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田助男,有没有弃暗投明的日本士兵

诗佳网

伊田助男,有没有弃暗投明的日本士兵?

伊田助男:日本士兵,为我军送来10万枚子弹,助我军反败为胜!

山田一郎:日本军医,加入我军后救死扶伤,救治我军伤员无数!

伊田助男,有没有弃暗投明的日本士兵

宫川英男:日本士兵,投诚后英勇抗日,遭日军报复,悬赏人头!

抗日战争时期,这些弃暗投明的日本士兵你全都了解吗?

01:伊田助男——雪中送炭

伊田助男是一个和平爱好者,讨厌战争,可日本为了发动侵华战争强制征兵,伊田助男就这样跟着大部队来了中国。

为了早日脱离苦海,伊田助男故意装成智商不够的样子,训练的时候频繁失误,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被军队开除,可惜,日本为了提升实力一直在征兵,又怎么会轻易放走伊田助男呢?既然开枪射击不行,那就去看车,物尽其用!

这一次,上司给伊田助男下达了死命令,学不会开车就枪毙,尽管伊田助男一万个不情愿,却也没有反抗的方法,只能老老实实开车,能偷懒就偷懒,心里想着找个机会逃走。

抗日战争爆发后,伊田助男亲眼目睹了日军的一系列罪行之后,他的心态也发生了一些变化,越发讨厌战争的同时,也开始厌恶日本的法西斯行径,并思考自己能做些什么!

1933年春,周保中带领的“游击队”在马家屯附近跟日军遭遇,对手是鳖刚村一带领的部队,人数众多,装备精良,一交手就给装备落后的游击队造成很大压力,周保中指挥得当,靠着地形优势跟日军周旋。

双方缠斗许久,弹药几乎消耗殆尽,仍旧没有分出胜负,关键时刻,伊田助男接到命令:将弹药送往前线!

伊田助男心中暗想,结束这一切的时候到了,于是,运输子弹的时候他故意掉队,开枪打伤副驾驶的一名日军并将其踹下车,随着开车车子闯入战场附近,那里是游击队的管辖范围。

伊田助男并没有面对面接触游击队,将子弹送到之后,他只留下一份遗书,便饮弹自尽了。

此时,游击队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阶段,弹药几乎全部耗尽,如果还不能脱离战斗,或者没有弹药补充,最终的结果只能是全军覆没。

为了尽可能多撑一段时间,游击队只能冒险打扫战场,但收获很小,就在这个时候,游击队发现了伊田助男送来的一车子弹,整整10万枚子弹!

来不及检查伊田助男的身份,也来不及查看遗书,游击队第一时间分配弹药,组织反击,成功击退鳖刚村一,获得了战斗胜利!

战斗结束后,游击队调查了伊田助男的身份,也请人翻译了遗书,赫然发现,这是一名弃暗投明的日本士兵!

遗书的大致内容是这样的:

亲爱的中国游击队,我看了你们撒在山里的宣传单,知道你们是爱国者,是国际主义者,我想和你们会面,但我却没有机会,我正被法西斯包围,为了反抗法西斯,我决定自杀。车里的十万发子弹是我对你们的支持,希望你们能把这些子弹都射到法西斯的身上,祝贵军早日获胜!

伊田助男的遗书感动了游击队的战士,最终,游击队将伊田助男和牺牲烈士们葬在一起,马家屯群众将“马家屯小学”改为“伊田小学”,以此来纪念伊田助男!

