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上午,合肥市生态环境局召开新闻通气会,会上发布了三项内容,一是:2023年8月15日全国首个生态日活动工作方案,二是:水生态环境保护情况,三是:农村生活污水和黑臭水体治理情况。
一、2023年8月15日全国首个生态日活动工作方案。6月初,市生态环境局围绕生物多样性保护、自然生态保护、生态产品价值转化、共筑绿色生态屏障广泛开展“生态画卷”征选活动,遴选42份优美图画,分期展示。7月,组织制作《生态宜居 美丽合肥》宣传片,从蓝、清、绿、丰、科五个方面全面展示近年来合肥市生态环境保护成果。预备8月15日上午,以“生态宜居 近悦远来”在三河镇设会场活动,召开活动仪式。计划于8月9日,在合肥生态环境微信公众号开设为期一周的有奖知识问答专栏,发布系列生态环境保护有奖问答活动。
二、水生态环境保护情况。2023年1-6 月,我市20个国考断面全部达标,达标率100.0%,同比上升5个百分点,18 个断面达到或优于地表水Ⅲ类标准,优良率90.0%,同比上升10个百分点;其中9个断面优于考核标准。31个省级考核断面中1个暂停考核,3个不达标,达标率90.0%,同比上升6.7个百分点,24个断面达到或优于地表水Ⅲ类标准,优良率80.0%,同比上升10个百分点。
1-6月,巢湖东、西半湖和全湖水质均值分别为Ⅲ类、Ⅳ类、Ⅲ类,与2022年同期相比,主要污染物总磷分别下降28.3%、27.5%和27.9%;总氮分别同比下降35.5%、33.6%和35.0%。1-6月,巢湖东、西半湖及全湖富营养指数分别为51.5、56.2和53.3,与2022年同期相比,东、西半湖和全湖营养状态未发生变化,均为轻度富营养;富营养指数分别下降2.6、2.1、2.4。
三、农村生活污水和黑臭水体治理情况。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情况:一是推进乡镇政府驻地污水提质增效。2023年计划完成25个提质增效任务,目前已完成6个,下剩19个正在加快推进。二是持续推进行政村污水治理。2023年计划完成54个行政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任务,目前已完成14个,年底全部完成后我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将提升到54%。三是扎实推进巢湖流域一级保护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目前一级保护区内325个自然村已完成污水治理290个,治理率达到89%,下剩35个自然村污水治理工作年底前全部完成,确保巢湖流域一级保护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100%。农村黑臭水体排查整治情况:一是制定出台《合肥市农村净水攻坚行动方案》。二是全面开展排查。以巢湖流域一级保护区、乡镇政府驻地、农村居民居住地、规模以上畜禽养殖场等地周边河、塘、沟渠等水体为排查重点,采用人工感官、卫星遥感等方式,持续开展农村黑臭水体排查。目前我市累计排查上报农村黑臭水体58条。三是有序推进治理。2023年计划完成38条农村黑臭水体治理任务,目前已完成27条,下剩11条正在加快推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