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名状的意思是什么,古代是怎样解决光棍问题的

诗佳网

投名状的意思是什么,古代是怎样解决光棍问题的?

光棍可以说是一个古老的角色,它既是一个婚姻问题,又是一种社会现象。光棍通俗的讲,就是如今所谓的到了婚龄而没有结婚的剩男。这一类特殊的人群,从古至今都备受世人的关注,就是怎么来解决光棍问题。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讨论一下古代的光棍是如何产生的。古代有光棍吗?这个答案显然是肯定的,古代的光棍并不比如今少。在古代导致光棍产生的原因很多,一妻多妾的婚姻制度其实并不是主要原因。

投名状的意思是什么,古代是怎样解决光棍问题的

在古代,能真正实现一夫一妻多妾的家庭相比整个社会来讲,是极小的一部分。也就是说能够达到娶妻纳妾条件的人很少,这类人是非富即贵。比起广大的普通老百姓,他们对光棍的影响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造成古代光棍出现的主要原因有三点,一是古代女性从一而终的贞节观念。这种观念致使广大的女性在丈夫或未婚夫死后不能选择再嫁,尤其是未婚夫死后不能嫁人的大量贞女的存在,就成为光棍产生的主要原因。

二是古代溺婴情况严重,致使男女比例失调。从史料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到,古代女婴生下后十有八九被残忍溺死,从源头上导致了光棍的产生。三是地主阶级的压榨,百姓穷困潦倒,根本没有财力和精力娶妻生子。

那么,面对古代严重的光棍问题,都有哪些解决办法?

其实古代没有专门用来解决光棍问题的方法,往往是在刺激人口增长的措施下,间接了解决了一些光棍问题。有的朝代规定女子到婚嫁年龄就必须要嫁人,不然官府要集中配对。还有规定不出嫁的,要依法惩处。

晋朝一统天下后,迫切的需要增加人口来发展经济,于是出台了相关的政策。规定达到婚龄的女子必须要嫁人,否则官府要强行为其配对。据史料记载,司马炎曾要求“制女年十七父母不嫁者,使长吏配之”。

这个政策理论上可以解决部分光棍问题,最起码能解决有实力而无目标的这类人。如果哪家的女子长到十七岁还没出嫁,那这类人的春天就到了。官府会按照他们登记的先后顺序,来为他们指配媳妇。

到了战乱频发的南北朝时,各朝为了快速增加人口,便规定适龄女子必须要出嫁,否则会被惩处,家人也要被连坐。南朝宋就规定“女子十五不嫁,家人坐之。”这在解决剩女的同时,也为光棍们带来了娶妻的可能。

如今社会的剩女也是不少,这要放在古代可是犯法的,家人也要跟着受水。这个规定虽然初衷是为了解决因战争带来的人口问题,但间接的也解决了光棍和剩女的问题。对光棍中有实力的人来说,绝对是好消息。

上述的规定都不是专门为解决光棍问题而制定,真正解决光棍问题的政策是官府充当媒人来指配。官府中指定的人是负责解决光棍婚姻问题的专职人员,他们通过穿针引线或强制手段来为光棍配媳妇,是为“拉女配”。

这种机构在边疆和农民起义军中比较常见,光棍会被官媒强制婚配娶媳妇,主要是稳定社会发展和减少流民。有官媒功能的官府,通常都是门庭若市,光棍们络绎不绝,争相以钱财相赠,希望能排位靠前娶到媳妇。

也有不少男女相识后便抛开官媒,从而省去行贿环节。但官媒却有防范措施,在晚上会到犄角旮旯去曝光,是为“查墙子”。因此,官媒的出现,既解决了大量剩男剩女的忧愁,又带动了一些官员灰色利益的发展。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措施就是鼓励女性再嫁,但这种措施仅仅出现在宋代之前,程朱理学没有普及之前。一般是在男女比例严重失调的地方会推行,官府对寡妇再嫁都持支持的态度,不太强调三纲五常,从一而终。

