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编: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建立、开展与改革第四编: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建立、开展与改革
〔〔19491949--〕〕
第十三讲第十三讲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建立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建立
第十四讲第十四讲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曲折开展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曲折开展
第十五讲第十五讲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日趋繁荣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日趋繁荣
第十六讲第十六讲19491949年后港澳台新闻事业的开展与变化年后港澳台新闻事业的开展与变化
第十三讲第十三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建立新闻事业的建立
开国大典
第十三讲第十三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建立新闻事业的建立
第十三讲第十三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建立新闻事业的建立
第十三讲第十三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建立新闻事业的建立
第一节第一节新闻事业的社会主义公有新闻事业的社会主义公有
化建设化建设
一、公营新闻事业网的迅速建成一、公营新闻事业网的迅速建成
〔〔55〕中国新闻社的成立〕中国新闻社的成立
为了便于向海外华人、华侨介绍为了便于向海外华人、华侨介绍
新中国,国家决定组建以对外新中国,国家决定组建以对外
宣传为主要任务的中国新闻社。宣传为主要任务的中国新闻社。
19521952年年99月月1414日,中国新闻社在日,中国新闻社在
北京成立,北京成立,1010月月11日开始发稿。日开始发稿。
该社由国内一批热心新闻事业该社由国内一批热心新闻事业
的知名人士发起组织,由的知名人士发起组织,由3333人人
组成理事会,金仲华任社长。组成理事会,金仲华任社长。
中国新闻社社长
金仲华
第十三讲第十三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建立新闻事业的建立
第十三讲第十三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建立新闻事业的建立
第一节第一节新闻事业的社会主义公有化建设新闻事业的社会主义公有化建设
一、公营新闻事业网的迅速建成一、公营新闻事业网的迅速建成
〔〔77〕有线播送收音网的建立〕有线播送收音网的建立
根据中国的国情,有线播送收音网也在全国各地、主要根据中国的国情,有线播送收音网也在全国各地、主要
是农村地区普遍建立。是农村地区普遍建立。
“九台式〞是建国初期有线播送建设的主要模式。“九台式〞是建国初期有线播送建设的主要模式。19511951
年,吉林省九台县县委书记张凤岐偶然听到县城的有年,吉林省九台县县委书记张凤岐偶然听到县城的有
线播送线和线播送线和串音,并从中得到启发。串音,并从中得到启发。19521952年年44月月11
日,全国第一座利用日,全国第一座利用线路播出的九台县播送站建线路播出的九台县播送站建
成。同年成。同年1212月中央播送事业局主持召开第一次全国播月中央播送事业局主持召开第一次全国播
送工作会议后,“九台式〞播送站在全国得到推广,送工作会议后,“九台式〞播送站在全国得到推广,
提高了农村有线播送站的普及率。提高了农村有线播送站的普及率。
第十三讲第十三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建立新闻事业的建立
第十三讲第十三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建立新闻事业的建立
王芸生
第十三讲第十三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建立新闻事业的建立
