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八年级的同学而言,《中国历史》第四册是新学期的重要学习内容。
第四册的学习方法与之前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有相同的学习方法和原则,比如要从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不同领域来分清楚新中国在不同方面取得的建设成就。
同时,第四册也有不同于前三册的学习方法和思路,比如按照纵向时间分期,这在第四册的学习中尤其重要。
徐老师为八年级新生梳理整个第四册的知识脉络体系和结构框架,帮助同学们厘清学习思路和方法,快速找到答案在教材中的位置(结构图中的 “标红页码”很有帮助哦!)
我们将第四册概括成:一条主线;三个阶段;一个理论;八大领域。
1、一条主线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贯穿第四册的一条重要线索
2、三个阶段
对应教材: 第四册第1-9课
3、一个理论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飞跃,这个理论也经历四个发展阶段(对应教材: 第四册第10-11课)
4、八大领域
政治领域(融入前11课)、经济领域( 第12课)、民族团结( 第12课)、祖国统一( 第13-14课)、国防建设( 第15课)、外交舞台( 第16-17课)、科技文化( 第18课)、社会生活( 第19课)8个领域取得伟大的成就
经过我们概括的 “一条主线;三个阶段;一个理论;八大领域”构成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是不是让我们对第四册一目了然?这几张结构图也是我们掌握第四册关键重点和学习方法的关键!下面让我们用一道模拟题练练手吧,本题关键是找到对应的9个领域,同时注意第(6)问,将已有的国家统一、外交、科技领域的成就排除,可以从政治、经济、民族、社会生活方面选.
1、(黄浦2022一模/二)共和国的成长(10分)
创刊于1948年的《人民日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成为我国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
(4)为了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发展历程,同学们搜集了《人民日报》的影印件。请你将以上《人民日报》头版报道进行归类。(4分)
(5)在整理报刊时,同学们发现了三张不同年份但同一天的号外。为了向英雄们致敬,同学们布置了以下展板。请你将展板上的年份补充完整,并写出该事件的历史意义。(3分)
意义:__________________
(6)请你再确定一个视角,补充一则文献史料来体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发展,并说明理由。(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归类(4分)统一大业:C;外交成就:B;科技成就:DF
(5)年份(1分):1964年
意义(2分):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打破了当时有核大国的核垄断,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6)本题有一定的开放性,其他答案符合逻辑即可得分(3分)
(视角1分;能体现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的文献史料1分;说明理由1分)
例如:政治制度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又如:经济方面,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把社会主义革命制度与市场经济体制结合起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现代化建设有巨大推动作用,使我国的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