秦汉以后对达官贵人的娶妻纳妾是有限制的,并不是说你有钱有权就可以随意的娶妻纳妾。汉朝规定“卿大夫一妻二妾”,除非有大功,才能“功成受封,得备八妾”。普通士大夫是一妻一妾,老百姓是一夫一妇。

到明朝时,亲王是“许奏选一次,多者止于十人”,世子和郡王则是减半。这些规定都限制了王公贵族的娶妻纳妾数量,为光棍提供了大量的娶妻机会。另外还有各地定期举办的类似于现今的相亲会等交友平台。

春秋时期的“仲春会”就是为适婚男女提供相处的一个交流会,以此来提高适龄男女婚配率,也为光棍脱单提供了机会。除了以上这些措施和规定外,还有许多解决光棍问题的手段,但效果如何就不得而知了。

总的来说,古代解决光棍问题的方法和措施有很多。但其实效果并不理想,不管是官府还是民间,他们只看到了光棍的现象,对其造成的本质却知之甚少,大部分光棍是难以糊口,贫穷才是古代光棍产生的主因。

因此,古代解决光棍的方法虽然很多,但解决贫穷才能根本解决古代光棍问题。

塞尔维亚和俄罗斯会割袍断交吗?

我的答案很明确:塞尔维亚和俄罗斯不会割袍断交!

武契奇领导下的塞尔维亚与科索沃握手言和,只是因为迫于塞尔维亚所面临的严峻形势。

外部威胁:因为塞尔维亚亲俄、亲中的外交立场。西方列强从来没有放弃对塞尔维亚政权的颠覆想法。

内部威胁:反对派积极响应西方“民主、自由”的号角,动辄在国内引发示威游行活动,目的就是推翻现有政权,从而建立一个完全倒向美国以及北约的亲西方政权。

安全形势:地处偏僻的东欧,实际控制面积5.56万平方公里,人口700万左右,国土面积都没有我们的重庆市大。

外部被各个北约成员国围绕,稍微不慎,即是亡国亡政的悲惨命运。

经济形势:没有出海口,只是一个小小的内陆国家的塞尔维亚,注定了它在经济上要依靠欧盟、甚至要依靠美国。

塞尔维亚离中、俄太远,却离北约以及欧盟太近。典型的远水解不了近火。

而科索沃是北约强行从塞尔维亚的前身南联盟“脱离”出去的一部分,更是西方“民主、自由、人权”的典范,塞尔维亚虽然不承认科索沃的主权,但是基本上收复故土的可能性为零。

在这样的情况下,塞尔维亚如果想获得北约的安全保障,要想获得它们的经济支持,塞尔维亚必须递上“投名状”!

目前来看,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递上的“投名状”具体内容为:

一、与科索沃经济贸易的正常化。

二、把驻以色列的大使馆迁往耶路撒冷。

根据视频画面可以推测一种可能:第二条中的“迁大使馆往耶路撒冷”很可能是被特朗普给“阴”了一把,但是武契奇也没法反抗,美国太强大,塞尔维亚太小了。

美国从塞尔维亚身边走过时,那带起的“小风”都能把塞尔维亚给“吹”的东倒西歪。

所以,塞尔维亚与科索沃的“握手言和”只能说形势比人强下的无可奈何罢了,只是因为塞尔维亚想好好的活着,免遭战火的“洗礼”。

弱国无外交啊,这就是小国的悲哀。

所以,塞尔维亚不会与俄罗斯割袍断义的。只是委曲求全换生存罢了!

泽连斯基和普京最终会面临什么结局?

