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身上的细软尾毛,经过匠人之手变成一把把精美的化妆刷,让河南一个小县城与国际美妆巨头建立了紧密联系,年产值高达130亿元。
上世纪70年代,鹿邑一位村办教师偶然发现老家人人弃置的羊毛居然能高价卖出,从此开启了鹿邑的尾毛加工产业。从最初的制笔羊毛加工,逐步发展到为国际品牌代工化妆刷。
如今,鹿邑县已成为“中国化妆刷之城”,占据了全国50%的化妆刷市场份额。这里聚集了近150家化妆刷企业,每年生产中高档化妆刷1.5亿套,产品远销欧美、日韩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
01 老子故里,与美妆的奇妙结缘
鹿邑位于河南省东部,是豫皖两省交界处的一个县城。这里是伟大思想家老子的故乡,拥有“老子故里、道家之源、道教祖庭、李姓之根”等多张文化名片。
历史上有三位皇帝亲自给鹿邑改过名:唐高宗改为“真源”,武则天改为“仙源”,宋真宗又改叫“卫真”。不过,“鹿邑”这个名字,最终流传了下来。
谁能想到,这个与中国古代哲学有着深厚渊源的地方,如今却与全球美妆产业紧密相连,成为国际美妆品牌的化妆刷生产基地。
02 从废品到宝贝,羊毛的意外发现
鹿邑化妆刷产业的故事始于上世纪70年代。当时,鹿邑几乎家家养羊,牛羊养殖是农民主要收入来源。
一位叫谢国银的村办教师去天津走亲戚,偶然发现:老家被当成废品的羊毛,居然能高价卖给尾毛厂。他如获至宝,回村就开始做尾毛生意:收羊毛,卖给外地的尾毛厂。
没多久,他开了鹿邑第一家尾毛加工厂,还请来天津师傅做技术指导。收来的尾毛经过清洗、蒸活、梳理等粗加工,做成直径10多厘米的“把毛”。
一开始主要做笔刷,后来扩展到化妆刷,慢慢发展出几十个品种,还通过外贸公司卖到日韩。
03 尾毛加工,从小作坊到大产业
起初,大家拉板车就近收羊毛;后来买了自行车,跑遍全县屠宰厂、皮革厂。十里八村的乡亲也纷纷加入,学技术、打工赚钱。
八十年代,一批懂尾毛加工的农民开始自己创业,在院子里开起加工作坊。手工尾毛加工在张店乡遍地开花。
到九十年代,鹿邑在全国尾毛原料市场已经小有名气。中韩建交后,它顺利成为日韩企业的代工选择。
也就在这时,鹿邑人偶然接触到了化妆刷这个新行业。其实当时中国还没有化妆刷产业,改革开放后,日韩化妆刷企业开始在深圳、天津设厂。
很多鹿邑人去深圳打工,集中在观澜镇——在那儿的化妆刷行业里,几乎人人都讲鹿邑话。
04 金融危机与转型契机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很多依赖外贸订单的鹿邑尾毛企业倒闭,行业一时停滞。像九十年代下海潮一样,很多人又涌向深圳观澜。
这批人在观澜形成“鹿邑帮”,继续做化妆刷。而留在本地的企业,则被迫转型——从尾毛加工转向化妆刷制造。
转机发生在2015年,鹿邑县政府推出“引凤还巢”政策,鼓励在外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很多在深圳打拼的鹿邑人,把技术带回了家乡。
其实早在“十三五”前,鹿邑县政府去长三角、珠三角调研,发现鹿邑人在外地已经建立了成熟的上游生产链,而家乡又有40年的下游加工基础。
他们遂立刻启动“凤还巢”政策,呼吁老乡回家创业。也正好那时,深圳开始产业升级,不少鹿邑人决定回乡发展。
中国的“化妆刷之乡”就在这一年真正诞生。
05 产业集聚,打造完整产业链
鹿邑政府开始建产业集聚区,投钱、投地、建质检中心,制定省级标准,让产业有标可循,也帮企业省下实验室和检测成本。
并继续推进“凤还巢”,吸引8000多名鹿邑籍企业家和个体户回乡创业。他们带回了先进的生产经验和国际资源。
从2017年成为全国双创示范基地以来,鹿邑探索出一条“输出打工者,引回创业者,带动就业者”的路子。
实现从“筑巢引凤”到“群凤还巢”再到“凤舞九天”的转变。政策支持、财税优惠、营商环境改革、金融服务优化……鹿邑一步步把返乡创业做成标杆。
如今在鹿邑的化妆刷产业园里,产业链非常完整:尾毛、口管、铝皮、木柄、拉丝、箱包……一应俱全。河南省化妆刷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也设在这里。
06 从代工到自主品牌
做代工利润薄,一支刷子贴个标,价格就能翻几倍甚至十几倍。鹿邑人意识到,要想长远发展,必须做自己的品牌。
如今鹿邑已创建“初茵”“蔻莲娜”“惠姿蔓”“蓝魅儿”等63个自主品牌,推出14大类100多种新产品。
产品远销欧美、日韩、中东等地,质量和标准都不输一线大牌。
除了从深圳回来的大老板带来技术,本地一批靠尾毛加工起家的企业也在转型做成品。尾毛集团在村里设加工点,农民不出村就能干活挣钱,乡村加工点成了“扶贫车间”。
以前企业在深圳,原料和农民之间还隔着中间商。现在环节精简,企业能把更多利润直接反馈给农民。
07 百亿产值,带动就业致富
鹿邑的化妆刷产业如今已占全国50%的市场份额。有150多家相关企业、1000多个经营主体,年产值接近130亿元,带动就业超过3万人。
年产中高档刷具1.5亿套,出口额近3亿美元。香奈儿、雅诗兰黛、欧莱雅、宝洁等国际品牌的刷子,都是在鹿邑生产、贴标,再发往全球。
以正一产业、中俊实业、富鸿达、大新化妆等企业为龙头,鹿邑打造了百亿级的美妆产业集群,尾毛出口占全国80%以上。
2022年3月,鹿邑更是从“中国化妆刷之乡”升级为“中国化妆刷之城”。
靠尾毛加工,张店人最早富起来。别人还住土房,他们先盖平房;别人盖平房,他们已建起小洋楼。以前普通的宋坑村,如今靠尾毛,全村年产值超过2亿元。
08 未来展望,超越化妆刷
现在的鹿邑,不光做化妆刷,还生产美妆蛋、假睫毛等配套产品。鹿邑已成为中国化妆刷行业的标准制定者。
2017年,鹿邑制定的“化妆刷”河南省地方标准发布,这个标准成了填补国内同类产品标准的空白。
除了化妆刷产业,鹿邑还发展了其他产业。这里是河南省十个棉纺织工业重点县之一,每年可生产6500万件羊毛衫。
诞生了广仁、溢丰等一批纺织服装头部企业。鹿邑还全产业链引进制鞋企业,每年生产成品鞋3500万双,年销售额达到40亿元。
在澄明食品工业园,鹿邑通过招商等措施,已经形成了年产值超过150亿元的食品工业产业链。
---
鹿邑化妆刷产业带动就业超过3万人,不少村民在家门口成为产业工人。过去只能卖几毛钱的羊毛,如今经过精深加工,变成高端化妆刷,价值翻了几十倍。
鹿邑人没有满足于代工生产,他们创建了63个自主品牌,获得90多项专利,从被动接单转向主动创新。
一把小小的化妆刷,刷出了百亿产业,也刷亮了乡村振兴的道路。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