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共22.jpg
车辆发生小刮擦,原本可以通过保险理赔解决,然而,一些不法分子却借此机会,动起了“歪脑筋”,伪造事故现场、虚增维修项目、抬高维修费用,试图从保险公司快速理赔机制中捞取不义之财。近日,海口市公安局龙华分局成功打掉一个以“撞车”为手段的骗保诈骗团伙,涉案人员多达6人,骗保案件竟高达102起,涉案金额更是触目惊心——37万余元!
【警方披露:骗保团伙如何“瞒天过海”】
据海口市公安局龙华分局刑警大队民警张学志介绍,这个以李某俊为首的犯罪团伙,利用“道具车”在海口、万宁等地精心策划了一系列人为制造的交通事故,其目的只有一个——骗取保险赔偿金。他们的作案手法极其狡猾,不仅选择在深夜、人烟稀少之处下手,还巧妙地利用了保险公司快速理赔无需现场勘查的政策漏洞,屡屡得逞。
那么,他们究竟是如何做到“瞒天过海”的呢?
第一步:精心挑选“作案工具”
李某俊等人拥有的“道具车”,成为了他们实施骗保计划的重要工具。这些车辆或是他们自己所有,或是通过亲友、员工提供,甚至不惜以免费修车为诱饵,利用不知情客户的车辆进行伪造事故。一旦选定“作案工具”,他们就开始策划下一步行动。
第二步:伪造事故现场
为了确保伪造事故现场的真实性和隐蔽性,该团伙通常选择在深夜时段,寻找人流、车流稀少且无监控覆盖的偏僻路段进行作案。他们采用单车撞击固定物(如树木、路边柱子等)或利用团伙内多辆车互相碰撞的方式,制造出看似真实的交通事故现场。
第三步:扩大损坏面积,增加维修费用
伪造事故现场后,他们还会故意扩大车辆损坏面积,使得维修费用大幅攀升。在某些情况下,当团伙内一辆车已有刮蹭,另一辆无损伤的车辆会根据前者的情况调整损坏程度,再进行轻微碰撞,以进一步“优化”骗保效果。
第四步:自家修理厂“一条龙服务”
李某俊经营的汽车维修厂,成为了骗保链条中的关键一环。他们将伪造事故后的车辆送至自家修理厂进行维修,这样既便于操控维修成本,又能掩盖人为制造事故的痕迹。通过虚增维修项目、抬高维修费用,甚至出现“一车多修”的情况,团伙成员轻松将保险理赔金收入囊中。
第五步:利用快速理赔通道,规避审查
由于李某俊从事汽车维修行业多年,对理赔流程和标准了如指掌。他深知,对于1万元以下的保险理赔,保险公司往往采取快速理赔方式,只需车主提供事故照片、身份证、行驶证等信息即可完成赔付,无需工作人员到现场查勘。于是,他们便利用这一便捷途径,快速、频繁地骗取保险金。
【警方雷霆出击,骗保团伙终落网】
今年7月初,海口某保险公司负责人张先生(化姓)向警方报案,称怀疑有团伙故意骗取其公司交通事故保险金。随后,又有其他保险公司相继报警,均指向同一伙人。警方敏锐察觉到案件的严重性,立即展开立案侦查。
经过近两个月的深入摸排,警方掌握了大量确凿证据,锁定了李某俊、李某秀、文某、李某宁、李某丰、曾某桦等6名犯罪嫌疑人的身份。8月30日,海口市公安局龙华分局犯罪侦查大队果断出击,将该团伙一网打尽。
经审讯,李某俊等人对其利用“撞车”手段疯狂骗保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据初步统计,自2015年至2021年期间,该团伙累计实施骗保诈骗102起,涉案金额高达37万余元。目前,6名犯罪嫌疑人均已被警方依法刑事拘留,相关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结语:骗保行为害人害己,切勿以身试法】
此案的破获,再次警示公众及保险行业,骗保行为不仅严重扰乱市场秩序,损害保险公司的合法权益,更可能推高保险费率,间接侵害广大诚信投保人的利益。同时,对于那些妄图通过非法手段获取不义之财的不法分子,法律的严惩绝不会缺席。
在此,警方提醒广大车主,务必依法依规使用保险服务,切勿听信他人唆使参与骗保活动。如发现身边存在类似骗保行为,应及时向公安机关举报,共同维护公平公正的保险市场环境。而对于保险公司而言,也应进一步完善风险防控体系,提升对骗保行为的识别能力,从源头上遏制此类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