俄乌战争会以什么样的方式收场,将是决定泽连斯基和普京命运的关键因素,普京的情况,相对来说,要好于泽连斯基。

我始终认为,俄乌战争爆发的根结,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为了继续压榨第三世界国家和人民的血汗,以此来维持自己的霸权,以及维护自己优越的生活。

在全球经济深度融合的情况下,第三世界国家和人民普遍崛起,都大大的削弱了美国和西方国家的影响力。

而俄罗斯也在各个领域同美国针锋相对,成为美国独霸世界道路上最大的绊脚石,美国因此视俄罗斯为眼中钉,肉中刺,恨不得除之而后快。

俄罗斯继承了前苏联80%多的遗产,庞大的国土面积,丰富的石油、粮食和其它资源,尤其是数量众多,种类齐全的各类核武器,更是让美国和欧洲各国忌惮不已。

俄罗斯时不时拿核武器,威胁美国和欧洲盟友的安全,美国只能通过经济制裁,削弱俄罗斯和其盟友的关系,甚至引起俄罗斯内部的分裂。

然而美国自己和欧洲大部分国家,深度依赖俄罗斯的能源,再加上俄罗斯依靠国内丰富的资源,完全可以做到自给自足。

即使美国伙同其他国家,几十年如一日的对俄罗斯进行各种制裁,俄罗斯的经济却没有受到多么大的影响。

美国想通过经济制裁,搞乱甚至分裂俄罗斯的阴谋,始终无法得逞。

最终美国利用北约东扩,从外部压缩俄罗斯的战略空间,加上经济制裁,同时通过脸书、油管等,美国所掌握的媒体平台,对俄罗斯和其周边国家,进行全方位长时间的渗透,为展开颜色革命做好铺垫。

美国利用多重手段,就是为了搞乱俄罗斯,同时需要一些亲西方的俄罗斯政客,像曾经的叶利钦一样,继续分裂俄罗斯,从而让俄罗斯再也无法承担,维护庞大的核武库的目的。

美国还勾结盟友,在世界各地和俄罗斯周边,发起代理人战争,进一步削弱俄罗斯的整体实力,而乌克兰就是美国经过长期渗透下,所形成的产物。

以上就是俄乌爆发战争的根本原因,俄罗斯面对美国和北约的咄咄逼人,肯定不会束手就擒,强人普京也对美国和欧洲各国,失去信心并且不再抱有任何幻想,决定杀鸡儆猴震慑美国和其盟友。

泽连斯基能喜剧演员的身份,从乌克兰众多政客中脱颖而出,问鼎乌克兰的总统宝座,除了满足美国需要泽连斯基,带领乌克兰人民去挑衅俄罗斯之外,还需要利用乌克兰的极端民族主义分子,对乌克兰境内的俄罗斯族人,进行残酷的迫害。

泽连斯基领导下的乌克兰,其所作所为成功的引起了俄罗斯的怒火,2022年2月17日,普京发动命令,决定在顿巴斯地区展开特别军事行动,俄乌战争就此爆发。

乌克兰的国土面积约60万平方公里,人口近4100万人左右,作为欧洲的粮仓,乌克兰在农业、林业、军工业、旅游业等方面,都发展的不错,而且拥有其他丰富的矿产资源。

因此乌克兰在其自身拥有资源的基础上,作为美国的代理人,完全可以同俄罗斯,进行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

美国和其盟友出钱出装备,乌克兰出人出力,只要能通过消耗战拖垮俄罗斯,就算乌克兰最后沦为一片焦土,美国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然而没有想到的是,乌克兰因为美国推行自由民主,国内大搞颜色革命,政客们忙于选举,而忽视了经济发展,连乌克兰引以为傲的军工企业,因为人才流失严重,也深受影响陷入绝境。

俄乌战争爆发后,全世界原以为战争会持续很长时间,没想到一开打,乌克兰就败下阵来,要不是美国和其盟友,持续不断为乌克兰提供战略物资,恐怕乌克兰都没有同俄罗斯一战的资本。