02:山田一郎——救死扶伤

山田一郎,原名佐藤猛夫,1915年出生于日本横滨市,家境优越,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后来又考上了东京帝国大学医学系,毕业后成为了一名优秀的内科医生。

侵华战争时,日军大量招募军医,山田一郎于1938年5月应征入伍,1939年5月来到中国。

山田一郎万万没想到,刚来到中国3个月就被俘获了,当时,他深受帝国主义的影响,认为当俘虏是一件丢脸的事情,所以一直试图逃跑,逃不掉就自杀。

或许跟医生的职业有关,山田一郎是一个非常谨慎的人,没有把握的事情绝对不做,为了顺利逃跑,他还制定了一个详细的计划,不仅要自己逃走,还要带着战俘们一起逃跑。

山田一郎选择在转移途中逃跑,当天乌云密布,转移途中下起倾盆大雨,视野受阻,山田一郎趁机逃窜,一同逃跑的还有5个战俘,他们逃到了湖中央的一个小岛上,本以为能逃出生天,结果因为缺衣少粮,六个人饿死3个,剩下的又被抓了回去。

我军有优待俘虏的传统,给他们吃好的,喝好的,还得让他们有精神上的享受,比如看书打牌等。

老话说,日久见人心,在我军的优待下,绝大部分俘虏都被感化了,唯独山田一郎迂腐不化,依旧试图逃跑。

百团大战爆发后,我军取得了全面胜利,但是伤员很多,卫生员根本忙不过来,山田一郎出于医生救死扶伤的本能,全力给我军战士治疗,挽回了很多战士的生命。

1940年10月,山田一郎劳累过度,又不幸感染风寒,直接昏死过去,三天之后,山田一郎终于醒来,床边站着一个人,那是我军司令员刘伯承!

刘伯承听说了山田一郎救死扶伤的消息,内心十分感动,得知山田一郎生病昏迷之后,特意赶来看望他,还给他带了一桶酱菜,在那个时候,酱菜可是稀缺的好食物啊!

在刘伯承司令员的关怀下,山田一郎终于被感动了,从那之后,他正式穿上白大褂,每天为我军伤员治疗,闲暇时间,他还抽空阅读红色书刊,提升自己的思想程度,亲眼见到战争的残酷之后,他也终于意识到了日军宛如魔鬼一般的恶行,从那时开始,山田一郎的思想彻底发生了转变。

1943年6月,山田一郎正式舍弃日本军人的身份,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了一名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担任八路军野战医院副院长。

03:宫川英男——英勇抗日

1937年,侵华战争全面爆发,日本为了实现自己狼子野心,在国内强行征兵,21岁的宫川英男被强行征召入伍,成为千万名侵华日军的一员。

刚刚参军入伍的时候,宫川英男被军国主义蒙蔽,认为日本的侵略行为是正确的,并宣誓效忠天皇,坚信日本能取得胜利。

1941年7月,宫川英男被俘虏,他跟山田一郎一样,同样被我军的优良传统感染,渐渐开始反思日本的侵略行为。

后来,他看到了日军烧杀抢掠的罪恶行径,也看到了中国军人誓死捍卫国土的决心,宫川英男的思想终于开始转变,他清楚意识到:日本的侵略行为天地不容!

1941年底,宫川英男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津浦铁路对日军工作队”的主要成员之一。

宫川英男的任务非常简单,只需要编写一些文章即可,目的是让有良知的日本士兵停止战争,以此来维护和平。

宫川英男十分优秀,他在完成本职工作至于,还冒着死亡危险潜入日伪据点,向他们传达日军的罪恶行径,以此来唤醒一些人的良知。

在坚持不懈的努力下,宫川英男形成了很强的影响力,教化了不少日本民众,这让日军十分紧张,生怕部队会因为不断有人投降而崩溃,于是便开出高价悬赏宫川英男的人头。

1945年6月9日,宫川英男在执行任务中被日军包围,寡不敌众,宫川英男很快负伤,为了掩护战友,宫川英男孤身一人引走日军,为了不落到日军手中,宫川英男饮弹而亡,年仅27岁!

2014年,我国公布了第一批300名抗日烈士名单,宫川英男赫然在列!

写在最后

其实,历史上还有许多像伊田助男、山田一郎、宫川英男一样的国际主义战士,他们的正义不分国界,唯一的愿望就是世界和平!

英雄无论国界,愿天下英雄名存千古!

伊田助男电视剧叫什么名字?

