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达姆庭审现场:威风凛凛,痛骂美国,连换3位法官才被判处绞刑

诗佳网

2006年12月30日,向来备受国际社会瞩目的中东伊拉克,再一次以一则“新闻”,引爆了全球热度。

不过,这一次的事件主体,不是战争,也不是石油,而是一个人——萨达姆·侯赛因。

如果你稍微关注过一点国际新闻,这个名字,你就一定不会陌生。

海湾战争、两伊战争,伊拉克战争,这些在和平年代“格格不入”的字眼,背后毫无意外都有一个共同的身影,萨达姆·侯赛因。

萨达姆庭审现场:威风凛凛,痛骂美国,连换3位法官才被判处绞刑

我们都知道,长久以来的中东伊拉克,一直是一个位置非常特殊的国家。而萨达姆,作为一个能够掌舵伊拉克24年的枭雄,可谓是一个搅动历史风云的人物。

但谁能想到,这样一个枭雄,最后的下场竟然是,被绞刑处死。

虽然这背后,毫无疑问有美国在搞鬼,但明面上,萨达姆毕竟还是一个被自己的国家审判处死的前总统。

于是,在各方新闻媒体的通稿中,还有一个人,也引起了许多人的注意。他的名字是,拉乌夫·阿卜杜勒-拉赫曼,正是那个最终将萨达姆送上绞刑架的法官。

萨达姆庭审现场:威风凛凛,痛骂美国,连换3位法官才被判处绞刑

其实,对于萨达姆的审判,本就是一个极具波折的过程。

首先一点来说,萨达姆并不是通过正常途径逮捕的罪犯,而是被美国方面以俘虏的身份抓获后,移交给伊拉克的。

这就注定了,这场审判,不再仅仅是法律层面的内容,更是一场政治和外交方面的斗争。

但即便如此,拉赫曼作为一个伊拉克人,也不应该如此果决地将自己国家的前任领导人判以如此极刑。

这背后的真相究竟是什么呢?而如此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的拉赫曼,他的下场又是如何呢?

萨达姆庭审现场:威风凛凛,痛骂美国,连换3位法官才被判处绞刑

美起战争,枭雄被俘

提到美国,大家都知道,这从来都不是一个“安分守己”的国家。尤其是对于石油储备极其丰富的中东地区,美国向来很有“想法”。

但,掌握伊拉克大权的萨达姆,我们先不论他在国内的执政方式如何,在对待美国的问题上,却一向是绝对的强硬抵制。

如此一来,美国方面自然万分恼火,将萨达姆主权下的伊拉克视为眼中钉。既然是眼中钉,那自然是不除不快。

于是,在2003年,美国以己方情报部门调查出,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由,伙同英、澳、波兰等北约国家,在未有联合国授权的情况下,发动了对伊战争。

萨达姆庭审现场:威风凛凛,痛骂美国,连换3位法官才被判处绞刑

在“师出有名”的条件下,美国堂而皇之地打出了,帮助伊拉克铲除萨达姆独裁政权,建立民主政权的旗号。

结果,短短21天,船坚炮利的美军,便一路攻入了伊拉克首都萨达姆城。

统治伊拉克二十余年的萨达姆政权,就好像变戏法一般,在眨眼间变成了废墟。

萨达姆和少数复兴派领导人,由于提前藏匿,暂时逃过了一劫。

即便已经占领了伊拉克,但摆在美军面前的,还有两个非常紧迫的任务。

萨达姆庭审现场:威风凛凛,痛骂美国,连换3位法官才被判处绞刑

其一,寻找“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存在。关于这一点,美国早在战争开始时,已经派出了一支1400余人的专家团队,对伊拉克全境进行地毯式搜索,然而最终一无所获。