俄乌战争爆发至今,俄罗斯已经占据顿涅茨克、卢甘斯科、扎波罗热、赫尔松等地,乌克兰其他地方的城镇,也在俄罗斯的打击下沦为一片废墟,大量乌克兰人逃离家园,成为难民。

俄乌战争还在继续,俄罗斯此时表现的游刃有余,而泽连斯基则四处奔走,求爷爷告奶奶的到处筹集物资。

战争始终发生在乌克兰境内,所以美国和其盟友不急,俄罗斯取得了大片土地,为了巩固当前的大好局面,俄罗斯也不着急。

这就是当前俄乌战争的真实情况,至于战争何时结束,那要看美国和俄罗斯的态度,泽连斯基所领导下的乌克兰,不过是个打酱油的。

俄乌战争爆发至今,美国没有看到俄罗斯被拖垮,反而是自己和盟友,因为新冠疫情,导致经济大幅度衰退,各国内部矛盾丛生,再加上泽连斯基和乌克兰这座无底洞,欧盟内部率先陷入分裂的边缘。

俄乌战争中,美国随意冻结他国财产,任意操纵美元对他国施压,让其他世界各国都深感不安,用本国货币结算,去美元化的呼声逐渐高涨。

美联储在损害他国利益的情况下,继续采取加息政策,加快各国去美元化的实际操作。

美国和其盟友一系列骚操作,让原本在俄乌战争中孤立的俄罗斯,获得了世界各国的同情,也逐渐明白了,俄罗斯为什么对乌克兰采取军事行动,真正的罪魁祸首,其实是美国和北约。

现在俄罗斯占据了乌克兰大片领土,摧毁了乌克兰军事和其他设施,也达到分割和瓦解乌克兰整体国力的目的。

普京在国内的支持率也是居高不下,俄罗斯的民生和经济,也没有因为战争,而受到过多的影响,至于战争何时结束,在占据顿巴斯和克里米亚地区之后,普京已经立于不败之地。

普京趁俄乌爆发战争期间,从政治、经济和军事方面,对美国和欧洲国家做出切割,同时打击国内亲西方势力,并且对脸书、油管等美国所主导的媒体平台,进行严厉的整顿,避免美国颜色革命在俄罗斯生根发芽。

俄乌战争随着时间的推移,俄罗斯国内大部分人,也明白了美国和北约,是要置俄罗斯于死地而后快。

对于乌克兰人在顿巴斯地区,对俄罗斯族人的暴行,也让俄罗斯国内开始普遍支持普京,俄乌战争没有拖垮俄罗斯,反而提升了自身的民族凝聚力。

所以无论俄乌战争结果如何,普京在国内的地位,都无人能撼动,反而是泽连斯基自己的命运堪忧。

如果在美国和其盟友的帮助下,泽连斯基和乌克兰军队,无法重创俄罗斯经济和军事发展,反而是乌克兰自身损兵折将,失城失地,最终承认战败认输。

那么泽连斯基很可能会被美国和其盟友所抛弃,另换一个能达到美国目的的乌克兰政客。

而且乌克兰国内因为长期战争,导致的民不聊生,引发反战的情绪,泽连斯基肯定会成为替罪羊,在选举中落败下台,甚至因为作战不利,被国内司法审判沦为阶下囚。

如果美国和其盟友,因为俄乌战争反受其害,没能力也厌倦了,只能通过谈判结束战争,前提是必须承认,俄罗斯现在所占据的地方。

那么泽连斯基依然逃不过国内的口诛笔伐,下台和接受审判在所难免,当然美国在战前对泽连斯基承诺了什么,以及相互之间私下作了那些交易,作为知情人的泽连斯基,则必将成为美国的保护对象,也是美国掩盖丑闻和阴谋的必要作法。

作为反俄势力的泽连斯基,即使逃亡在国外,依然能通过自身的影响力,在西方的媒体平台上,煽动乌克兰极端民族分子,以及其他仇视俄罗斯的国家和民族,继续对抗俄罗斯。

可以说泽连斯基除了反俄这条路之外,自身再也没有被其他人所利用的价值,在美国和西方国家的庇护下,泽连斯基在流亡他国后面,或许能继续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

