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局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关于安徽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锚定建设农业强县目标,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聚焦粮食安全、高标准农田建设、和美乡村建设、“两茶一渔”特色产业等农业重点任务,确保农业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
一、2024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坚决守好耕地保护红线和粮食安全底线。一是抓好粮油生产。全县夏粮(小麦)实收面积33.8万亩,总产11.492万吨;油菜实收面积27.82万亩,总产4.423万吨。二是抓好“菜篮子”供应。全县蔬菜(复种)面积9.25万亩、产量11.745万吨;预计6月底生猪存栏20.49万头、出栏31.36万头,能繁母猪存栏3.06万头,全年肉类总产4.57万吨、水产品总产3.77万吨、蛋类总产1.36万吨。三是抓好设施农业现代化提升。拟确定7个申报建设主体为2024年农机“三中心”建设主体,目前正在建设。发展黑斑蛙、牛蛙、甲鱼、黄鳝等设施渔业基地2053亩,完成1500亩养殖池塘标准化改造。四是抓好高标准农田建设。2023年高标准农田建设3.5万亩,目前已基本完工,正在编制完工结算、组织县级验收。2024年高标准农田建设3万亩,目前已完成项目库建设和实地考察等前期工作及任务布点,正在进行设计招标;2万亩特别国债项目已经由县发改委完成审批。五是抓好农资和农产品监管。截至目前,共检查农资经营门店(企业)310家次、种养殖企业(专业合作社)260家次;开展各类农资产品抽检22份、农产品抽检115份、胶体金快检47批次、绿色食品到期续展现场检测6家11份。我县乡园禽业贸易有限公司被确认为“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良好追溯监测点”,系安庆市唯一。六是抓好宅基地管理。截至目前,全县农村宅基地新建申请80宗,审批80宗;翻建申请303宗,审批109宗,翻建无需审批194宗;已完成农民建房违法图斑整改6宗,督促乡镇依法拆除农民乱占土地建房5起。
(二)着力推进农业产业发展。一是抓好农业产业园建设。洲头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提档升级,千岭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已完成整体规划评审,二郎、汇口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达标。二是抓好“两茶一渔”等特色产业发展。截至目前,春茶种植面积3.72万亩、生产干毛茶645吨、产值2.32亿元;新增稻虾综合种养面积4万亩,小龙虾增产3000吨以上。宿松县获评“2023年度安徽省农业特色产业10强县”。三是抓好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新增家庭农场8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6家,目前在业经营的家庭农场184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227家;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3家、国家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四是抓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截至4月,全县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共92家、规上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17.65亿元;新增“双招双引”项目26个、总投资25.166亿元。五是抓好品牌建设升级。目前正在组织3家企业申报“皖美农品”产品品牌,预计月底完成申报工作。完成优质农产品(三品一标)新申报论证产品3个,16个新论证产品正在审核。“宿松香芽”被评为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区域品牌。
(三)接续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一是抓好精品示范村建设。柳坪乡邱山村、北浴乡罗汉山村、洲头乡金坝村、千岭乡毛坝村先后入选省级精品示范村建设名单,共谋划项目89个、计划总投资19523万元,目前正有序推进。二是抓好和美乡村中心村建设。对全县2023年度11个省市中心村建设情况开展联合督查3轮,印发专题通报2期。截至目前,全县11个省市2023年度中心村工程进度达95%,成功申报2024年度省级中心村10个,千岭乡毛坝行政村毛坝中心村荣获安庆市2021-2022年度“十佳”中心村称号。三是抓好美丽宜居自然村庄建设。计划实施美丽宜居自然村庄建设132个,目前第一批34个美丽宜居自然村庄建设点已完成乡镇自验,近期县级将组织实地评估。四是抓好农村改厕。今年分片区召开现场业务培训会4次,已完成改厕1499户、完成率35.5%。我县改厕模式入选安徽省典型模式名单,系安庆市唯一。五是抓好秸秆和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预计全年秸秆产生量50万吨、综合利用量46.78万吨、综合利用率约94.21%,目前已利用25.6万吨。全县各类畜禽规模养殖场193家,其中规模养猪场64家,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达90.4%。主要农作物农药化肥使用量实现负增长,化肥、农药利用率达42.5%,农药包装废弃物、废弃农膜回收率达83%、84%。
(四)大力促进农村改革。一是抓好农村“三变”改革。继续在汇口镇团结村、洲头乡小瓜村、佐坝乡振昌村、九姑乡新安村等4个村开展农村“三变”改革,预计6月底完成55个村集体经济组织现场审计。二是抓好“强村公司”试点。确定汇口、柳坪、九姑3个乡镇为首批推进强村公司试点乡镇,汇口、下仓、柳坪、九姑4个乡镇抱团发展项目为2024年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目前正在稳步推进。三是抓好长江“十年禁渔”和大湖保护。今年以来,查办禁捕水域违法违规案件7起7人,结案4起,处罚款15600元,清理网具24套;办理非法捕捞案件3起,移送公安2起,扣押“三无”船只2条,清理非法捕捞网具32条,扣押鱼竿26根。