伊田助男电视剧叫《追寻》。

《追寻》是一部由赣州市委宣传部、市文广新旅局指导、赣州市盛悦文化影视传媒发展有限公司出品的电视剧。《追寻》首先完成前三集内容的摄制,其中包括:以华屋村的烈士松林为故事背景改编的《十七棵松》,以兴国县池煜华老人在丈夫参军后守候一生为原型改编的《同心镜》,以及根据石城县郑金煜在长征途中为保留火种而不幸牺牲的故事改编的《七根火柴》。

有哪些有良知的日本军人?

我们都习惯性称呼抗日战争中的日军为“日本鬼子”,就是因为他们在中国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然而很少有人知道的是,还有这样一群日本军人,他们被中国的老百姓亲切的称呼为“日本八路”!这就是日本反战同盟会!

(日本反战同盟)

杉本一夫

但是要说反战同盟会,首先还要先说一个人,这个人就是著名的反法西斯战士—杉本一夫(原名前田光繁)。但是这位著名的反法西斯战士一开始却并不是这样,他曾经也是一位深受日本军国主义毒害的日本青年。

1937年6月,21岁的杉本一夫随大批日本移民来到了中国。1938年初他又成为了军属满铁职员,同年7月29日他在去车站工作时被八路军俘虏。

(杉本一夫身着八路军军服)

因为他受到的教育是在交战中当俘虏是最大的耻辱,因此在一开始被俘虏时,杉本一夫满脑子想的都是“是死是活”的问题。无论八路军战士如何给他讲道理和政策,他都听不进去,也一概不相信。

后来,在八路军的耐心帮助下和关心下,尤其是他亲眼目睹日军的烧杀抢掠给中国人民带来的极大伤害时,杉本一夫才决定站在中国人民这边,反对这场野蛮的战争!

(日本籍八路军战士)

1939年1月2日,在由八路军前线司令部召开的庆祝元旦集会上,3名日军俘虏杉本一夫、小林武夫以及冈田义雄走上舞台,当场宣布要参加八路军。就此,他们三个也成了第一批“日本八路”。

反战同盟

1939年11月7日,杉本一夫在山西省辽县(现左权县)麻田镇发起建立了华北日本士兵觉醒联盟。联盟成立后积极向日军开展政治宣传攻势,主要形式有阵前喊话、散发传单、张贴和书写标语以及寄送慰问信和慰问袋等,以此揭露侵略战争的本质,这些做法在瓦解日军、削弱其战斗意志等方面发挥了特殊的作用!

(日本反战联盟成员在进行阵前喊话)

自杉本一夫建立华北日本士兵觉醒联盟后,全国各地的反战同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到1945年8月日本战败投降时,共发展建立了2个地方协会、4个地区协会、20个支部,盟员达到1000多人。

随着抗战胜利,反战同盟成员大部分陆续回国,联盟自行解散。但是这些中国人民的亲密战友在回国后却并不受日本政府和右翼分子的欢迎,他们长期受到日本警察的跟踪,也找不到稳定的工作,比如杉本一夫老人80岁了还在清扫公园。

代表人物

宫川英男(1918~1945.6.9)

1931年入伍成为一名侵华日军。1941年7月被八路军俘虏,经过思想教育以后,决定加入八路军,并且入党。1945年6月9日,宫川英男在执行任务时被日军包围,为避免被俘毅然举枪自尽,年仅27岁。

(居中者为宫川英男)

2014年9月1日,宫川英男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松野觉(1918-1944)

1940年1月,被征入伍来华作战。1941年12月,被新四军俘虏。经过新四军的耐心启发教育,他逐步认清了侵华战争的罪恶,毅然参加了新四军。

1944年3月,在车桥战役中,他不顾危险,冲过警戒线,丢掉喇叭筒,贴近碉堡向日军喊话,结果不幸中弹牺牲,年仅26岁!

(松野觉)

江苏省评选他为“为新中国作出突出贡献的江苏英雄模范人物”。

在抗日战争时期,除了他们之外还有很多日本反战士兵在战斗中牺牲,光是留下姓名的就有30多人,但是更多的则是无名英雄!但是在我看来,无论有名与否,他们作为中国人民的亲密战友以及对支持中国人民取得抗战的胜利所做出的重要贡献,我们都要永远的记住他们!