第一节第一节新闻事业的社会主义公有化建设新闻事业的社会主义公有化建设
二、对私营新闻机构的社会主义改造二、对私营新闻机构的社会主义改造
〔〔33〕对私营播送电台的社会主义改造〕对私营播送电台的社会主义改造
私营播送电台的经历也与私营报纸根本相同,至私营播送电台的经历也与私营报纸根本相同,至19531953年,全国各年,全国各
大城市的私营播送电台全部实行公私合营,后又并入当地的国大城市的私营播送电台全部实行公私合营,后又并入当地的国
营播送电台。营播送电台。
私营电台的改造工作,数上海最具有代表性。上海解放后,经过私营电台的改造工作,数上海最具有代表性。上海解放后,经过
登记、清理,允许继续播音的私营电台有登记、清理,允许继续播音的私营电台有2222座,其中有座,其中有66座因违座因违
犯军管会和人民政府法令于犯军管会和人民政府法令于19511951年被勒令停业。年被勒令停业。19521952年,其余年,其余
1616座电台因经营不善、长期亏损而向政府提出公私合营的申请。座电台因经营不善、长期亏损而向政府提出公私合营的申请。
同年同年1010月,这月,这1616家私营电台合并为上海联合播送电台,实行公家私营电台合并为上海联合播送电台,实行公
私合营。私合营。19531953年年99月,根据上海联合电台私方代表提出的自愿将月,根据上海联合电台私方代表提出的自愿将
私方财产实行转让的要求,人民政府以私方财产实行转让的要求,人民政府以99亿人民币〔旧币〕收购亿人民币〔旧币〕收购
了属于私方的资产,将该台并入上海人民播送电台。了属于私方的资产,将该台并入上海人民播送电台。
第十三讲第十三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建立新闻事业的建立
第十三讲第十三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建立新闻事业的建立
北京新闻学校
校长范长江
华东新闻学院
院长恽逸群
第十三讲第十三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建立新闻事业的建立
第十三讲第十三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建立新闻事业的建立
第二节第二节社会主义新闻体制与方针确实立社会主义新闻体制与方针确实立
一、新闻总署的设立与新闻法制的初步实践一、新闻总署的设立与新闻法制的初步实践
〔〔22〕新闻总署的建立〕新闻总署的建立
19491949年年1010月月1919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设置了新闻总署,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设置了新闻总署,
作为领导与管理全国各类新闻媒介与新中国新闻工作为领导与管理全国各类新闻媒介与新中国新闻工
作的行政机构。新闻总署由胡乔木任署长,范长江、作的行政机构。新闻总署由胡乔木任署长,范长江、
萨空了任副署长。萨空了任副署长。
新闻总署下属机构与单位有:办公厅、新华通讯社、播新闻总署下属机构与单位有:办公厅、新华通讯社、播
送事业局、国际新闻局、新闻摄影局、北京新闻学送事业局、国际新闻局、新闻摄影局、北京新闻学
校。校。
与之相应,各大区设新闻出版局,各省、市设置新闻出与之相应,各大区设新闻出版局,各省、市设置新闻出
版处。版处。
第十三讲第十三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建立新闻事业的建立
第二节第二节社会主义新闻体制与方针确实立社会主义新闻体制与方针确实立
一、新闻总署的设立与新闻法制的初步实践一、新闻总署的设立与新闻法制的初步实践
〔〔33〕新闻法制的建设〕新闻法制的建设
新闻总署成立后,为在全国范围内确立新民主主义新闻 新闻总署成立后,为在全国范围内确立新民主主义新闻
法制做了大量的工作。第一项、也是最重要的一项 法制做了大量的工作。第一项、也是最重要的一项
工作是,制订与公布有关新闻事业管理的法律标准 工作是,制订与公布有关新闻事业管理的法律标准
性文件,以保证新闻事业正确发挥其社会功能。 性文件,以保证新闻事业正确发挥其社会功能。
作为国家的新闻行政管理机构,新闻总署还根据上述有 作为国家的新闻行政管理机构,新闻总署还根据上述有
关法规的精神,加以贯彻、落实。 关法规的精神,加以贯彻、落实。
一是主持了全国各类报纸的社会分工事宜。 一是主持了全国各类报纸的社会分工事宜。1950 1950年间, 年间,