其二,搜捕萨达姆,并将其定罪。由于前一项任务的失败,使得美军的这个任务,变得更为重要。他们需要用萨达姆的罪大恶极,为自己当时出兵时的可笑借口,作替罪羊。

按照一贯的思维,作为一个战败的‘将军’失去了一切“权力”的保护后,萨达姆的行踪,似乎并不应该很难发现。

然而,出乎美军意料,即使他们占领了伊拉克几乎全部领土,抓捕萨达姆的工作,却一直没什么进展。

萨达姆庭审现场:威风凛凛,痛骂美国,连换3位法官才被判处绞刑

当时,美国方面掌握的关于萨达姆的最后一条信息,是美军攻入巴格达之前,他曾在支持者面前发表过演讲。从此之后,便下落不明。

然而,即使是这样一个人尽皆知的消息,美方也无法完全确定,出席者一定是萨达姆本人。

作为中东地区的一代枭雄人物,萨达姆在之前几十年里,面临的刺杀和危险,可以说不胜枚举。而他之所以能安然无恙,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便在于他身边那些不明数量、不明身份的替身。

这些替身,皆由萨达姆亲自挑选,通过整形医生的“精雕细琢”,力保与萨达姆本人不论是身高体型,举止形态,都能达到以假乱真的水平。

萨达姆庭审现场:威风凛凛,痛骂美国,连换3位法官才被判处绞刑

据相关人员爆料的消息,即使是与萨达姆经常接触的人,在通常情况下,都很难辨认出,站在面前的,究竟是不是萨达姆本人。

然而,正所谓钱财惑人心。美军在抓获了一大批原伊拉克高级官员后,顺藤摸瓜,并最终用大量钱财收买了萨达姆身边一个保镖,这才终于找到了萨达姆的藏身之所。

2003年12月13日,躲过长达八个月严密搜捕的萨达姆,在家乡提克里特的一个小镇农场中,被美军抓获。

刹那间,萨达姆被捕的新闻,出现在了各国政治新闻的头版头条。而美国方面将会如何处置萨达姆,也成为了全世界热议的话题。

萨达姆庭审现场:威风凛凛,痛骂美国,连换3位法官才被判处绞刑

次月10日,美方宣布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侯赛因,将根据日内瓦公约,正式定义其目前的身份为——战俘。

审判波折,法官更替

成功抓获萨达姆,对于美军来说,绝对称得上是一件值得高兴的喜事。

这不仅让美国彻底拔掉了在中东的这个眼中钉,还能为美军蓄意出兵伊拉克,成为一个完美的“替罪羊”。

所以,美军接下来的任务,就是如何给萨达姆定罪。

这个事儿,当然不能由美方来做。最好的办法,就是由伊拉克政府,通过公开审判的方式,将萨达姆的罪大恶极公诸于世界。

萨达姆庭审现场:威风凛凛,痛骂美国,连换3位法官才被判处绞刑

于是,在联军的主导下,伊拉克临时政府成立了一个“高级法庭”,用来收集和审判萨达姆的罪行。

2004年6月30日,美方宣布将萨达姆的监管羁押权,转交给伊拉克。

由此,萨达姆的身份,也由战俘转变为罪犯。

面对美国明显的“甩锅”行为,伊拉克方面,也着实很难办。

虽然,萨达姆在执政期间,手段强硬,政策严苛,实在不是一个深得民心的国家领导人。甚至,在美国攻入伊拉克之后,还有民众在街头巷尾举行欢迎仪式。

但同样,作为一个颇有“作为”的总统,萨达姆的支持者和狂热崇拜者,也绝对不在少数。

于是,案件主审法官这个职位,就成了一个烫手的山芋。

萨达姆庭审现场:威风凛凛,痛骂美国,连换3位法官才被判处绞刑

第一个主审萨达姆的法官,名叫里兹·贾尔·阿明。

他第一次开庭,是在2005年10月19日,距离美军转交萨达姆,已经过去了近16个月。这是一次以延时20分钟的方式,向全国进行电视直播的庭审。

阿明预料到审理过程不会顺利,他为此做了充分的准备。但令他没有想到的是,首次出庭,萨达姆就给了他一个下马威。当时,与萨达姆一同受审的,还有另外7名前伊拉克政府的高级官员。

