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富贤,59岁东北失独妇女自杀身亡

诗佳网

易富贤,59岁东北失独妇女自杀身亡?

6月9日,凤凰周刊发表独家报道《59岁东北失独妇女自杀:夫妻俩身患多病负债十几万,哭诉“活不起”》。

文章描述了一个失独(失去独生子女)妇女从自救、互救到彻底放弃求生欲望直至选择死亡的全部历程。

易富贤,59岁东北失独妇女自杀身亡

此文一出,立时引发热议。大家最关注的问题是:这位失独妇女自杀的事情,反应了怎样的社会现实问题?

在我看来,主要是三个问题。

第一、任何问题,其实都可以归结为经济问题。

失独固然是一件令人悲痛的事,但真正致使这位失独妇女自杀的诱因,还在于丈夫沉疴在身,自己也身染重病。

基于上述两个原因,这位失独妇女找周围的亲戚好友借了一大笔钱,自己却无力偿还,甚至萌发了卖房还钱的念头。

如果这位失独妇女有较强的经济基础,生活不至于如此山穷水尽。

这个问题好理解吗?很好理解。好解决吗?很难解决。

失独并不是某个家庭的事,而是一种社会现象。

2012年的时候,《大国空巢》的作者易富贤先生根据人口普查数据推断:最多十年,中国就将有1000万个家庭成为失独家庭。

如果失独妇女自杀只是个例,那么社会援助完全可以帮助她过上好日子,可如果这个数字从1变成1000万,谁还能真正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呢?

正如我在写到明末乱象的时候就说过:“崇祯皇帝上位后最大的问题就一个,那就是钱。”

只要有了钱,什么流寇、党争、贪腐、外敌,统统可以轻易解决。

可问题是:崇祯时期官僚士绅们有钱,皇室成员们有钱,唯独崇祯皇帝没钱。

我们甚至可以说:如果崇祯皇帝只用面对一种困境,他都能拿出足够的钱来解决问题,但等到困境越来越多时,崇祯皇帝手里那点有限的钱,也只能四处摊派,最后什么问题都没解决,反而把大明给拖垮了。

有句名言说:“但凡是涉及钱的事儿,那都不是事儿。”

而我则认为:“但凡是涉及钱的事儿,那都是大事儿。”

第二、即使有了钱,这个失独家庭或许也很难拥有一个完美的结局。

NHK曾拍过一部名为《无缘社会》的纪录片,讲述了日本目前的社会现状,展现出一副“极致城市化”的画面。

当我们身处一个看似日益完善的社会当中,肯定要加倍努力奋进,以适应一天一变的节奏。

在前期,大众会有说不出的动力,为新社会的建设添砖加瓦;

在中期,大众动力逐步下降,阶级分化开始出现;

到后期,大众变得越来越佛系,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也越来越大。

整日与电子设备为伍是什么体验?三十年前的人想象不到,现在的人却可以联想到未来一百年的生活。

在这种社会里,小家庭就是一个小社会,如果重要成员缺失,这个小社会就可以被宣布为“社会性死亡”。

但在这种表面歌舞升平的社会中,曾经的矛盾并未被解决,而是被暂时掩埋,只要有一个导火索,迅速就会成为威胁整个社会的“致命病毒”。

美国感染人数突破200万,大家觉得见怪不怪。可一个黑人平民的死亡,却引发了70多个城市的大规模游行,英国和加拿大等国也开始发声暴乱。

这里不能简单地将200万和1划等号,因为被杀的黑人触及了美国社会潜藏的矛盾。

换言之,他是导火索。

失独家庭会不会成为导火索?我们很难预料,但计生导致独子家庭增多,在未来必然会成为一个很大的矛盾点。

这是任何经济手段都无法解决的问题,只能尽可能拖延,但总会有拖不住的那一天。

希望那一天晚点到来。

第三、当加速度越来越快时,司机根本不敢随便打方向盘。

在刚上车的时候,司机的操控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这辆车的行驶速度。只要司机能够排除干扰,自然就可以把车开得又稳又快。

可当车辆行驶上高速公路之后,稍有不慎就容易超速,超速之后再想停下来,其实是非常困难的,加速度随时可能把所有乘客全部甩出车外,甚至连司机都难以幸免。

或许有人会问:“就算上了高速,司机也可以按照平时的速度开车啊!”

很抱歉,不行。

高速路是一条通天路,如果速度过慢,就只能一辈子在凡间打转,只有加速加速再加速,才有可能摆脱万有引力的束缚。

如果你所乘坐的车只是在车队中吊车尾的存在,那么问题其实不太大,好死不如赖活着。

可如果你所乘坐的车已经跑在了前列,那么是否加速,已经不由得你说了算。

我在讲三国的时候,有人问过我一个问题:“如果蜀汉统一天下,诸葛亮是否会篡位?”