而满目疮痍的乌克兰人民,却没有那么幸运,毕竟如何重建乌克兰,恢复战争的创伤,将是需要面临的又一个长期的难题。

泽连斯基和乌克兰最大的错误,就是把自己的命运掌握在别人手中,在政治和军事斗争中,乌克兰已经先输一筹。

普京清醒的知道,美国和其盟友将置俄罗斯于何地,而俄罗斯必须通过军事手段,为自己杀出一条血路,否则普京和俄罗斯,将沦为美国和西方国家刀俎下的鱼肉。

目前看来,普京的地位依然稳如泰山,而泽连斯基用焦虑的眼神,眺望着到处已经沦为一片废墟的乌克兰国土,对自己的未来充满迷茫。

公司有的员工有购买股权的计划?

这位朋友好!对于这个问题,我觉得回答比较合适。

一方面,我有过买公司股权的经历。另一方面,从2011年至今,一直在从事企业的管理顾问和职业生涯工作,曾参与过几家公司给员工出让股权的事宜。

记得2005年的时候,当时我在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总部的人力资源开发管理中心工作。在那一年由蒙牛乳业部分高管发起的【现代牧业】成立了,面向蒙牛内部的管理层释放部分股权。我一直比较喜欢投资,感觉这次机会挺不错,规定的一个购买单位是5万元,而我当时全身上下就有8000元,只好几个人一起凑了5万。到了2010年,现代牧业在香港挂牌上市,最高的时候我的股票市值逼近30万元,算是小赚了一笔。

回到您的问题,公司的股权值不值得购买?首先,我想说的是投资公司原始股权的风险很大,毕竟能最终上市的企业屈指可数、凤毛麟角。其次,假使想要参与,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权衡一下。

一、分析公司的业务在未来的需求有没有潜力,是朝阳产业?还是夕阳产业?如果是朝阳产业在考虑公司在同行业的地位,有没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像专利、团队和公司当下的规模等等方面。

二、最关键的是要看老板的经营能力和个人魅力。对于一家公司的命运往往就掌握在老板一个人的手里。中国有句古话叫:“一人可以兴邦”当然可以兴一家企业。这一项是最关键的,因为,投资就是投人。

三、要弄清楚是什么形式的股权。股权的种类有很多,像⑴注册股(要在工商局备案,能通过企查查或天眼转件查到股东的信息),既有收益权也有所有权。⑵有分红股(工商局没有备案),只有收益权,也就是分红的权利,没有所有权。还有实物股等其他形式的股权,但公司对员工常用的就以上两种。

四、要了解公司卖给员工股权的目的,是为了激励留住优秀的员工?还是公司现金流出现了问题?公司买股权的钱是用于公司的发展?还是要清还公司的债务。

五、要了解存不存在法律方面的风险,可以用企查查或天眼软件查,看公司有没有法律纠纷,或有没有股权质押的现象。

六、加入决定了要买,那一定要把相关有法律效应的手续办理。如果是在别的股东名下代持,要签订正规的代持协议(最好找律师咨询代办)。

最后,想再次提醒以一下这位朋友,购买公司股权的投资虽然收益很可观,但风险也比较大,需自己权衡。或单纯就是为了能跟公司建立关系,在自己的承受经济范围内,可以考虑少购买一些。祝升高职、发大财。

对于公司有员工有购股权的计划,大家说值得买吗?欢迎大家补充!

王伦到底该不该杀?

