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发布会模拟课现场
云南网讯 (记者 陈创业)3月22日14时,云南日报报业集团召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新闻发布会”。发布会的主持人、新闻发言人、第三方质询团、意见领袖、市民代表、受害人及媒体记者都是云南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编辑记者,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原来这是一堂舆情事件新闻发布会的模拟课。
记者承包发布会 互换角色既新奇还有启发性
模拟课堂学些啥?来自云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云南省舆情研究基地的杜忠锋、王男老师指出,通过对舆情事件新闻发布会进行现场模拟和全媒体团队报道演练,让每一位编辑记者都更好的了解感受一个舆情事件中不同立场不同身份人群的心理活动,寻求全媒体报道的新突破。
记者朱海扮演“副市长”
模拟课堂上,朱海西装革履,一副官场精英打扮,原来他要扮演的是某市副市长,是本场“新闻发布会”中的“高官”。朱海是云南日报国际中心的一名记者,因为工作原因参加过很多由政府召开的新闻发布会,然而这次从台下走到台上成为新闻发言人还是头一回。“以前觉得新闻发言人只是念念发言稿而已,原来当好发言人真不简单。我昨晚熬夜整理了今天模拟课上发言的背景材料,并且在找了很多视频来观摩学习。”
而来自云南日报报业集团旗下“就爱去旅游传媒”的编辑戴川则是扮演意见领袖,虽然在新闻采访中他经常和意见领袖打交道,但真正扮演起来还是有些难度。“做为质询团的一员,我的立场要从新闻记者的中立转到意见领袖一边去,这需要我竭尽所能地去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甚至做一些出格的行动,不然媒体记者就不会关注我。”从寻找新闻到制造新闻,戴川觉得此次模拟课既新奇有趣又很有启发性。
而另外两组扮演者的感受更加特别。他们的本职工作就是记者、编辑,而在模拟课中扮演的同样是全媒体采访团队,“本色出演”不是最容易吗?云南网新闻中心编辑毕芃扮演的角色是全媒体团队B组图文直播编辑,为了扮演好今天的角色,她从昨晚就开始做准备,“为了做好直播的编辑工作,我打算拿出和采访两会一样的态度。”而春城晚报微信公众号编辑徐申则认为,全媒体采访团队的成员抽调于集团的不同部门,大家之前都不太熟悉,此次的合作不仅加深了联系,还碰撞出许多火花,想出许多新创意。
角色互换 收获颇丰
成功的模拟课 教你舆情研判如何快又好
“此次模拟课堂教学非常成功”云南日报报业集团副总编辑朱毅认为成功体现在角色的模拟很到位,“问和答在之前是没有沟通过,但却进行得很顺利,我甚至会觉得仿佛置身于真正的新闻发布会现场”。朱毅说,另外,记者的提问做到了准确全面,很多问题非常犀利,引导性非常好。其三,在短短一两个小时内,全媒体报道作品能做到又快又好非常难得。“在全媒体融合发展的要求下,如何在快的要求下做得好,在好的前提下做到快,我们应该以这个目标来进行教学。”朱毅说。
云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云南省舆情研究基地杜忠锋教授在看完全程模拟后表示,设计这个课程的目的是想通过这样一次角色互换的模拟,让记者懂得换位思考,从而在实际的发布会采访时能与官员进行良性沟通。
杜忠锋教授评价这堂课非常成功,特别是产品制作给了他很大的震撼。他说,通过全媒体实战,有利于提高全媒体记者面对突发性舆情的快速制作能力和策划技能,舆情研判并不是仅仅对政府有用,对记者来说也很重要。有时候媒体报道经常出现反转,就是因为记者没有对新闻舆情事件有完整的研判,没有对原始资料作判断才导致出错,甚至还会在报道中带有倾向性和成见。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