二战时期有哪些让人惊叹的神操作?

二战中,美军为何扫射战友的遗体?那是因为这些遗体下面常常藏着“诡雷”,如果贸然翻动,就会触发装置,引起爆炸,给美军带来更大的损失。

所谓“诡雷”,就是在敌人意想不到的地方设置,并在敌人不经意间触发,从而造成伤害。如果“诡雷”埋藏在尸体附近,这就是另一种形式的人体炸弹。

如果拿着枪对着尸体扫射,基本上就会排除这种隐患。当然,扫射也不是胡乱射击,将同胞打成筛子,而是选择遗体周边,或者相对身下一些的地方进行射击。这样几枪过后,“诡雷”该引爆的就会引爆,美军也就可以安心拖动战友的遗体了。

为什么要拖动战友的遗体呢?

自然是要送回家安葬。美军中有个著名的信条,“带每一个人回家”。只要条件允许,他们就会这样做,二战时如此,越南战争时也是如此。

二战时资料不详,但可以肯定,美军在这样做。越南战争结束后,美军开始搜寻战场上失踪的8万余名军人,不管是雨林,还是海底,他们都要将失踪士兵的骸骨带回故乡。

知道美军肯定会这样做,日军或越军也就会在美军士兵的遗体下设置“诡雷”了,以期给美军带来二次伤害。

诡雷是世界上最丧心病狂的武器之一,一些威力很大的武器,如手榴弹、地雷、炸弹等,经过巧妙伪装后,可以瞬间或定时引爆,给敌人造成巨大伤害。

丹尼斯·塔诺维奇执导的影片《无人地带》里面就提到了“诡雷”。

1993年6月,一群波斯尼亚士兵与塞尔维亚士兵交战。波斯尼亚士兵都战死了,西基是唯一的幸存者,他躲进了一个遗弃的战壕里。

2名塞尔维亚士兵去搜索这个战壕,当时并没有什么。临走时,他们设下了一个机关:将一个“死”去的波斯尼亚士兵塞拉的“尸体”放在了地上一颗触发地雷上。

当然,塞拉并没有死,只是昏了过去,随着他慢慢的苏醒,气氛一下子紧张起来。如果塞拉动一下,他们几个人都会被炸死。最终,他们不得不向当地的“联合国保护部队”求援。

另一部电影《地雷区》则直接围绕“诡雷”展开。二战期间,德军在丹麦的海岸线上埋下了150多万枚地雷。德军战败后,一些被俘的士兵被派往雷区清扫地雷。这其中就有许多未成年的少年兵。

电影还特别交代了一种“诡雷”。两颗地雷连在一起埋,等你拔掉第一颗刚松口气的时候,不小心一扯,第二颗就炸了。

“诡雷”尽管不道德,但在激烈的战场上,几乎是寻常操作,大部分军队都会使用。

二战期间,德军发现苏军很喜欢使用缴获的德军装备。于是,德军便故意将一些手榴弹的引信剪短改装。这样的手榴弹一拉就炸。德军撤退时将木柄式手榴弹故意让苏军捡到。苏军因此受到巨大的伤亡。

在和平时期,“诡雷”的影响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失。2020年8月30日凌晨,2名驻守在妙瓦底多纳山旧公路(地区俗称“阿勒博德地区”)通讯塔的士兵遭人枪杀,其中1名士兵的遗体下还被人设置了诡雷。诡雷爆炸后,又造成了3名士兵身亡,其中就包括一名上尉军官。

在常年内战的缅甸,地下不知道埋了多少诡雷。由于没有签署《禁止杀伤人员地雷公约》,缅甸土地上埋设的地雷数量高居世界第三,每年不少平民因误触地雷而伤亡。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表情:
AddoilApplauseBadlaughBombCoffeeFabulousFacepalmFecesFrownHeyhaInsidiousKeepFightingNoProbPigHeadShockedSinistersmileSlapSocialSweatTolaughWatermelonWittyWowYeahYellowdog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86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