我的答案很简单:统一天下不是上下嘴皮一碰就搞定的事,想要统一天下,就必须拥有一个足以战胜所有竞争对手的强大利益集团。

到了那个时候,诸葛亮是否会篡位,已经由不得他自己做主了。

这就是一把双刃剑:如果诸葛亮想要统一天下,他必须尽可能团结与容纳越来越多的人,而一旦他把越来越多的人纳入自己的体系中,将来就必须代表他们的利益。

如果这个利益集团认为:诸葛亮篡位更能代表他们的利益,那么他们就会在各种场合暗示诸葛亮篡位。如果诸葛亮不从,那么他们就会干掉诸葛亮,换一个能代表他们利益的人来篡位。

这才是真正的唯物史观:站在台前的人永远都是某一个或者某几个利益集团的代表,他们行动的方向,就是利益集团的利益点所在。

当你所乘坐的车不可避免地开始加速时,会有越来越多魔幻的现实不断涌现,失独家庭是一个典型例子,但绝不是唯一的例子。

注:第三点不能说得太透,大家能读懂就会心一笑,不能读懂就略过吧,我不解释。

文章的最后,我想引用《韩国折叠》中的一段话来做结尾:

公信崩塌,民心所背,韩国政府在怪圈内永不消停,一直在凌晨时分的夹缝中,前进不得,而后退已是深渊。

中国的问题自然没有韩国那么严重那么复杂,但如果不警醒……我只能说,殷鉴不远。

三十年后预计中国人口为多少?

三十年后,中国总人口估计维持在十亿左右。

为什么感觉欧美的疫情这么严重?

目前新冠疫情仍在世界范围内迅速蔓延,但中国这个拥有14亿人口的国家,并不是确诊病例和死亡人数最多的国家,而欧美甚至在8月下旬以来更出现了第二波反弹。同时,日本、韩国、马来西亚、泰国、越南、新加坡的死亡人数都远低于欧美国家。

是什么原因使东亚各国相对有效地控制新冠疫情?

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出现明显差距,美国与欧洲各地病例再度激增,但在亚洲多数国家,病例维持小幅增加。许多国家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控制病毒的措施,包括暂停工作和上课,限制人员流动,但是结果却大不相同。

不同纬度的答案也许不同,从公共治理的角度,是三个因素的组合:迅速的政府行动,有效的科技使用以及集体文化习惯。

疫情中的政府角色

抗击疫情的经验表明,公共管理的措施中,政府的指导和参与至关重要。如控制病毒传播的最佳方法是戴口罩,保持严格的社交距离,进行大规模的病毒核酸检测并确保有效隔离被病毒感染的人。

同时在疫情中,政府主导的数字技术控制病毒也很普遍。在住宅楼,超市和地铁入口等检查站,用于联系人跟踪和温度检查的移动应用程序已变得习以为常。

疫情中的互联网技术

在东亚,使用技术更具强制性。尽管某些西方国家也采用了技术,但其实现方式与东亚国家不同。

中国:健康码

中国还建立了卫生代码系统,依靠智能手机技术和大数据,可通过微信或支付宝APP有效监控人口流动。其将根据用户的答案向用户发送绿色,黄色或红色的健康代码。

以面部识别技术闻名的高科技公司商汤科技和北京旷视科技还开发了基于人工智能的温度检测软件。当然这也引发了隐私保护和健康码滥用之类的问题。(延展阅读《健康码如何常态化?私隐or监管?这是个问题》)

新加坡:接触者追踪APP

新加坡在今年3月推出了一个名为TraceTogether的接触者追踪应用程序。可以在近距离的智能手机之间交换蓝牙信号,让用户知道他们是否已经与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的人接触。

韩国:追踪密接者

韩国是东亚确诊病例最多的国家之一,但设法控制了病毒传播,政府仔细检查智能手机资料、信用卡记录和监视器画面,追查确诊者接触史。人们进夜店、卡拉OK店和电影院前,必须用手机扫QR码,万一疫情爆发时方便追踪。

集体文化习惯

华尔街日报指出,亚洲与欧美疫情严重程度不同,主要是因为文化,亚洲文化强调牺牲小我、顾全大局,欧美则强调自由,不喜欢受约束。

在抗击疫情方面表现出色的许多亚洲国家,大多文化根源与儒家思想息息相关。塔夫茨大学国际关系学教授李成允表示,中国、韩国和新加坡等国家的儒家文化更容易应对疫情。“在儒家文化中,尊重权威,保持社会稳定,高于个人主义的奉献精神可以帮助危机时期克服困难。”