新闻总署对于不同报纸之间的分工合作进行了具体 新闻总署对于不同报纸之间的分工合作进行了具体
的规定,划定了公、私营报纸面向的不同读者对象 的规定,划定了公、私营报纸面向的不同读者对象
第十三讲 第十三讲 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建立 新闻事业的建立
第二节 第二节 社会主义新闻体制与方 社会主义新闻体制与方
针确实立 针确实立
二、新闻工作方针的探索与改进 二、新闻工作方针的探索与改进
〔〔11〕新闻工作方针确实立 〕新闻工作方针确实立
1950 1950年年33月月29 29日至 日至44月月16 16日,中央 日,中央
人民政府新闻总署主持召开了 人民政府新闻总署主持召开了
建国后的第一次全国新闻工作 建国后的第一次全国新闻工作
会议,首次提出“改进报纸工 会议,首次提出“改进报纸工
作、加强与群众的联系〞的问 作、加强与群众的联系〞的问
题。在这次会议上,新闻总署 题。在这次会议上,新闻总署
署长胡乔木明确指出,改进报 署长胡乔木明确指出,改进报
纸工作,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纸工作,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联系实际;联系群众;批评与 联系实际;联系群众;批评与
全国新闻工作会议
第十三讲 第十三讲 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建立 新闻事业的建立
第二节 第二节 社会主义新闻体制与方针确实立 社会主义新闻体制与方针确实立
二、新闻工作方针的探索与改进 二、新闻工作方针的探索与改进
〔〔22〕联系实际、联系群众,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及其具 〕联系实际、联系群众,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及其具
体举措 体举措
在新闻体制方面,实行采编合一制与总编负责制。各新 在新闻体制方面,实行采编合一制与总编负责制。各新
闻机构还建立起广泛的通讯员网与群众性的读报小组。 闻机构还建立起广泛的通讯员网与群众性的读报小组。
重视读者来信工作,开辟读者来信专栏。 重视读者来信工作,开辟读者来信专栏。
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1950 1950年年44月月19 19日,中共中央颁 日,中共中央颁
发了 发了??关于在报纸刊物上展开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决定 关于在报纸刊物上展开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决定??。。
重视自我教育,开展问题讨论。 重视自我教育,开展问题讨论。??新湖南报 新湖南报??关于“李四 关于“李四
喜思想〞的讨论等。 喜思想〞的讨论等。
第十三讲 第十三讲 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建立 新闻事业的建立
第十三讲 第十三讲 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建立 新闻事业的建立
第二节 第二节 社会主义新闻体制与方针确实立 社会主义新闻体制与方针确实立
二、新闻工作方针的探索与改进 二、新闻工作方针的探索与改进
〔〔44〕学习苏联新闻工作经验的教条主义倾向 〕学习苏联新闻工作经验的教条主义倾向
在学习苏联新闻工作经验中,也出现了脱离中国实际、对 在学习苏联新闻工作经验中,也出现了脱离中国实际、对
苏联经验盲目生搬硬套的教条主义错误,以致束缚了 苏联经验盲目生搬硬套的教条主义错误,以致束缚了
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性,从而阻碍了我国新闻 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性,从而阻碍了我国新闻
事业的开展。这种教条主义的学习在报纸工作中的主 事业的开展。这种教条主义的学习在报纸工作中的主
要表现:一是片面强调不犯错误。二是每天一篇社论。 要表现:一是片面强调不犯错误。二是每天一篇社论。
三是业务路子越走越窄。四是国际新闻报道片面性严 三是业务路子越走越窄。四是国际新闻报道片面性严
重。 重。
在播送工作方面的教条主义倾向主要表现有二:一是提出 在播送工作方面的教条主义倾向主要表现有二:一是提出
