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部分经济发展迅猛,产业基础厚实。潮州区域经济特点鲜明,比较优势突出,部分工业基础厚实,具备相当的规模,产业配套能力强。已形成了以陶瓷、服装、食品、电子、五金不锈钢、婚纱晚礼服 印刷包装、皮塑制鞋 为支柱产业的特色工业体系,特色经济、县域经济、民营经济、港口经济和文化经济发展势头强劲。
初步核算,2014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850.2亿元,增长8.2%,增速比全省高0.4个百分点。各季度GDP累计增速分别为7.5%、7.8%、7.8%和8.2%,呈逐季上升趋势。三次产业增加值分别为58.5亿元、479.9亿元和311.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9%、9.5%和7.1%。三次产业比例关系为6.9:56.4:36.7。人均生产总值31302元,比上年增长7.8%。工业是支撑全市经济发展的主动力,实现增加值452.5亿元,增长9.3%,对GDP增长的贡献率高达65.7%,第三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31.4%。在第三产业中,批发和零售业增长6.8%,住宿餐饮业增长5.8%,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4.9%,金融业增长11%,房地产业增长4.3%。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1.5%,涨幅比全省低0.8个百分点。八大类消费品价格六升一平一降,食品价格是物价上涨最大推手,同比上涨3%,推动CPI同比上涨1.15个百分点。烟酒类上涨0.4%,衣着类上涨0.1%,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价格上涨1.1%,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上涨2.4%,居住类价格上涨0.5%,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价格保平,交通和通讯类价格下降0.8%。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为100.7%,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为100%。
全年新增城镇就业2.5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0.4万人,组织劳动力技能培训1.3万人,转移就业2.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47%以内。
2014年,全市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1.3亿元,增长11.3%,其中,税收收入31.3亿元,增长8.3%,归入地方库的国税收入11.3亿元,下降1.6%,归入地方库的地税收入21.7亿元,增长13%。四大税种中,增值税25%部分收入增长0.4%,个人所得税增长8.7%;企业所得税和营业税分别下降1.3%和2.7%。全市各项税收收入91.4亿元,增长3.7%。国税国内税收收入50.2亿元,下降2%,其中,工业增值税31.8亿元,下降4.7%;地税税收总收入35.3亿元,增长15.6%。
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经济总量偏小,产业结构不优,财政实力较弱,改善民生压力较大;土地、资金、人才、资源环境等要素制约突出,大气环境质量有待改善,节能减排任重道远。
2017年,潮汕市实现生产总值1090亿元,增长5.5%;人均生产总值4.1万元,增长4.8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7.4亿元,增长6.2%;各项税收总收入100.9亿元,增长5.3%;固定资产投资424.8亿元,增长3.4%;外贸进出口总额211.9亿元,增长0.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87.6亿元,增长8.8%;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9%;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控制在3%以内。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