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德化县人民法院聚焦“美”“人”“山”“水”,在服务中心大局、加强队伍建设、守护公平正义、落实为民举措等方面精准发力,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以高质量司法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瓷都向“美” 法治护航
陶瓷产业的创新发展,离不开知识产权的保护。近年来,德化县人民法院协同县委宣传部、市监局等部门总结“五位一体、多元共治”县域知识产权保护“德化经验” ,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不断提升,企业创新意识不断增强。
↑调解涉知识产权纠纷
今年1月,德化县人民法院充分发挥“1个月”简易程序审理机制的优势,仅用7天审结了一起知识产权纠纷。
去年5月,获最高院批准跨区域管辖安溪、永春、德化知产案件,在案件量激增的情况下,加强纠纷全链条化解,探索“示范裁判+诉源治理”机制,调撤率达87.34%。同时深入企业开展诉讼辅导,为 “冰墩墩”“世界杯”“兔宝”等送上法治大礼包,增强企业法治意识。
↑生态司法保护全域网
德化名在白瓷、美在山水。为守护瓷都绿水青山,德化县人民法院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积极联动林业、生态等部门,建立涉山、水、林、生物等司法服务站6个,构建生态司法保护全域网。创新“禁火令”“巡山令”等方式,运用生态司法保护教育基地督促落实异地补植复绿630株。
此外,为助推文旅产业发展,德化县人民法院还联合在屈斗宫打造全市首个文旅产业及世遗保护司法示范基地,并设立首批3个协同保护联络点。成立旅游巡回法庭,靠前妥善处置旅游纠纷17件,及时发出司法建议,促进旅游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立足于“人” 活力迸发
“‘五色’司法,护航瓷都;大道之行,壮阔无垠……”在全市机关特色党建项目的决赛现场,德化县人民法院青年干警情感饱满地进行演说。最终,该院党建特色项目院史首次荣获三等奖。
↑2022年度机关特色党建项目评展决赛
坚持党建引领,激发队伍活力。举办专题研学班,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展“两个确立”主题教育。探索党建三级联创,参与西北五镇党建联盟,坚持每月开展主题党日活动,队伍精气神提振向上,迎难奋进意识明显提升。
↑在党团活动中心开展元宵节活动
群团工作同样缤纷多彩、有声有色。打造“瓷都法苑”,全年开展读书分享、文化沙龙、观摩数字峰会等活动42场次,开设职工子女暑期班,邀请退休老干部重返法院,组织青年干警素质拓展……一次次的精品活动后,队伍活力不断迸发。
执法如“山” 公正司法
今年1月,70名工人来到德化县人民法院要求追讨欠薪。受理强制执行申请后,执行局相关负责人第一时间查明、冻结该公司的财产和资金,并与公司负责人详细沟通。最终该公司负责人及时支付了工资款53万元,70 名工人也答应继续在该公司打工。
据统计,该院2022年执结4666件,到位90146.24万元,追讨欠薪442.04万元,拍卖成交1.37亿元。
↑开展千名执行干警进千企
执法如山还体现在刑事审判方面。2022年,德化县人民法院持续推进扫黑除恶常态化,严惩故意伤害、抢劫等严重暴力犯罪41人,依法打击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电信网络诈骗等犯罪案件15件15人,开展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从严判处侵害涉少权益犯罪案件,全年刑事案件收案数同比下降19.82%,有力巩固平安创建成果,助推德化获评省平安建设示范县。
↑开展防范养老诈骗专题宣传
柔情似“水” 司法为民
去年3月,泉州市中院、市妇联在德化县人民法院设立全省首个两级联动家庭教育协同促进基地,依托该平台,该院在依法审理家事案件的同时,积极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活动27场次,家事案件调撤率达74.11%。
德化县人民法院还牵头县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工作,积极参与网格治理“一张网”建设,诉前成功调解纠纷2214件。同时将柔性司法、调解优先的理念贯穿办案全过程,全年调解撤诉2597件,调撤率54.39%,为全市法院最高。
↑法官在调解纠纷
主动融入“党建+”邻里中心,参与矛盾纠纷化解上涌分中心建设,并在当地开展“无讼村居”试点活动,去年全镇5个村实现了全年无讼。同时,以巡回审判、就地办案、板凳课堂等方式开展普法活动44场,让法治宣传更接地气。
来源:泉州市德化县人民法院 福建法治报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