(五)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一是抓好防返贫监测。组织教育、医保、民政、住建等14家行业部门筛选比对预警信息6批次8196条,今年新增监测对象4户14人,目前系统中共有监测户1052户3806人。二是抓好乡村振兴衔接资金项目。截至目前,第一批资金支出3891.55万元,支出率15.11%。针对下达的第二批财政衔接资金1720万元,正会同县财政局开展资金匹配工作。三是抓好就业产业帮扶。截至5月底,全县脱贫人口就业人数达到6.1198万人,完成目标任务109.4%。共开发公益性岗位1869个,其中光伏扶贫公益性岗位420个。四是抓好帮扶落实。省、市、县直机关事业单位定点帮扶我县72个村,共派出72支驻村工作队,选派帮扶干部216人。一季度直接投入帮扶资金309.93万,帮助引进各类资金1771.2万;实施帮助引进项目64个;鸠江区继续安排帮扶资金1540万,同比增加10万。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一产产业链条延伸不够。大多农业经营主体规模小、层次低,产业链还处在农产品生产和粗加工等初级阶段,精深加工、冷链储存运输和副产品研发销售等下游产业发展滞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数量少,布局散,集群效应不明显,带动和协同市场主体能力不强,效益不高。
二是和美乡村品质有待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仍需持久发力,部分地区“干部干、群众看”现象依然存在,激发群众参与整治的积极性主动性还不够。农村改厕、省级中心村均不同程度存在“重建轻管、只建不管”问题,尤其是少数中心村卫生问题反弹,长效管护机制运行不畅,责任分工不明,部分基础公共服务设施维修难问题仍然存在。
三、下半年工作安排
(一)狠抓农业生产。一是确保粮油任务落地。今年市下达我县粮食种植面积为116.75万亩、产量41.81万吨,油料作物面积36.65万亩,大豆面积13.339万亩,均已制定指导性计划将任务分解到乡镇(村)。截至目前,已完成再生稻播种面积8.54万亩,超额完成8.5万亩任务。同时把提单产作为增加粮油产量的重要途径,深入实施单产提升尤其是大豆单产提升行动。二是推动特色经济作物提质增效。加强果、蔬、茶、中药材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进一步推进有机肥绿色替代工作,确保全年特色经济作物各项生产指标完成。三是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2024年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3万亩,设计开标后将组织设计单位现场推进,力争7月上旬完成初步设计,中旬完成县级评审和修改工作,8月底前完成县级评审和上级批复工作,9月挂网招标,10月底开工建设。
(二)狠抓产业振兴。一是壮大优势特色产业。实施“秸秆变肉”暨肉牛振兴计划,支持河塌、长铺、佐坝等乡镇发展肉牛规模化特色化养殖,力争肉牛饲养量达3.45万头、出栏1.495万头。强力推进“两茶一渔”等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拟制定出台《宿松县发展现代农业奖励补助政策》。二是做强绿色食品产业。深化十大绿色食品产业全产业链建设行动,总产值达189.06亿元。新建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2个、争创“皖美农品”产品品牌2个以上、新认证“两品一标”农产品10个以上。深化农产品加工业跨越提升行动,拓展精深加工链条,新增产值超亿元龙头企业2家,力争引进头部企业1家。三是一体化推进农业园区和集群建设。积极推进三圩联圩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支持洲头、千岭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提档升级。深化垦地合作,依托华阳河农场农业社会化服务平台,强化复兴、洲头、汇口等地与华阳河农场合作,联合争创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依托建设新发地农产品交易市场,配合打造省际毗邻地区农产品集散中心。
(三)狠抓和美乡村建设。一是扎实推进精品示范村建设。认真做好第一批邱山村、罗汉山村和第二批金坝村、毛坝村精品示范村建设,同时全域谋划后续精品示范村申报工作。二是加快推进中心村建设。加快推进2023年度、2024年度中心村建设,确保高质量通过省、市验收,圆满完成年度目标任务。三是纵深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高质量完成4200户年度新建改厕任务,常态化开展厕所问题摸排整改和“和美松兹”村庄清洁日活动,确保村庄清洁行动取得实效。
(四)狠抓绿色发展。一是坚定不移做好长江“十年禁渔”。持续完善禁捕水域“警格+网格”管理运营工作机制,强化网格化管理和信息化值守;加大对非法捕捞的打击力度,织密跨境、跨部门执法联动“监管网”;紧盯重点区域、重点人群,常态化开展宣传活动,持续做好退捕渔民生计保障工作。二是坚定不移做好农业生态环保工作。扎实推进农药减量增效,农作物秸秆、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分别达94%、90%,农膜、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率分别达84%、83%。聚焦畜禽养殖粪污消纳、农业季节性污染等重点领域,早发现、早安排、早解决,确保不发生影响恶劣的农业生态环境问题。做好环保督查组交办的涉农环保工作。
(五)狠抓农村改革。一是稳妥推进农村土地二轮延包。抓紧完善县级实施方案,申请2024年二轮延包试点乡镇(千岭乡)工作经费,经县委常委会审议通过后,按照相关流程进行招投标,选定第三方服务机构开展二轮延包整乡试点工作。二是深入实施“百千万”提升工程。确保经营收益50万元以上的集体经济强村超过30%。持续推进抱团型强村公司建设试点工作;完成31个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审计。三是深入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升行动。确保家庭农场超过1900个,农民合作社稳定在1200个以上,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组织达到430个。
(六)狠抓脱贫攻坚成果衔接。一是强化防贫监测。重点关注“三保障一安全”情况,对突发严重困难户等监测户,切实做到应纳尽纳、应纳快纳,应帮尽帮。落实好分类帮扶要求,集中精力和资金精准帮扶困难群体。二是优化项目管理。配合相关部门尽快完成2024年中央、省、市衔接资金匹配工作。继续支持督促乡镇(街道)、项目主管部门做好2024年衔接资金项目竣工验收和绩效评价工作。有序开展2025年衔接资金项目谋划申报工作,建成2025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项目库。三是加强产业帮扶。指导督促人居环境整治项目实施单位,加快项目推进进度,确保6月底达到省市有关财政衔接资金50%的支付进度。充分发挥好光伏电站、小额信贷、“宜业工坊”、公益性岗位等载体作用,推动脱贫人口持续增收。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