此外这些国家因为此前环境污染、2003年的非典,已经形成了愿意戴口罩的文化。这和部分非洲国家情况类似,因为爆发埃博拉疫情让非洲国家在这次新冠疫情的抗击中也有了经验,他们拥有隔离设施和专门知识来控制传染病。

相比之下,疫情在欧美不断蔓延,多个国家的医疗和公共卫生系统超负荷运转,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研究员易富贤博士在采访中表示,疫情失控源于联邦制弱化。使得美国医疗体系的弊端在疫情中充分显现,不合理的医疗体系是美国的社会顽症,给财政造成巨大压力,也阻碍了经济发展。历次美国总统选举都将医疗改革放在首位,但是越改成本越高,效率越低。

事实证明,在全球疫情等危机形势下,政府的高度参与是有益的。要从疫情中完全康复将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7年后印度人口总数将超过中国?

联合国21号发布《世界人口展望》2017年修订版报告,报告指出世界人口每年增长约8300万人。并预测,到2030年世界人口将从现在的76亿上升至86亿。

印度将在2024年首次超过中国,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报告同时指出,近年来,在世界几乎所有地区,生育率均出现下降,较低的生育率还导致人口老龄化。

参考消息网5月25日报道

据一组研究人员提供的数据,中国实际人口数量可能比官方数据少很多,这意味着印度将早于预期取代中国成为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

据香港《南华早报》网站5月23日报道

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研究员易富贤当日在北京大学的一次学术会议上说,中国去年的实际人口可能约为12.9亿,比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官方数据少9000万,相当于西班牙人口的两倍。

易富贤是《大国空巢》一书的作者,这本书影响力很大,称中国需要更高,而不是更低的出生率。易富贤表示,1990年后中国官方的人口数据被夸大了。他的研究显示,在1991年至2016年间,中国有3.776亿名新生儿,少于官方4.648亿新生儿的数据。还有其他出席此次学术论坛的研究人员同意易富贤有关政府数据被夸大的理论,他们呼吁取消人口控制政策,改善数据质量。

据官方统计数据

去年印度的人口数量达到了13.3亿。中国2015年的官方人口数据是13.7亿。报道称,随着人口开始老化,劳动力减少,中国于2011年逐步放松执行了几十年的独生子女政策。现在中国拥有全球最多的60岁以上人口。2014年,60岁以上人口占中国总人口的15.5%。

据联合国估计,到本世纪中叶,中国将有5亿60岁以上人口。

过去30年中中国经济迅速增长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廉价的劳动力,但低出生率已经导致劳动力减少。北京大学人口学家李建新说,政府高估了出生率,低估了人口变化的速度。

(以上内容来自央视新闻,图片来自网络)

也就是说,在未来十年里,中国可能从世界人口第一大国降为第二人口大国,仅次于印度。具体情况如何,我们只有静观其变,待到2024年便知分晓。

谢谢你们长得那么好看还帮我点赞!

感觉幸福吗?

如果你问我二胎好不好?

一个最贴切的回答:谁带孩子!谁不想要二胎!

这是之前我看到过一个一个帖子,里面讲出了二胎的真谛!!

二胎等于“剥夺政治权利终生”

从照顾二胎的日常起居去说,生二胎=失眠,没的睡,无自由时间,把屎端尿,被公公婆婆碎碎念,基本等于剥夺政治权利终生@_@

二胎好么?

从原来的想象的各种和和美美的好,到现在哺乳十八层地狱的无助。

不管是全职奶爸,还是宝妈,这些场景每天都在上演:

”一天天循环换纸尿裤环卫工,从一开始的,哇好棒呀,又拉臭臭拉。“

”到我的天!给你能的,我的小祖宗,刚穿上,又给我来一泡。“

”时不时要看屎辨人,奶瓣大小适中,颜色黄,无气泡,好屎!好屎啊!”

”吃一口,吧唧吧唧的,一会就给吐一身,真想一个耳光过去。“

二胎好么?

真的好好啊,最后鼻子都会对你说:唔,屎真的香。

二胎需要精力,财力的支撑

感觉这不是废话么!!

吐槽归吐槽,如果经济,人力跟的上,二胎还是很幸福的一件事滴。

我现在就是打算努力赚钱,让口袋宽裕一点,再考虑要不要二胎。

希望我二胎的时候,能拍拍肚腩说:二胎好呀!!!

点个赞,评论~不然又要被boss批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删。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表情:
AddoilApplauseBadlaughBombCoffeeFabulousFacepalmFecesFrownHeyhaInsidiousKeepFightingNoProbPigHeadShockedSinistersmileSlapSocialSweatTolaughWatermelonWittyWowYeahYellowdog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74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