驶员将被处以200元罚款、记12分的处罚。

4、超速行驶

超速会导致刹车距离大大提升,从而更容易引发追尾等严重的交通事故。“十次车祸九次快”这句话说的一点也没错,但恰恰有些司机就觉得自己是老司机,开车技术好,有的觉得自己开的是豪车,就应该速度快才拉风,就什么都不管,高速上各种超车,各种看谁都不顺眼,逮谁灭谁,但殊不知自己的命就掌握在自己手里,你在各种秒杀别人的时候你自己可能就被自己秒杀了。老天不会因为你开的是百万级别的豪车,或者是驾龄很长的老司机就放过你。

有数据显示,爆胎是威胁高速行车安全最大的问题,如果超过160km/h以上发生爆胎,死亡率就是是100%。每年都会有血淋淋的案件告诉我们,超速的后果很严重,不仅有财产物品的损失,甚至是付出生命的代价。

5、跟车太近

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况发生呢?在大城市繁忙时段,不少驾驶者紧随前车的原因就是为了避免被插队。研究表明,根据路况的复杂程度,驾驶者对前方路况从感知到做出反应的时间从0.5秒到4秒不等,一般是2.5秒,因此在全球很多国家就提出一个“两秒安全距离”。实际上两秒的安全距离在低速情况下还可以,高速情况还不够真正的安全,速度越高越明显。以车速120公里为例,2秒的距离才67米,真正的安全达距离实际上达到100米以上。车速如果提高到160公里,2秒的距离才89米,真正的安全距离要150米以上。所以不要跟车太近,一定要拉开安全距离行车!!

6、不系安全带

安全带是车辆在紧急情况下保护驾驶人和乘客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但就是这条可以随手筑起的防线却屡屡失手,近年来就发生过多起车内人员因为没有系好安全带,在剧烈碰撞中受伤或者被抛出车外死亡的惨剧。举个在医院看到的现实的例子对比一下。开车没系安全带,竟致颈椎脱位;司机系了安全带,只是四肢骨折。据调查显示,在正面碰撞事故中,系上安全带可以使死亡率减少57%,侧面撞车时可减少44%,翻车时可减少80%。我想很多车友都会给车入保险,并且花费不菲,但我觉得“开车系好安全带”,这是驾车最重要的保险。

7、随意变换车道

变更车道在驾车行驶的过程中是很常见的事情,但是变更车道是有一定要求的,是在有足够的车距的情况下,来变更车道的。而且在变更车道之前是要提前打转向灯提示后方的车辆的,在安全驾驶的情况下,变更车道是允许。如果车距不够,或者是自己没有提前打转向灯提醒后面的车辆自己要变更车道,那么自己在变更车道的时候,会让后面的车躲闪不及的,尤其是对于载满货物的大货车而言,紧急制动的成功率几乎是为零,从而造成群死群伤事故的发生,给道路交通安全埋下了极大的安全隐患。

8、占用应急车道

占用应急车道存在很多安全隐患,一旦发生交通事故,如果心急的司机都借走应急车道,造成应急车道拥堵,接处警的警车就无法及时赶往现场处理事故,清障车也无法赶往现场清障,会造成更严重的交通拥堵。一旦交通事故造成人员受伤、被困或引起火灾、爆炸时,如果应急车道被占用,救护车、消防车无法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救援,则会酿成更严重的惨剧。

9、疲劳驾驶

疲劳驾驶极易引起交通事故驾驶疲劳,是指驾驶人在长时间连续行车后,产生生理机能和心理机能的失调,而在客观上出现驾驶技能下降的现象。疲劳后继续驾驶车辆,会感到困倦瞌睡,四肢无力,注意力不集中,判断能力下降,甚至出现精神恍惚或瞬间记忆消失,出现动作迟误或过早,操作停顿或修正时间不当等不安全因素,极易发生道路交通事故。

这些驾驶的危险行为,时间长了就会形成习惯,没及时改进的车主必会尝到苦果,罚款、扣分,一个不会少,最主要的是与我们的生命息息相关,稍不注意就是车毁人亡!!!

10、和驾乘人员深入聊天

很多车友开车的时候无聊或者有重要事情时就想喜欢和车内的乘员聊天,甚至转头和车后做的人交谈。这样非常容易分散自己的精力,车友不知道的事情是在告诉公路上速度80-120Km/h展演之间一秒就奔出30-40米。转头到回头,再看清路况大概时间就需要1.5-3秒,这个一眨眼的时间,前面就是刀山火海了,哪知道是大货车还是石墩。这个很多车友都爱犯规,以为前方一路坦途,没什么车所以就不放在心里,养成这样的习惯开车,迟早会有危险发生。不管是在高速公路还是在城市道路。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表情:
AddoilApplauseBadlaughBombCoffeeFabulousFacepalmFecesFrownHeyhaInsidiousKeepFightingNoProbPigHeadShockedSinistersmileSlapSocialSweatTolaughWatermelonWittyWowYeahYellowdog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78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