以中央台为根底、地方台为补充的办节目方针。二是 以中央台为根底、地方台为补充的办节目方针。二是
第十三讲 第十三讲 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建立 新闻事业的建立
第二节 第二节 社会主义新闻体制与方针确实立 社会主义新闻体制与方针确实立
三、新闻报道业务的建设 三、新闻报道业务的建设
〔〔11〕概说 〕概说
建国初期,根据联系实际、联系群众这一新闻工作的根本 建国初期,根据联系实际、联系群众这一新闻工作的根本
方针,新闻报道业务的建设,集中在经济报道、政治 方针,新闻报道业务的建设,集中在经济报道、政治
报道和思想文化报道三个方面 报道和思想文化报道三个方面
此外,建国初期新闻报道业务的建设,还表现在新闻界为 此外,建国初期新闻报道业务的建设,还表现在新闻界为
提高新闻工作者的业务水平而推出了几项建设性措施。 提高新闻工作者的业务水平而推出了几项建设性措施。
第十三讲 第十三讲 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建立 新闻事业的建立
走在时间前面的人
——王崇伦
第十三讲 第十三讲 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建立 新闻事业的建立
第十三讲 第十三讲 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建立 新闻事业的建立
第二节 第二节 社会主义新闻体制与方 社会主义新闻体制与方
针确实立 针确实立
三、新闻报道业务的建设 三、新闻报道业务的建设
〔〔44〕思想文化报道 〕思想文化报道
加强理论宣传,采取多种形式 加强理论宣传,采取多种形式
对马列主义学习作了广泛系 对马列主义学习作了广泛系
统的报道。 统的报道。
组织读者开展思想问题讨论, 组织读者开展思想问题讨论,
是各新闻机构普遍采用的一 是各新闻机构普遍采用的一
种宣传马列主义的有效形式。 种宣传马列主义的有效形式。
第十三讲 第十三讲 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建立 新闻事业的建立
胡风及
其夫人
第十三讲 第十三讲 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建立 新闻事业的建立
第十三讲 第十三讲 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建立 新闻事业的建立
第二节 第二节 社会主义新闻体制与方针确实立 社会主义新闻体制与方针确实立
三、新闻报道业务的建设 三、新闻报道业务的建设
〔〔77〕为促进汉字改革、推广普通话、实现汉语标准化 〕为促进汉字改革、推广普通话、实现汉语标准化
作出了重大努力 作出了重大努力
1955 1955年年11月汉字简化方案草案发布后, 月汉字简化方案草案发布后,??人民日报 人民日报??等分 等分
两批在报纸上刊出 两批在报纸上刊出141 141个简化汉字,并首先在报纸上 个简化汉字,并首先在报纸上
试用。 试用。
报刊版面编排也由传统的竖排改为横排,完成了我国报 报刊版面编排也由传统的竖排改为横排,完成了我国报
刊编排形式的一项前所未有的重大变革。 刊编排形式的一项前所未有的重大变革。
1955 1955年年11月月11日, 日,??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的版面由竖排改为横排,为 的版面由竖排改为横排,为
新中国第一份改横排的报纸。接着, 新中国第一份改横排的报纸。接着,? ?中国青年报 中国青年报??、、??
第十三讲 第十三讲 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建立 新闻事业的建立
第二节 第二节 社会主义新闻体制与方针确实立 社会主义新闻体制与方针确实立
三、新闻报道业务的建设 三、新闻报道业务的建设
〔〔88〕报纸图片的运用不断得到改进。 〕报纸图片的运用不断得到改进。
报纸上的照片数量不断增加,内容和编排形式也日渐多 报纸上的照片数量不断增加,内容和编排形式也日渐多
样化。 样化。
一些报纸还创设了较固定的图片栏目,每期依据一个主 一些报纸还创设了较固定的图片栏目,每期依据一个主
题,陆续介绍各方面的情况。 题,陆续介绍各方面的情况。
第十三讲 第十三讲 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建立 新闻事业的建立
第十三讲 第十三讲 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建立 新闻事业的建立
