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填空(15)1、新闻采访是新闻记者为获得新闻事实材料,而对客体进行的访问、观察、思索和记录等调查研究活动。 2、新闻敏感是指新闻工作者对客观事物的新闻价值的判断能力,西方称为“新闻鼻”。3、新闻的选择主要有两个标准:一个是新闻价值标准;一个新闻政策标准。4、新闻报道策划就是新闻传播工作人员对新闻传播活动最佳效益的谋划。5、不适当的采访方法,会令新闻采访遭受拒绝,主要表现在,一是记者给人留下的第一印象不好,二是新闻采访的时间、地点、场合不当。6、采访倾听主要有两个层面的意思:第一,要听;第二,要理解。7、记录,就是记者和采访者在采访时将所见、所闻、所感的新闻素材,真实、准确地记录下来。8、画记主要包括了新闻照片、新闻录像以及现场制作的图画。9、笔记注意事项,一是复核记录材料;二是笔记本切忌全部记满,一定要留一定的空间用以补记材料。10、电话连线既是一种报道方式,又是一种采访方式。11、记者招待会或新闻发布会采访的竞争表现在“抢”字上,即抢座位、抢提问、抢发稿。12、跨行业采访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记者的采访任务涉及到另一个行业,需要跨行业采访。另一种情况是,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了非本行业的重要新闻,只要时间允许就应该跨行业采访。13、1926年1月26日,贝尔德研制的电视公开播送,世人将这一天作为电视诞生的日子。14、消息的标题由引题、主题、副题、肩题、插题、提要题构成。15、倒金字塔结构是最基本的报道形式之一。它的主体结构特点,是按照重要性递减的原则进行组织。16、金字塔型结构又称为时间顺序结构、编年体式结构,纵向结构,悬念式结构,这种结构也常用于硬新闻报道。17、预测性消息是指报道尚未发生、有可能发生的“事情”、提供未来信息的消息。它所报道的事物带有不确定性。18、服务性消息以提供切实可用的信息、方法、忠告为己任的消息。美国称其为“菜篮子新闻”,日本叫它“实用记事(新闻)”19、新闻摄影的文字说明有标题和解释性说明共同组成。20、“白描”是指是指文字描写的具体方法,即不尚修饰,不用或少用形容渲染,以质朴的文笔,力避浮华、做作,简练而直接地勾勒出事物的特征。21、业务性失实是指新闻报道者并无故意造成失实报道的动机,未能按照客观事实的本来面目如实做出报道所导致的新闻失实。二、不定项选择(15)1、新闻采访的类型主要有( ABD )A. “闻风而动”型 B. “守株待兔”型 C. “一触即发”型 D. “策划”型2、新闻采访因为报纸要天天出版,电台、电视台、网站24小时不停开播,记者就得不停地出去采访。这体现了新闻采访( A)特点。A.艰辛性 B.广泛性 C. 突发性 D. 社会性3、新闻采访中的政策标准包括了(BC)。A.重要性 B.新闻宣传思想 C. 新闻机构自身的编辑方针 D. 社会性4、以下属于新闻线索的特点的有(AB)。A. 有待证实 B.稳定性低 C. 完整性强 D. 变动性小5、以下新闻报道策划的特点的有(ACD)。A. 时代感 B.综合性 C. 时效性 D. 前瞻性6、以下属于采访对象临访前的心理的是(BCD)A. 非合作型 B.积极配合型 C.一般协作型 D. 蓄意应付型7、新闻采访中,记者用建议、劝告等方式改变采访对象的态度,从而改变其抗拒心理的心理控制手段是(C)。A. 情绪激励 B.示范 C.说服 D. 安抚8、记者把握事物的矛盾法则,抓住重点。循着某种思路、某种逻辑,连珠炮式的提问方法是(D)。A. 设问法 B.激将法 C.诱导法 D. 追问法9、以下属于按新闻采访对象的专业归属分类的有(AB)。A. 政治类新闻采访 B.经济类新闻采访 C.记者招待会采访 D. 隐性采访10、以下属于按新闻采访主体的行为方式分类的有(AB)。A. 专门采访 B.蹲点采访 C.文化类新闻采访 D. 社会新闻采访11、广播电视新闻采访一般包括了(ABC)。A. 拍摄 B.画外采访 C.记者出镜 D. 配音12、(引)写写毛笔字 喝点功夫茶(主)百岁老人留下长寿秘诀——请问这则新闻标题的表现手法是(D)。A. 叙述式 B.白描式 C.口语式 D. 概括式13、(引)“北极熊”疯了 “非洲狮”蒙了 (主)世界杯五十二战之三十一 ——请问这则新闻标题的修辞手法是(B)。A. 比喻 B.借代 C.比拟 D. 摹绘14、本报讯 “老师为我们讲课口干舌燥,我们应该向老师敬一杯水。”吉林农业大学从本学期开始,学生都把装满开水的暖瓶和茶杯放在讲台上,课间给老师斟上一杯水。 (1981年4月26日 《长春日报》)——这段文字属于(C)新闻导语的类型。A. 因果型导语 B.对比型导语 C.引语型导语 D. 问题型导语15、人类今天登上月球! ——这段文字使用了(A)新闻导语的写作技巧。A. 一语破的法 B.设置悬念法 C.欲擒故纵法 D. 化静为动法三、名词解释(6)1、新闻炒作新闻炒作就是一种制造社会舆论、公众舆论的热点,吸引大多数人去关注,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社会公众的态度或者行为的新闻传播活动。2、采访提问运用谈话的方式研究采访对象心理的一种方法,是记者采访活动的主要实施形式,也是关系采访活动成败的关键。3、用眼睛采访是记者依据一定的采访任务,通过眼睛等各种感官和大脑对客观事物的外部现象与联系的综合反映来进行新闻采访的一种社会活动。4、隐性采访指记者在采访对象不知情的情况下,通过偷拍、偷录等记录方式,或者隐瞒记者的身份以体验的方式,不公开地猎取已发生或正在发生又未被披露的新闻素材的采访方式。隐性采访通常用于揭露或批评性的报道中。5、消息 指报道事情的概貌而不讲述详细的经过和细节,以简要的语言文字迅速传播新近事实的新闻体裁,也是最广泛、最经常采用的新闻基本体裁。6、延缓性导语延缓性导语不直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