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毕节市七星关区积极把握大数据机遇,推动数字技术在医疗、农业等民生领域的深度融合与应用,让“智慧因子”渗透至公共服务方方面面,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数字动能”。
七星关区人民医院门诊大厅 患者正在打印检查报告
走进七星关区人民医院,智慧医疗带来的便捷随处可见。门诊大厅内,多位患者正在智慧医疗自助服务机前快速完成挂号、缴费等流程。“以前排队耗时,现在几十秒就能操作完成,支持身份证、支付宝、微信,特别方便!”正在就诊的余芳称赞道。
医院近年来陆续引入自助取片机、医保人脸识别终端等智能设备,并推出“云胶片”及手机查询报告服务,实现“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医保“刷脸”支付不仅有效防范医保卡冒用风险,也解决了老年人使用实体卡和智能手机的困难。
七星关区人民医院医保缴费人脸识别终端
“从全部人工办理到智慧终端全覆盖,工作效率大幅提高,患者排队时间明显缩短,”门诊部负责人王琴表示。据医院党委书记刘咏梅介绍,该院以5G+智慧医疗建设为核心,推出了预约挂号、移动支付、电子病历、远程门诊等一系列便民举措,持续优化就医体验。
数字技术的赋能效应同样延伸至乡村领域。在朱昌镇双堰村“乌蒙玄凤”智慧养殖基地,鸡群在桃林中自由活动。来自毕节职业技术学院的数字学徒团队通过机器视觉、仿生智能蛋箱等设备,实现对禽类生长和产蛋数据的全生命周期监测,并依托分析模型优化品种选育和环境管理,显著提高存活率和品质。
朱昌镇螺蛳村数字小院工作人员正在分析当地土壤数据
与此同时,朱昌镇螺蛳村数字小院正积极推进农业土壤监测与土地利用优化系统。通过部署环境监测站,实时采集土壤温湿度、PH值、电导率等数据,帮助农户科学调整种植策略。数字小院成员张鑫表示,即将测试的图斑系统可将土地信息可视化,助力盘活闲置资源,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朱昌镇数字小院土地数据采集监控系统
从“智慧医疗”到“数字养殖”,再到“土壤云监测”,七星关区正以“数字+”为抓手,串联民生服务与产业升级,绘就出一幅数字技术与美好生活深度融合的发展新画卷。未来,该区将继续释放数据价值,推动数字应用走向更广领域、更深层次、更高水平。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杨锦焘
编辑 周恩宇
二审 汪瑞梁
三审 谢朝政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