第十三讲 第十三讲 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建立 新闻事业的建立
第三节 第三节 1956 1956年社会主义新闻工作改 年社会主义新闻工作改
革及其历史意义 革及其历史意义
二、 二、??人民日报 人民日报??改版与新闻工作改革 改版与新闻工作改革
的兴起 的兴起
〔〔11〕改版前的酝酿与准备 〕改版前的酝酿与准备
1956 1956年初, 年初,??人民日报 人民日报??开始酝酿新闻 开始酝酿新闻
工作改革。 工作改革。44月, 月,??人民日报 人民日报??召开 召开
新闻工作改革发动大会,中共中央 新闻工作改革发动大会,中共中央
书记处书记胡乔木传达中央意图, 书记处书记胡乔木传达中央意图,
改版工作开始起步。报社发动全体 改版工作开始起步。报社发动全体
人员检查工作,并采用派专人进行 人员检查工作,并采用派专人进行
个别访问、召开小型座谈会、个别 个别访问、召开小型座谈会、个别
写信和发公开信等方式征求意见与 写信和发公开信等方式征求意见与
建议。 建议。
第十三讲 第十三讲 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建立 新闻事业的建立
第十三讲 第十三讲 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建立 新闻事业的建立
第十三讲 第十三讲 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建立 新闻事业的建立
第三节 第三节 1956 1956年社会主义新闻工作改革及其历史意义 年社会主义新闻工作改革及其历史意义
二、 二、??人民日报 人民日报? ?改版与新闻工作改革的兴起 改版与新闻工作改革的兴起
〔〔44〕〕??人民日报 人民日报??改版的重点内容 改版的重点内容
??人民日报 人民日报??七一改版社论把改版的重点内容归纳为三个 七一改版社论把改版的重点内容归纳为三个
方面: 方面:
“第一,扩大报道范围, “第一,扩大报道范围,…… …… 生活里的重要的新的事 生活里的重要的新的事
物物—— ——无论是社会主义阵营的,或者是资本主义国 无论是社会主义阵营的,或者是资本主义国
家的, 家的,…… …… 是令人愉快的,或者是并不令人愉快的, 是令人愉快的,或者是并不令人愉快的,
人民希望在报纸上多看到一些,我们也应该多采集、 人民希望在报纸上多看到一些,我们也应该多采集、
多登载一些。〞 多登载一些。〞
“第二,开展自由讨论 “第二,开展自由讨论 …… …… 为了便于开展自由讨论, 为了便于开展自由讨论,
我们希望读者注意:在我们的报纸上发表的文章, 我们希望读者注意:在我们的报纸上发表的文章,
第十三讲 第十三讲 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建立 新闻事业的建立
第三节 第三节 1956 1956年社会主义新 年社会主义新
闻工作改革及其历史意义 闻工作改革及其历史意义
二、 二、??人民日报 人民日报??改版与新闻 改版与新闻
工作改革的兴起 工作改革的兴起
〔〔55〕〕??人民日报 人民日报??改版后的 改版后的
版面安排 版面安排
自自1956 1956年年77月月11日起, 日起,??人民 人民
日报 日报??的篇幅由对开 的篇幅由对开44版改 版改
为对开 为对开88版,版面安排也 版,版面安排也
相应作了调整。 相应作了调整。
版面处理也十分生动活泼。 版面处理也十分生动活泼。
第十三讲 第十三讲 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建立 新闻事业的建立
第三节 第三节 1956 1956年社会主义新闻工作改革及其历史意义 年社会主义新闻工作改革及其历史意义
二、 二、??人民日报 人民日报? ?改版与新闻工作改革的兴起 改版与新闻工作改革的兴起
〔〔66〕〕??人民日报 人民日报??改版后的内容变化 改版后的内容变化
报纸新闻数量大增。经济新闻占了 报纸新闻数量大增。经济新闻占了50 50%,居各类新闻的 %,居各类新闻的
首位。新闻报道的题材广泛。 首位。新闻报道的题材广泛。
言论明显改进。出现了一些从实际中提出问题进行批评 言论明显改进。出现了一些从实际中提出问题进行批评
分析的好文章。 分析的好文章。
副刊与通联工作进一步加强。 副刊与通联工作进一步加强。??人民日报 人民日报??创办了文学性 创办了文学性
副刊,刊登活泼、明快、锋利的短文和文艺作品。 副刊,刊登活泼、明快、锋利的短文和文艺作品。??
