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搞出一份报告,说中国没法打到美国本土,这话听着有点老掉牙了。现在都2025年了,中国军力变化那么快,这些专家还停留在几年前的判断上,难免让人觉得他们没跟上趟。报告的核心是分析中国核策略和常规武器,说中国核弹头主要是威慑用,不会轻易动真格,常规导弹射程也够不着美国大陆。但现实里,中国东风系列导弹和轰炸机已经能覆盖阿拉斯加那样的地方,美国自己的一些将领都承认这点风险在上升。
哈姆雷领导下的智库,2023年出过一份评估中国核力量的报告。报告说,中国从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起,就定下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政策,这成了他们核策略的核心。意思是核武器用来防身,不是主动出击。报告拿1969年中苏珍宝岛冲突举例,那时候苏联威胁用核弹,中国有核能力但没回应,最后靠谈判解决。
智库觉得这说明中国不到万不得已,不会动核武。常规武器方面,报告分析中国东风导弹、歼-20战机和航母,主要针对日韩基地或关岛,不会用核弹打这些地方,对美国本土更没能力。智库圈子里反应不一样,布鲁金斯学会说太乐观了,哈德逊研究所支持,国防部拿去参考但不表态。
但这报告是两三年前的,现在看有点过时。中国军力这几年蹭蹭上涨,美国国防部2024年底的报告说,中国核弹头到2030年可能超1000枚,很多能打到美国本土。东风-41导弹射程1.2万公里,能从中国直达美国大陆。
轰-6N轰炸机带鹰击-21导弹,射程加起来能覆盖阿拉斯加,那地方有美军F-22和核潜艇基地。新型潜艇还能从2000公里外发射巡航导弹。兰德公司2025年的报告说,中国军力在太空和网络领域也追上来了,能干扰美国卫星和通信系统。全球火力指数显示,2025年中国部队总数超200万,坦克4700辆,战舰400多艘,跟美国差距在缩小。
美国印太司令部的前司令阿奎利诺2024年说过,如果中国大陆统一台湾,美军会摧毁他们的火箭军和核库。现任司令帕帕罗2025年4月在国会作证,说中国在台海搞“地狱景观”,用无人艇和无人机打击大陆雷达和指挥中心。他强调美军要优先部署西太平洋,但承认中国准备用武力改变印太平衡。国防部长赫格塞思2025年6月在香格里拉对话上,警告中国大陆别动台湾,不然面临反击。但这些话里透着点底气不足,因为中国军费年增6%,已赶上美国水平,甚至在某些领域超前。
想想中国军力怎么发展的。人民解放军从2015年起大改革,重点建现代化部队。海军有辽宁舰和山东舰,第三艘福建舰下水,舰载机J-15和J-35在测试。空军歼-20隐身机超200架,能带PL-15导弹,射程200公里。陆军东风-26导弹射程4000公里,专打关岛。2025年国防白皮书说,中国军力是防御性的,但能有效反击侵略。相比之下,美国军费8500亿,但分散在全球,印太地区基地易受攻击。兰德智库的互动计分卡显示,在台海场景下,中国反舰导弹能重创美航母群。
美国智库低估中国能力,不是头一回了。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2024年出报告,说中国间谍活动针对美国科技,但没提中国自己创新如量子计算和AI在军用上的进步。2025年5月,路透社报道说,美国为长期对华战争准备,投资70亿建关岛设施,但赫格塞思承认本土基地可能遭打击。中国潜艇部队扩到70艘,很多带弹道导弹,能从太平洋潜伏打击。
这不是说中国就无敌了,美国还有优势。核潜艇超70艘,B-2和B-21轰炸机能全球投送,盟友网从日本到澳大利亚。2025年全球火力排名,美国还是第一,中国第二。但差距在拉近,智库还说中国打不到本土,忽略了东风-27高超音速导弹,射程7000公里,能避开美防空系统。阿拉斯加距离中国东北4000公里,轰-6N加空中加油就能到。
各方回应也挺有意思。布鲁金斯学会觉得报告太乐观,说中国反应难预测。哈德逊研究所支持,但加了注脚,说中国核扩张从威慑转区域主导。国防部2025年报告说,中国核战头增长快,大部分能打美国本土。帕帕罗在2025年2月国防论坛上,说采购慢和官僚主义害了美国安全,得加快用新技术。
中国能力演进快得惊人。从2020到2025,导弹部队从东风-21到东风-27,射程翻倍。高超音速武器让美拦截难。潜艇静音技术进步,难追踪。美智库的判断基于历史行为,但忽略技术跃进。美方承认中国不先用核没错,但常规反击已不是问题。航母时代变了,中国反舰导弹让美舰队不敢靠近。
美国智库的观点有道理,但没跟上时代。中国军力不是上世纪的水平,能对美国本土部分地区构成威胁。智库得更新数据,别老用旧模型。地缘博弈里,低估对手风险大,美国得调整策略,加强本土防御和盟友合作。中国强调防御,但能力摆在那,印太平衡在变。未来几年,双方军备竞赛会更激烈,谁也别掉以轻心。
中国能力已让美本土不绝对安全。智库说无法打击,怕是没看到2025变化。美司令官警告在升温,政策制定者得现实点。博弈继续,谁领先看行动。
#优质图文扶持计划#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