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日几点发射,中国是第几个发射卫星的国家?
第五个
1966年8月,中国将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运载工具被正式命名为长征一号运载火箭。从这时候开始,东风四号中远程导弹和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几乎是合二为一的任务。
1957年10月4日,苏联发射了人类第一颗人造卫星的信息震惊世界。世界各国的科学家纷纷将目标聚焦到了太空。
1958年1月,美国紧随其后追赶上来,发射了“探测者1号”人造地球卫星,这是人类第二颗人造地球卫星,其质量为8.2公斤,被当时的苏联领导人揶揄为“发射了一颗柚子”,毛泽东则称它为“鸡蛋”。
1965年11月26日,法国用钻石A三级火箭发射了一颗仅为42公斤的“弹丸”卫星,据此,法国登上了发射人造卫星季军的宝座。
1970年2月11日,日本在鹿儿岛用兰大-4s火箭发射重9.4公斤的大隅号卫星,成为世界上第四个能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此前,他们曾连续5次发射,5次失败。这是第6次发射。
当苏联和美国将卫星送上天空的时候,中国的领袖们也开始仰望天空。
1958年5月17日,毛泽东在八大二次会议上挥动着巨人之手:“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 毛泽东形象地说:“鸡蛋大的我们不放,要放就放它个两万公斤的。”
1958年7月1日,毛泽东在诗里写道“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表达了对宇宙太空的奇特想象。
1958年12月底,毛泽东又写出“人类而今上太空,但悲不见五洲同”的诗句,人们能够感受到美苏两国“上太空”这件事对毛泽东的触动。
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之后,中国科学院立即把研制人造地球卫星列为当年第一项任务,代号“581”任务。
由于三年自然灾害的影响,中央认为搞卫星还不够成熟,中国科学院的研究重点转到搞太空火箭上来。
但“581”启动后的7年间,中国的顶尖科学家仍然忘我的研究,在能源、温度控制、天线、结构分析、总体布局等方面相继取得可贵的研究成果。
1964年6月29日,东风二号导弹试射成功,中国第一枚国产中近程地地导弹诞生。
1965年1月钱学森向聂荣臻元帅递交了重新上马人造卫星计划的建议书,钱学森认为,中国导弹可以作为人造卫星的运载工具,因此搞人造卫星的时机成熟了。
同年8月2日,周恩来总理批示了该建议,于是,科学院就在“581”的基础上,将“651”定位卫星任务代号。
1967年12月,国防科委召开了审定卫星总体和分系统方案的卫星研制工作会议,最终确定中国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定名为“东方红一号”,卫星的技术水平要高于苏联和美国的首颗卫星,技术的总体目标:上得去,抓得住,听得到,看得见。
1966年1月,中国在完成了导弹从仿制到自行研制的转折后,在充分继承中近程导弹经验的基础上,将正在研制的东风四号中远程导弹加以修改作为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运载工具的一、二级。
1970年1月,中国中远程导弹进行飞行试验获得成功,这是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的基础。任何人造卫星的上天都是洲际导弹成功的公开标志,是国家技术水平的集中体现。
长征一号运载火箭的起飞质量为81.57吨,起飞推力为104吨,箭长为29.46米,最大直径为2.25米。火箭的一、二级和控制系统是在中远程导弹基础上经过适应性的修改而成,主要是增加了第三级固体发动机,并且火箭有相对独立的滑行姿态控制和动力系统。
为了充分利用地球自转的能量以提高火箭的运载能力,设计人员起初确定火箭从酒泉发射场向正东方向发射,但这样卫星的轨道只能扫过地球中、低纬度地区上空,欧洲和北美许多国家和地区都看不见。
为了使地面能看得见东方红一号,火箭总体设计部对原方案做了必要的修改。他们决定改变射向,发射方位改为东偏南70度,这样虽然火箭的运载能力略有减少,但全球有人居住的地方几乎都能看得到我国的第一颗人造卫星。
当年,通信线路、通信设施落后,没有手机,没有网络,从北京到西北各省的通信线路只有10多条,酒泉发射基地到北京的线路只有区区3条,从卫星发射场到全国各观测站,指挥通信和数据传输主要靠明线来完成,只要有一根电线杆出事,通信就会全部中断。