人民日报 人民日报??还认真编发群众来信。 还认真编发群众来信。
第十三讲 第十三讲 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建立 新闻事业的建立
第三节 第三节 1956 1956年社会主义新闻工作改革及其历史意义 年社会主义新闻工作改革及其历史意义
三、新闻工作改革的全面展开 三、新闻工作改革的全面展开
〔〔1 1〕新华社的改革 〕新华社的改革
新华通讯社以建设世界性通讯社为目标,在提高新闻报 新华通讯社以建设世界性通讯社为目标,在提高新闻报
道质量、改进国内通讯社工作、加强国外分社工作等 道质量、改进国内通讯社工作、加强国外分社工作等
多方面进行大胆改革。 多方面进行大胆改革。
1956 1956年年88月,新华社编委会就假设干重大问题向中共中央 月,新华社编委会就假设干重大问题向中共中央
呈送了请示报告。 呈送了请示报告。
在建设世界性通讯社方面,新华社提出了开展步骤: 在建设世界性通讯社方面,新华社提出了开展步骤:
“第一步在五年到七年内,新华社应首先集中力量建 “第一步在五年到七年内,新华社应首先集中力量建
设成为东方 设成为东方((亚非地区 亚非地区))最有权威的世界性通讯社,第 最有权威的世界性通讯社,第
第十三讲 第十三讲 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建立 新闻事业的建立
第三节 第三节 1956 1956年社会主义新闻工作改革及其历史意义 年社会主义新闻工作改革及其历史意义
三、新闻工作改革的全面展开 三、新闻工作改革的全面展开
〔〔2 2〕播送电台的改革 〕播送电台的改革
1956 1956年年77月月25 25日至 日至88月月16 16日,第四次全国播送工作会议召 日,第四次全国播送工作会议召
开,确立了播送工作改革的主要目标,即改进新闻报 开,确立了播送工作改革的主要目标,即改进新闻报
道,扩大节目取材范围,办好文艺播送。 道,扩大节目取材范围,办好文艺播送。
第四次全国播送工作会议结束后,从中央台到地方台, 第四次全国播送工作会议结束后,从中央台到地方台,
播送工作改革全面展开,播送工作有了显著的改进。 播送工作改革全面展开,播送工作有了显著的改进。
一是改进新闻报道,努力做到又多又快又短又好。 一是改进新闻报道,努力做到又多又快又短又好。
二是贯彻“双百〞方针,开展自由讨论,特别是纠正播 二是贯彻“双百〞方针,开展自由讨论,特别是纠正播
送不得开展批评的错误观念。 送不得开展批评的错误观念。
第十三讲 第十三讲 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建立 新闻事业的建立
第十三讲 第十三讲 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建立 新闻事业的建立
第十三讲 第十三讲 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建立 新闻事业的建立
第三节 第三节 1956 1956年社会主义新闻工作改革及其历史意义 年社会主义新闻工作改革及其历史意义
四、新闻工作改革的收获与意义 四、新闻工作改革的收获与意义
〔〔1 1〕改革的成果 〕改革的成果
首先,新闻观念得到了更新与解放。这次改革冲破了教 首先,新闻观念得到了更新与解放。这次改革冲破了教
条主义思想的束缚,破除了盲从迷信。 条主义思想的束缚,破除了盲从迷信。
其次,明确了要办好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必须从中 其次,明确了要办好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必须从中
国的实际出发,认真研究总结继承中国新闻事业的优 国的实际出发,认真研究总结继承中国新闻事业的优
良传统与经验,并在此根底上进一步创新,使新闻事 良传统与经验,并在此根底上进一步创新,使新闻事
业的社会主义内容与中国民族形式相结合。 业的社会主义内容与中国民族形式相结合。
再次,改革受到了广阔读者的欢送支持,带来了报纸发 再次,改革受到了广阔读者的欢送支持,带来了报纸发
行量、特别是自费订阅局部的大幅度增加。 行量、特别是自费订阅局部的大幅度增加。
第十三讲 第十三讲 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建立 新闻事业的建立
第十三讲 第十三讲 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建立 新闻事业的建立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