王伦确实该杀,但王伦确实又不该杀。因为,文本故事中林冲杀王伦,几乎毫无道理,还涉嫌抱大腿挟私报复。但透过文本看“真相”则王伦必死,王伦不死,便没有晁盖。从王伦到晁盖,是《水浒传》必经的大关节,因而王伦千真万确的该杀。

究竟是怎么回事,且让我们回到原著中,看看这场似真似假的“梁山大火并”究竟是怎么回事。

王伦是“妖魔”的核心

梁山究竟有几任寨主,恐怕五百年以来都没搞清楚,所有的读者都会异口同声的说,梁山总共有三任寨主:王伦、晁盖、林冲。但是,细读文本就会发现,施耐庵还隐藏了一位非常神秘的寨主,此人便是摸着天杜迁。

林冲投奔梁山,出示了柴大官人的推荐信,王伦立即答应他入伙,把林教头安排在了第四把交椅上。但是,在为林冲接风的酒席间,王伦忽然“蓦地寻思”道:我却是个不敌的秀才,“因鸟气,合着杜迁来这里落草;续后宋万来,聚集这许多人马伴当。”

王伦这句话中,就隐藏了他是在杜迁之后才做了梁山寨主的。想当初,王伦、杜迁投奔柴大官人,临走之时,得到了馈赠。此时,王伦应当感激柴进,肯定不会“因鸟气”。王伦“因鸟气”应当是在柴进庄上与杜迁分手之后,杜迁去了梁山,王伦此后“因鸟气”,便“合着”杜迁到梁山落草。

“合着”就是跟着,杜迁在前而王伦在后,“合着时代的节奏”就是这样的用法。这个句式古代早就有例句,最著名的就是《庖丁解牛》中的“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前面有标杆模式,后面的跟着来而且高度“契合”。

书中写得清楚,杜迁最先到梁山,王伦随后,宋万续来。所以,施耐庵只交代了这三个人上梁山的时间,并没有提朱贵是何时入伙的。当朱贵带着林冲到聚义厅时,书中写道:

中间交椅上坐着一个好汉,正是“白衣秀士”王伦,左边交椅上坐着摸着天杜迁,右边交椅坐着云里金刚宋万。

梁山三大头领,杜迁、宋万夹着王伦坐的,这其中便十分有意思了。

梁山大聚义时,揭晓一百单八将所对应的星煞,杜迁上应“地妖星”,宋万上应“地魔星”,这二人合起来就是“妖魔”。王伦在他们中间,岂不就是“妖魔”的核心吗?

既然是“妖魔核心”,那么,林冲杀他就非常应该。梁山好汉本来就是“降妖除魔”的天上星煞,面对妖魔,林冲难道不该杀吗?

一场假火并隐藏着另一场真火并

总结文本故事,林冲杀王伦的理由是因为白衣秀士心底狭隘,不容天下好汉。这个理由一点都不充分,王伦的为人,不是晁盖他们到来后才这样的,林冲当初早被王伦逼得走投无路。当时,林冲为何不敢动手呢?

从文本故事理解,林冲这人十分阴毒,一直藏着杀王伦报私怨的鬼胎。何况,一个手无缚鸡之力,连阮小二都看不起的白衣秀士,林冲杀他干什么,逼他让出寨主之位不行吗?

但是,施耐庵必须让林冲背锅杀掉王伦。但施耐庵不会平白无辜的让林冲背锅,因而,他把这回书的回目写成了“林冲水寨大火并”。火并,指的是内部相互残杀,内部相互吞并。既然是“相互”,那么,林冲杀王伦似乎就合理“合法”了,也就不存在挟私报复了。

但是,整个故事中,有“相互”残杀,“相互”吞并的描述吗?也就是说,林冲杀王伦是“火并”吗?