为了中华第一星的发射,国家几乎调用了全国60%的通信线路。为保护发射场与观测站、指挥部线路畅通,60万民兵沿通信线路一字排开站在电线杆下,无论刮风下雨,每一根电线杆下昼夜都站着一个执勤的民兵或战士,执行线路警戒任务。
奇迹是勇敢者创造的。1970年4月24日,中国用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了172公斤重的东方红一号卫星。从此,宇宙高歌东方红。中国正式达成“两弹一星”的辉煌成就。
中国成为继苏、美、法、日后第五个能独立研制和发射卫星的国家。这是我国空间技术的一个良好开端,从此,中国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仰望星空。
中国的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至今仍在太空遨游,它是中国人抗击西方打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历史遗产,它是中国人凭硬本事拼出来的和平红利。
时至今日,中国火箭的发射次数连续两年位居世界第一,中国在轨的人造卫星连续六年位居世界第二。
航天科技开发的长征快递负责将航天器送上天;航天科工开发的东风快递负责将敌人送上天。
这就是中国力量!
4分别是在那年那月发射的?
神舟1号:1999年11月20日凌晨6点30分在酒泉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神舟2号:2001年1月10日1时0分3秒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神舟3号:2002年3月25日22时15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神舟4号:2002年12月30日0时40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
神舟十三号什么时候发射?
10月7号已运至发射场,大致在10月16号左右发射,停留183天
今天10月7号,根据中国载人航天办公室消息,神舟十三号船箭组合体,已经垂直转运至发射场了。
而我国火箭发射的一般规律是,提前一周左右运至发射场,所以按照时间推算,在16号左右发射。当然了,具体确切时间,只有到了临近发射的前一两天,才有可能得到具体!原因有几点:
1、出于安全保密的原则;
2、航天发射是大事,任何一点小的失误或者异常,都必须最严格对待,所以没有办法具体,还要结合当天的发射条件比如天气等等。
3、不公布也是不想给到航天团队太多的压力。
总之,我们作为老百姓,只要知道神舟十三号即将发射就好,真到发射的时候,准备收看。不添乱、不造谣,就是对于航天最大的支持!
至于这一次的航天乘务组人员,还没有公布,可以确定的是有三位航天员,其中包含一位女航天员!
到空间站执行为期183天的航天任务,也就是6个月,比第一次会长一倍。
执行的任务,和第一次差不太多,但是具体还是有所区别。
我国空间站预计在2022年完成建造,明年还需要再发射两个空间站舱段、两艘货运飞船、两艘载人飞船。
希望空间站能够顺利完成建设,也预祝神舟十三号能够成功发射和对接!
加油中国航天!
2021是神舟几号发射的?
2021年,神舟十二号,神舟十三号发射升空,将六名航天员送入太空,抵达我国的天宫号空间站。2021年6月17号,神舟十二号飞船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将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三名航天员送入天宫号,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将翟志刚,叶光富,王亚平三名航天员送入空间站。
中国首次发射的载人航天飞行器是什么?
中国首次发射的载人航天飞行器是神舟五号。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是“神舟”号系列飞船中的第五艘,是中国首次发射的载人航天飞行器。它于2003年10月15日9时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将航天员杨利伟及一面具有特殊意义的中国国旗送入太空,2003年10月16日6时23分返回。
神舟三号是2002年03月25日发射的,飞了7天,其轨道舱运行了180天。神舟四号是2002年12月30日发射的,飞行了7天。神舟六号是2005年10月12日发射的,飞行了5天,这次搭载了两名航天员,费俊龙和聂海胜。这实现了两人多天的太空飞行。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