按照一般惯例,作为主犯或者说主使的萨达姆,是最后一个被带上法庭的被告。

但当萨达姆一身白衬衣黑外套,走进庭审现场时,其余所有被告和他们庞大的律师团成员,全部立刻起立,向他们的“元首”致敬。

萨达姆庭审现场:威风凛凛,痛骂美国,连换3位法官才被判处绞刑

这样一来,本该是罪犯的萨达姆,就好像威风凛凛的元首,昂首阔步地在视察自己的地盘。

而由于其余检察官和法官们,担心遭到其追随者者的报复,不愿在镜头前露脸,唯一出现在镜头上的阿明,似乎格外“势单力薄”。

如此强烈而又侮辱性的反差场面,让在场的法官们,脸色格外难看。

从此之后,为了避免出现类似情况,所有包含萨达姆出席的审判场合,都刻意安排萨达姆第一个登场。

我们再讲回阿明的第一次庭审现场。

你以为下马威到此结束了?

不,远远没有。

萨达姆庭审现场:威风凛凛,痛骂美国,连换3位法官才被判处绞刑

或者说,整场审判下来,对于阿明法官来说,都是磨难。

审判开始后,根据庭审程序,法官要求罪犯介绍自己的名字和身份。

对此,“一脸正气”的萨达姆,嚣张地回答他:“作为一个伊拉克人,你清楚我是谁!”

显然,萨达姆并不会乖乖等着被判刑。

接下来的过程,萨达姆果不其然地没有丝毫配合的意思,只是不断质疑这个法庭的公正性,不断重复这是美国侵略伊拉克的工具。

这其中的弯弯绕绕,阿明自然不是一无所知,但作为一个“夹心饼干”,他只能按照一个法官的职责,将庭审继续进行下去。

萨达姆庭审现场:威风凛凛,痛骂美国,连换3位法官才被判处绞刑

面对萨达姆的不配合,作为一个尽职尽责的“法官”他也只能一遍又一遍去重复他自己的问题。

从庭审过程来看,阿明似乎不会按照美国的意志,将萨达姆判定为一个穷凶极恶的罪犯。

果然,经过几次审理,阿明也只是宣布将萨达姆极刑暂时关押。

这显然并不能达到美方的要求。

所以,在2006年1月15日,根据伊拉克高级法庭发表的声明,主审萨达姆的法官阿明,因“个人原因”,已经向法院提交辞呈。

之后,接任阿明的第二任法官,名叫阿卜杜拉·阿米尔。

然而,这个接任者的选择,对于美国方面来说,显然是一个重大失误,因为他显然是一个实打实地亲萨达姆主义者,庭审过程中,他不仅允许萨达姆,多次发表抨击美国的政治性言论,还“亲切”地称呼萨达姆为“总统先生”。

萨达姆庭审现场:威风凛凛,痛骂美国,连换3位法官才被判处绞刑

更甚至,阿米尔还当庭声称:他相信萨达姆不会是一位独裁者。

毫无意外,随后的伊拉克政府以“失去公正性”为由,撤销了阿米尔的职务,接连两次的“失误”,让美方和伊拉克临时政府,对于接下来的人选,变得更加慎重。

经过精挑细选,拉乌夫·阿卜杜勒-拉赫曼,进入了他们的眼帘。

执意绞刑,枪决惨死

拉赫曼是伊拉克的一名库尔德人,而且是一个对萨达姆有极度仇恨的库尔德人,说起拉赫曼与萨达姆之间的仇恨,可谓由来已久。

萨达姆当政时,对库尔德人也一直是十分敌视的态度。

萨达姆庭审现场:威风凛凛,痛骂美国,连换3位法官才被判处绞刑

尤其上世纪八十年代,两伊战争之时。伊朗曾以挑拨离间的方式,唆使库尔德人与萨达姆为敌,于是,在得到哈拉卜贾的库尔德人竟然帮助伊朗军队藏匿的消息后,萨达姆命令军队将坦克车开进了哈拉布贾村。

