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活动缘起
活动目标
活动过程
活动成果与分析
活动总结
一、活动缘起
随着城乡差距的扩大,现在农村外出打工的人越来越多,我们这里也有类似现象,许多同学因为不能随父母外出,都寄居在亲戚、朋友那里,生活上缺少照顾,成了“留守一族”。根据权威调查,中国农村目前“留守儿童”数量超过了5800万人,他们的父母长期不在身边,情感上无人沟通。在学校,经常也能听到有同学说:我爸妈不在家,没人管,没人交流,在家没人理我,我觉得好孤单。是啊,看着这些和我们一样本该躲在父母怀里享受温暖的同学,却失去了同龄孩子的天真与活泼,我们想让留守儿童感到学校就像家一样温暖,与其它孩子一起健康成长,所以我们班开展了主题为“共享蓝天 爱暖童心”的综合实践活动。
二、活动目标
(一)认知目标:
通过儿童的相互交流,调查了解,对留守儿童的家庭、学习
和生活情况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
(二)能力目标:
1、通过调查、访问,培养学生学会获得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2、通过实践活动,学会认真感悟生活的能力;
3、培养学生善于发现身边的问题,思考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1、通过互帮互助活动,增进儿童团结协作、克难奋进的精神;
2、通过与留守儿童及家长的沟通交流,培养互相帮助,团结友
爱的情怀;
3、从情感上真正感受到关爱留守儿童的道理,培养从小爱他人
的品质,弘扬传统美德。
三、活动过程
在老师和家长的帮助指导下,整理研究报告向其他小组同学汇报,相互交流,并谈谈各自的体会,提出如何帮助留守儿童的建设性建议。
1、引入活动主题
2、确定研究问题与方向
3、制定活动实施方案
4、成立活动小组
5、制定小组活动计划
1、调查组工作
2、帮扶组工作
3、爱心组工作
活动准备阶段:引入活动主题
活动课的开始是因为班上有同学在家中收看了 2012年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栏目推出的一档专门采访留守儿童的节目,于是我们召开了一次“关爱留守儿童”的主题班会,同学们的感慨很多,大多数孩子都是觉得他们挺可怜的,希望社会能更多的去关注这群孩子,记得当时班上的龚琲同学就说了这样一番话:“同学们,其实我们的身边就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的命运和电视机中的那群孩子一样,为何大家不从我们身边的学生开始,去了解、去关爱这群留守生呢。”他的这番话一说,班上的同学纷纷响应起来。于是大家决定从我们身边的学生开始调查、了解、帮助他们。
活动准备阶段:确定研究问题与方向
从多角度针对“留守儿童”提出要研究的问题与方向。
例如:1、留守儿童的学习困难有哪些?
2、留守儿童“心事”向谁说?
3、留守儿童玩什么游戏,有多少零花钱?
4、农村留守儿童受教育状况?
5、农村留守儿童生活状况?
6、父母不在身边,遇见苦难怎么办?
7、为什么学习成绩不理想?怎样才能避免迟到、早退、旷
课、逃学、上课提不起精神、注意力不集中、不能按时完成作等
问题?
8、怎样做才能帮助这些与自己同龄的小兄弟姐妹们?
活动准备阶段:制定活动实施方案
1、按照学生兴趣和活动要求组成活动小组,制定小组活动计
划,明确自己小组的活动目标。
2、每小组展开调查、访问、走访、讨论收集材料,做好记录
整理。
3、整理资料,小组之间相互交流研讨,写出研究报告。
4、展开活动主体—教师带队,走入校园,与留守儿童及监
护人沟通交流,建立良好的互助体系。
5、活动总结。
活动准备阶段:成立活动小组
针对研究的问题,学生成立以下几个小组
调查组:了解留守儿童的生活现状
(小组成员:龚益林、龚瑜)
帮扶组:了解留守儿童的学习问题
(小组成员:龚嘉怡、余伟、潘紫薇)
爱心组:了解留守儿童的课余活动、情感生活,了解留守儿
童的人际交往问题
(小组成员:周文静、龚琲、高逸雯、潘章豪)。
活动准备阶段:制定小组计划
各小组成立后,按照自己小组所要研究的内容、目标、步骤方
法等做出计划,如:帮扶组活动计划:
活动目标:
1、了解留守儿童的学习问题,学习遇到的困难如何解决,怎样
才能提高学习成绩等。
2、提高与同龄人及长辈沟通交流的能力与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
活动步骤:
1、上网或从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