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岁大爷“辟谷”7天,反被送进ICU抢救!医生提醒这几类人千万不要辟谷减肥

诗佳网

70岁大爷“辟谷”7天,反被送进ICU抢救!医生提醒这几类人千万不要辟谷减肥

近年来,“辟谷”这个概念和养生联系在一起,让很多人趋之若鹜。然而不是所有人都适合辟谷,近日,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就接诊了一位因为盲目养生,连着辟谷7天,结果反被送进ICU抢救的病患。

今年70岁家住泰顺的林阿公(化名)经常看见朋友在“辟谷”,通过微信的朋友圈、抖音上也经常能刷到相关的内容,这让想养生的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朋友的介绍和引导下,他跟着朋友“辟谷”,决定连续10天每天只喝2000ml水和少许果汁,不吃其他任何食物。即便饿得前胸贴后背,饿得胃绞痛,林阿公仍然坚持了下去。一开始还好,然而6天过去了,林阿公的身体开始出现头晕、乏力、心慌等症状,可他依然不肯放弃,咬牙坚持。直到“辟谷”的第7天,林阿公突然高烧40.5℃,被家人紧急送往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重症医学科。

住进重症医学科后,林阿公的检查结果触目惊心:高热,大量呕血和血便,血压需要升血压药的维持。重症医学科医师南如斌了解到林阿公的辟谷经历后,分析很可能是长期禁食导致肠道屏障破坏、免疫崩溃,最终引发了全身感染和电解质紊乱。之后的血液培养检出大肠杆菌,考虑肠道细菌移位入血导致脓毒血症。情况十分危急,命悬一线的林阿公经历10天的ICU综合治疗才得以脱险。醒来后林阿公第一时间表示,以后再也不轻信这些伪养生的诱惑,一定合理饮食、适当运动,科学养生。

南如斌介绍,本身就患有慢性疾病,如肠胃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的人群,辟谷可能导致病情加重。糖尿病患者辟谷期间,血糖波动难以控制,可能引发低血糖昏迷;肠胃疾病患者长时间不进食,胃酸刺激胃黏膜,会加重溃疡、胃炎等症状。长期辟谷还会影响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缺乏蛋白质和各种维生素、矿物质,会导致免疫力下降,更容易生病。每个人的身体状况和代谢特点都不相同,适合他人的养生方法不一定适合自己。在开始任何养生计划前,最好进行全面的健康评估,包括身体成分分析、代谢指标检测、营养状况评估等,制定个性化的方案,科学养生。并提醒,一旦身体出现不适,一定要马上停止,到医院进行检查,以免造成更为严重的后果。

近年来,“辟谷”风在网上越刮越猛,不少人把它当成快速减重的“捷径”。与此同时,因不当辟谷引发的健康损害事件频发。不当辟谷究竟存在哪些风险?哪些人群坚决不能试?针对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医生。

1有人高烧昏迷,有人心率120

“辟谷减重”背后藏健康风险

据报道,小晴花400元从网上购买了“能量丸”,跟着网友们学习辟谷。一周过去,她以惊人速度减重10斤,随后便开始头晕、乏力、心慌。到了第20天,她突然高烧39℃,丧失意识,被家人送进医院。

医生诊断,小晴因长期断食导致肠道黏膜屏障严重受损,细菌进入血液引发全身感染,还伴有低钾血症,随时可能心脏骤停。幸运的是,经过治疗,目前小晴已出院。

最近上海的阿离(化名)也尝试了辟谷,她在社交平台发帖称,花3800元参加为期七天的辟谷课程,瘦了8.2斤。据她描述,辟谷期间完全不进食,只喝水,每天需喝够八杯水。从第三天开始,口中出现异味,老师解释这是正常的排毒现象。“从第四天开始,我们就喝不下水了。老师会提供一些用洋葱、韭菜、陈皮、黄精等煮成的‘升阳水’。学员每天还需练习两次‘蛤蟆功’,据说是为了防止胃黏膜因长期不进食而发生黏连。”

阿离还提到,“老师称辟谷过程中不能洗澡,会伤阳气,有位男学员洗澡后就晕倒了。”她表示,“到了第五天,我的心率超过120,呼吸急促,坐立难安,白眼珠开始发蓝,但老师说没关系。我自己查了一下可能是低血糖,但没有其他症状,就熬下来了。”阿离坦言,经过这次经历,今后应该不会再尝试辟谷了。

近年来,因不当辟谷引发的健康损害事件频发。据报道,2016年7月,山东日照费某参加辟谷后死亡,判决书显示,辟谷疗法尚未经国家正式准许,该疗法直接导致费某死亡。同年,一名男性糖尿病患者在辟谷7天后,因血糖剧烈波动诱发严重足部坏疽,最终被迫接受截趾手术。

2 辟谷前需做专业检查

这几类人绝对不要试

江苏省中医院急诊科副主任中医师黄洋介绍,辟谷源于道家养生体系,意为“避开五谷”,即通过服气、调节呼吸等方式,在一段时间内停止进食,追求身心净化。孙思邈在《千金方》中曾专门提到服用松果、茯苓等药物来进行辟谷。

黄洋表示,辟谷通过减少饮食摄入,并结合其他生活作息规律的调整,是一种增强体质的方法。从现代医学角度看,短期减少进食可以促进脂肪分解、改善细胞代谢、激活免疫系统等。“近年来随着减肥热潮兴起,许多人片面地将辟谷理解为单纯的减肥,产生急于求成的心理,甚至采取极端方法减少进食,这是不科学的。”

黄洋强调,孕妇、糖尿病患者、消化系统疾病患者、免疫力较差的人群以及基础疾病较多的老年人不适合辟谷。不当辟谷带来的风险非常明确。他认为,长期进食量减少最常见的问题是体内水、电解质紊乱,如低钾、低钠、低血糖;缺乏蛋白质和能量摄入不足会导致肌肉含量减少,体力下降;还可能出现消化系统问题,如慢性胃炎、胃溃疡、食管反流性胃炎、胆汁反流性胃炎等;肠道菌群失调则可能导致腹痛腹胀;免疫功能下降,容易反复感染或出现免疫系统疾病。

黄洋建议,辟谷前检查一下血常规、血压、血糖及肝肾功能等指标;辟谷过程中要结合身体状况循序渐进,不要突然打破机体平衡;即使是短期辟谷,也要注意补充足够的维生素、电解质和水分。

最后,他提醒,断食期间如出现身体不适,应立即摄入能量并及时就医,不要盲目坚持,以免延误治疗导致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

综合温州晚报、扬子晚报等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表情:
AddoilApplauseBadlaughBombCoffeeFabulousFacepalmFecesFrownHeyhaInsidiousKeepFightingNoProbPigHeadShockedSinistersmileSlapSocialSweatTolaughWatermelonWittyWowYeahYellowdog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3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