据说,萨达姆军队在向哈拉布贾发射的炮弹中,还携带有芥子毒气和神经毒气。

萨达姆的血腥屠杀,造成了5000余名库尔德人的惨死。其中,便包括了拉赫曼的两个女儿。

面对如此深仇大恨,终于手握敌人生死的拉赫曼,一开始就显露出了绝对的强硬态度。

庭审中,他不仅多次打断萨达姆的自我辩护,还进行粗暴地斥责、辱骂。律师团的抗议,拉赫曼也是一概不理,并且强制要求萨达姆,必须到庭受审。

萨达姆庭审现场:威风凛凛,痛骂美国,连换3位法官才被判处绞刑

面对萨达姆等人的绝食抗议,更是直接下令对其进行强行喂食。

最终,经过法庭强辩、退场抗议,驱逐律师团等等一系列风波之后。

2006年11月5日,强硬的拉赫曼,以“反人类罪”将萨达姆判处绞刑。

更让人难以接受的是,拉赫曼竟然将行刑的日期,定在了12月30日。

这一天,是伊斯兰教日宰牲节。

对于伊斯兰教徒来说,这就好比中国的春节,教徒们会换上新装,宰杀牲口,并且在祭祀后,还会将肉食分给穷人。

简单来说,这是一个应该“慈悲”的节日。

萨达姆庭审现场:威风凛凛,痛骂美国,连换3位法官才被判处绞刑

这一天行刑,对于萨达姆来说,绝对是死前最后的侮辱。对于伊拉克人民来说,也是一种尊严的践踏。毫无疑问,这背后定是有美国的手笔。

拉赫曼行事,之所以如此“肆无忌惮”,想必也少不了美方军队的撑腰。

萨达姆死后,美国和伊拉克政府为了各自的政治目的,将拉赫曼塑造成了一个打到霸权,促进民主的“英雄”。

但同时,对美方来说,也意味着拉赫曼已经没什么作用了。

于是,作为将萨达姆处死的直接宣判人,拉赫曼的生活,逐渐“水深火热”。

隔三差五,就能收到或者感受到,来自追随萨达姆的逊尼派成员的死亡威胁。

尤其是2011年底,美军从伊拉克全部撤离后,拉赫曼完全失去了保护伞,他不得不过着东躲西藏,躲避追杀的日子。

萨达姆庭审现场:威风凛凛,痛骂美国,连换3位法官才被判处绞刑

可惜的是,他没有萨达姆那些足以以假乱真的替身,更没有许多死心塌地的追随者。

拉赫曼深知,在伊拉克,对他来说已经没有了绝对安全的地方。于是,他申请前往英国和美国的签证,希望对方能允许他进行政治避难。

令他失望的是,英、美两国皆拒绝了他的请求。

无奈之下的拉赫曼,为了躲避追杀,只能选择乔装潜回家乡库尔德。但最终,他的行踪还是被对方知悉。

2014年6月,化妆成舞蹈演员的拉赫曼,被早已埋伏好的逊尼派反政府武装从一辆黑色轿车中揪了出来。

根据英国某媒体报道称,拉赫曼最终,被该武装成员枪杀而死。

萨达姆庭审现场:威风凛凛,痛骂美国,连换3位法官才被判处绞刑

拉赫曼的下场,或许其实并不难想象。作为一名法官,一名法律层面的工作者,无论你面对的罪犯,是一个怎样的人,秉持公平正义,不徇私不枉法,是一个法律人应该遵守的道德规范。

参考资料中国知网;《审判萨达姆》;新民周刊;2019年01期中国知网;萨达姆世纪审判探析;黄民兴;西亚非洲;2007年02期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表情:
AddoilApplauseBadlaughBombCoffeeFabulousFacepalmFecesFrownHeyhaInsidiousKeepFightingNoProbPigHeadShockedSinistersmileSlapSocialSweatTolaughWatermelonWittyWowYeahYellowdog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3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