林冲杀了王伦,假如是发生在他入伙之后,杀了王伦自己做寨主,那才是真正的内部相互残杀、相互吞并。杀王伦而让晁盖做寨主,那就不是“火并”。

所以说,施耐庵的这段故事“文不对题”。

如此说来,《水浒传》当真是错漏不断,自相矛盾的粗制滥造之作了?绝对不是,施耐庵在这场假“火并”中,实实在在的隐藏了一场真火并。这场火并,便是引出《水浒传》故事,孕育《水浒传》主题的重大历史事件。

在“引首”故事中,施耐庵早就出现了文本“错漏”,以颠三倒四的手法,讲述了五代时期到宋仁宗时代的皇位传承。

第一处“错漏”,是这样一句话:“如今东京柴世宗让位与赵检点登基”。就是这一句话中,竟然有两大常识性的历史错误。首先,柴世宗没有让位,是赵匡胤篡权。其次,赵匡胤当时是“点检”而不是“检点”。施耐庵是一处错写,交代自己的上一处写法是错误的。

第二处“错漏”就更大了,书中写道:(太祖)传位与御弟太宗即位。太宗皇帝在位二十二年,传位与太子即位。这朝皇帝乃是上界赤脚大仙。

不知读者注意了没有,这一段关于北宋早期的帝位传承中,竟然“漏写”了宋真宗。说的是宋太宗直接把皇位传给了孙子赵祯,这不是“孙立”吗?

这几处“错漏”并非施耐庵不懂历史而错写,而是因为施耐庵要讲述这两处“错漏”中隐藏的历史。很显然,这几处“错漏”中,就隐藏着“内部相互残杀”、“内部相互吞并”的货真价实的大火并。

于是,王伦千真万确的该杀。

因为“杜迁”所以“王伦”

梁山原本是一场假火并,但对看开篇故事,却是隐藏着一场真火并,也就是“烛影斧声”。这件奇案之后,赵光义为了证实是太祖“让位”,忽然搬出了“金匮之盟”。这个盟约据说是杜太后干预,订立的皇位传承盟约。

按照这个盟约,宋太祖把皇位传给“御弟”宋太宗,宋太宗再把皇位传给“御弟”老四赵廷美。然后,由赵廷美把皇位归还给太祖的儿子,“迁回”给太祖系。

这就是“杜迁”,施耐庵改写了蓝本《大宋宣和遗事》中的“杜千”,隐写的就是这段历史疑案。无论“金匮之盟”是真是假,宋太宗都没有履行契约,假如按照这个盟约,那就没有宋真宗了。所以,施耐庵故意“遗漏”了这朝皇帝。

因为“杜迁”之后,原本只有做“王”资格的人便轮流做了皇帝,这就是“王伦”。

王伦被“妖魔”护拥,林冲杀了王伦,在梁山大排名时,杜迁与宋万掉换了位置。这其实也是王伦被杀的一大注脚,因为“杜迁”,然后“王伦”,北宋王朝便是一只“病大虫”,肯定是不能“宋万”了。

晁盖名字的谐音是“朝改”,做王的人轮流做皇帝,违背了“天道循环”之理,导致了妖魔出世,天下失去太平,北宋王朝等于是改朝换代了。

既然是改朝换代,其最终的结果必定是断送江山。因而,晁天王便在曾头市稀里糊涂的被射了一箭,然后,稀里糊涂的中毒身亡。于是,宋江做了寨主。

《水浒传》的开篇故事讲述了北宋的开国,赵匡胤荡平五代狼烟,建立了太平之世。同时,在这段故事中,又隐藏了这个王朝走向灭亡的玄机。而且,在“还道村受三卷天书,宋公明遇九天玄女”这回书中,隐藏了北宋灭亡的时间节点——“二龙戏水”。

“二龙戏水”说的是靖康之难时,宋徽宗、宋钦宗父子被押往五国城“坐井观天”。以此推断,施耐庵的《水浒传》将写到这个历史时期,宋江绝不会在宣和六年时就被毒死了。

因而,《水浒传》就是一部北宋兴亡史,施耐庵奇妙的以“杜迁”、“王伦”、“晁盖”、“宋江”隐喻了这个王朝的全过程。

由此观之,王伦被杀千真万确的应该。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