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一旦选择了短浅的路径,就会先给未来的命运埋下伏笔。
人到中年再看姜淼淼和海藻的对峙才发现:
当时姜淼淼在咖啡厅羞辱海藻的那句话,才是海藻始终都不愿放手宋思明的真相。
隐形投资
姜淼淼和宋思明的这段婚姻,如果形容成一盘棋的话,那这盘棋,其实就已经下到了终局,已经到了该收网的时候了。
而无论是姜淼淼本人,还是整个姜家,都在这段关系里,托举了太多,也付出了太多,就好比投资股票一样,眼看在一片飘红的时候却选择抛售,任谁都不会甘心的。
就连姜淼淼本人都说:
好不容易种的西瓜,如果就这么轻易让别人收割了,那她才真是不甘心。
何况,在那个年代,相互帮扶才是大多数人的做法,是没有及时止损这一说法的。
原著中其实说的很清楚的一点是:
宋思明与姜淼淼的这段婚姻,一开始就是一段心照不宣的利益交换。
利用婚姻来进行绑定,利用血缘来进行利益循环,为整个家庭兜底,让家族壮大,正是当初整个姜家人对宋思明这个女婿投资。
事实上:
若非姜家没有一个走仕途的,姜淼淼的父亲也不会把所有的资源都砸在宋思明这个女婿的身上。
姜家当时扶持宋思明的心理就在于:
用不上的资源,倒不如用另一种形式延续下去。
可这个世界上,往往有着“大恩即大仇”的说法,往往这样改变个人命运的提携之恩,无以为报的时候,就只能恩将仇报了。
羞辱的背后
姜淼淼劝海藻离开,一是希望对方能够及时止损,不要把自己的人生全都寄托在一个男人的身上,毕竟她太过了解宋思明的德行了;另一方面,她自然也不愿意将自己种了多年好不容易要成熟的西瓜被别人摘取。
懂得投资的人在面对自身的利益被侵犯的时候,总是异常敏感的。
而在海藻这边,涉及尊严,哪怕是再脸皮厚的情况下,都多少会顾忌自己的脸面。
“郭小姐,你这么风华正茂,和他在一起,真的可惜了。”宋太保持着面部表情的微笑,“他是什么样的人,我比你清楚。他这一生,不说一句废话,不干一件错事。所有的人或事,都是他棋盘上的棋子。像我这样的,作为一颗棋子也就罢了。可你还年轻,你太可惜了。”
“呵呵。你不必遮掩了。他全都告诉我了。包括你们做了些什么,说了些什么。他需要你做他的门面,我也认可了。但有一点你要明白,他是不可能与你有结果的。他对你,不过是逢场作戏。他不会娶你,也不会给你任何承诺。他需要你当门面的时候,你就得在那杵着。他不需要你的时候,你就要适时告退。如果以后再有其他的门面什么的,你也别抱怨别生事。应该说的,我现在已经都跟你说明白了。你要想清楚。”
然而可悲的是:
姜淼淼刚开始以为海藻是这段关系中的受害者,但她始终都没有想到的是,有一天,这位受害者居然会变成加害者。
海藻被羞辱后,曾在海萍赶到后,靠在她的怀里痛哭。
可是:
海藻哭的原因,不是自己被羞辱了,而是她意识到自己在这段不正当的关系中,并没有得到太多,反倒如今背上了恶名。
也正是这一次在和姜淼淼的交锋中,海藻更加确定了自己想要什么。
如果说之前她还顾及什么社会的眼光,顾及作为人的尊严,那么,与姜淼淼这位宋太太的交锋,则彻底撕开了海藻内心欲望的遮羞布。
给的太多了
不得不承认的是:
海藻在和宋思明的这段不正当关系中,得到的实在是太多了。
若干年后再看《蜗居》,你会发现,其实这是一部充满了利益交换的写实录。
人选择走捷径的可怕之处在于:
一旦习惯了走捷径带来的好处,就会失去正常生活的心态,在这期间,不光是心态失衡,改变更多的,还是自身内驱力的消逝。
而姜淼淼在咖啡厅讽刺她的那段话,在尚且年轻的海藻看来,其实是一种挑衅。
海藻是聪明的,只是她的这种聪明,用在了走捷径上。
那些尚且年轻的女孩在年轻的时候,是不会明白过早地走上一条迷失的捷径,将要付出的代价是什么的。
这个世界上,从来都没有免费的午餐。
因为,你永远都不知道,为了利益选择走捷径,下一脚是光明的道路,还是泥泞的淤泥地。
海萍要比海藻更清醒的是:
作为早早步入社会的人,他们深谙“借势”的法则,懂得借力打力,而后依靠自身的能力继续向前探索,即便这让他们变得卑鄙。
但海藻却选择了早早地放弃了自己人生的可能性,将自己的未来寄托在一个男人身上。
而海藻的母亲,更是很早就看透了海藻真正依附宋思明的点在哪里:
权势和金钱。
真正让海藻着迷的,是极端压抑的物欲爆发后,宋思明借助权势获得的金钱和特权,带给她物质和生活上的丰足。
而海藻,则正是沉溺在走捷径所得来的快乐中,习惯了“摆烂,”习惯了利用青春去赌。
如果这些东西是凭借海藻的努力得来的,那海萍和母亲都不会有意见,可问题是,这些东西是海藻用身体和前途换来的。
而这些,将来有一天,她的依靠一旦失去:
如今所得到的短暂幸福,都是需要付出千百倍的代价去偿还的。
很冰冷,却也足够现实。
作者:温纾言,自由撰稿人,兼具浪漫主义与理性主义,专注女性成长与情感方面的写作。
热爱文字之美,卖字为生,相信有一天能成为更好的自己。#蜗居#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