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景和我的桥
左手戎马文,右手走心字,一个文字爱好者工作之余的纯原创出品,每周一文,期待用文字捂暖岁月
01
这个清明,注定是个“不一样”的清明。
因为一场疫情,春节不能走亲串友,元宵不能赏灯看花,清明,也不能再回乡扫墓了。
各地纷纷出台管控措施,或暂停,或预约,或倡导“云祭扫”。疫情尚未结束,切切大意不得啊。
千里之外,春山如黛,万物复苏。
我们,却注定无法回到故乡,无法上到祖墓前,敬一炷香、鞠几个躬、说一番话。
然而,不能回乡扫墓,不代表不过清明。
这个清明,甚至比以往所有清明,让我们更加懂得生命的真谛,更加心清景明。
心中亦可过清明。
因为一场疫情,我们都上了一堂“生命公开课”,更加敬畏生命、感恩生命、珍惜生命!
02
敬畏生命,源于强大时的自知。
清明时节,大地生机勃勃,万物生长,吐故纳新,生命是强大的。
但当你静立于祖先的坟茔前,你会感知,即便是地球上最强大的生命,终究也逃不过化作一抔黄土的宿命。
万物如四季,生老病死,起落自然,最后尘归尘、土归土。
当我们慎终追远、缅怀先祖,最直接的物质联系,就是血脉里一小段可复制的遗传物质。
我们敬畏这一小段物质创造的伟大奇迹,对生命的传承、血脉的延续感到庆幸和自豪。
而事实上,新冠病毒,也不过是一浅层蛋白质外壳,裹着一小段遗传物质罢了。
它不过是地球上最原始的生命,简单得连细胞结构也没有。肉眼想要看到,得放大1000倍。
但,就是它,对地球上最复杂的生命,构成了的威胁!
不过旬月,已感染66万人,夺去3万人的生命。毫无疑问,这是一场人类的大灾难。
父亲突然失去了女儿,孩子突然没有了妈妈,妻子突然永别了丈夫,有的一家四口,不过十数天,竟相继撒手人寰。
明天和意外,哪一个先来?
人类和病毒,谁更加强大?
或许,苏格拉底那句名言才能作答: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一无所知。
因为“一无所知”,我们更加深刻认识到人类的弱小、生命的脆弱。
一夜之间,我们闭门守户、戴上口罩、拒绝野味。
我们,从未像此刻这般清醒、认真,变得如此敬畏生命、敬畏自然。
当清明遇上疫情,我们更加懂得,只有敬畏,才能生存,才能延续。
03
感恩生命,源于苦难中的温暖。
人类文明史,是一部苦难史,“生命的意义就在苦难本身”。
不管是一个国家,一个家族,甚至一个个体,都必有其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过往。
在那些泛黄的史册族谱里,是善良、勤劳、勇敢、坚毅的人,撑住了人类(家族)的繁衍不息。
因为苦难,所以温暖。
小时候,爷爷每逢清明带我扫墓,总会细细讲述祖辈的陈年往事——如何来到这个山村,如何遭遇乱世如麻,如何遍尝人世苦楚,如何艰辛创业起家,如何不幸离开人世。
年年讲、年年复,一遍一遍,永不厌烦。
再加上祖父辈们艰难谋生的岁月,悉心抚育我们长大的温暖,在我们脑海里,构成了一个家族苦难却温暖的记忆链条。
这样的清明扫墓,让我们满怀对先祖的感恩,即便在异乡的夜深阑梦里,亦能生出最孤独时前行的勇气。
而今春,这场14亿中国人足不出户的全民战疫,更是上了一堂“感恩课”。
大灾大难,大江大河。
无数逆行者,不计报酬、不计生死,“冒着炮火”前进,奋勇战斗在抗疫一线。
仅赴湖北武汉的医务人员,就有4万多名。他(她)们,是这个国家最勇敢的人。
他(她)们,呵护的是中华民族的命运,是14亿鲜活的生命。
因为疫情,我们从未像此刻这样不安和惊恐;因为他(她)们,我们从未像此刻这样温暖和自豪。
一个朋友说,这两个月,是她流泪最多的一段日子。
看到84岁的钟南山坐餐车奔赴武汉,看到西华和鲁大医疗队在机场的隔空喊话,看到医护人员伤痕累累的面容,看到方舱医院的“广场舞”,看到武汉小区唱起《歌唱祖国》的场景,总忍不住泪流满面。
我想,这行行热泪,正是对生命的感恩,对善行的致敬,对温暖的共鸣!
04
珍惜生命,源于万物里的唯一。
清明的山上,每一座墓碑,都刻着不同的名字,站在不同的后辈。
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每个人的角色都独一无二。
生而为人,当珍惜生命、珍重自己、珍视家人。
在历史的长河里,在浩瀚的宇宙中,人,不过一粒灰尘。但你,之于你的家庭,却是举足轻重、无可替代。
截至4月1日,新冠肺炎在中国已夺去了3300余条生命(全球4万余人)。
这不是冷冰冰的数字,而是活生生的生命。
是父亲母亲,是丈夫妻子,是儿子女儿,是兄弟姐妹,是亲人朋友。
每一个数字,背后是一整个家庭的绝望,一整个朋友圈的悲伤!
这不是死了成千上万人一件事,而是死了一个人这件事,发生了成千上万次。
也正是在这样的时代悲情里,我们更加领悟到,珍惜生命、保护自己,才是对所爱之人最好的负责,才是对列祖列宗最好的告慰。
所以,要勤加锻炼身体,保持健康规律的作息;要珍惜和家人在一起的时光,控制不良的情绪;要学会放下自己的欲望,在平淡中过好日子知足常乐。
所以,今年的清明,不必对未能回乡扫墓而耿耿于怀,心存愧疚。
生者已矣,逝者如斯。
倘若先祖有灵,必不会为此计较。他(她)们更希望你平安健康,你若冒着危险回乡,岂非本末倒置。
更何况,过清明,更多在心中——重形更重情、祭祖更祭心。
今年清明不回家,心中亦可过清明!
作者 | 景桥,左手戎马文,右手走心字。个人纯原创微信公众号“你的景和我的桥”(jing6qiao),欢迎前来做客,愿世间所有温暖的人,都能在景桥相遇,就像久别重逢!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