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刘志勇:今年南昌预计投入近亿元培育高新技术企业

诗佳网

南昌市已启动“彰显省会担当,我们怎么干”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中国江西网、大江网、信息日报作为南昌解放思想大讨论的重要舆论宣传平台,将邀请南昌市县(区)主官、市直一把手以及专家学者、行业领军人物做客中国江西网全媒体演播室。

5月27日,南昌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刘志勇作为访谈嘉宾,为广大网友解读南昌市科技局怎么干。

中国江西网/江西头条新闻客户端记者谭红/文

每年引进和培养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20名

科技创新发展离不开人才建设,刘志勇告诉记者,截至目前,南昌市拥有国家“万人计划”8人、省“双千计划”56人,省主要学科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养对象45人、“洪城特聘专家”89人、“洪城计划”人选146人;拥有国家级科技创新团队1个,省级科技创新团队81个,市级优势科技创新团队114个;引进了一批能够突破关键技术、重点领域急需紧缺的海外高层次专家和人才;1名外国专家荣获2019年中国政府友谊奖,成为江西省唯一获此表彰的外国专家;10名外国专家入选科技部高端外国专家引进计划,203名海外高层次创新人才入选“洪城海鸥计划”;建成了拥有各领域专家近3000人的科技专家库,组建了市政府科技顾问委员会,聘请了3位院士和5位知名专家为市政府科技顾问;拥有一支200人的科技特派员队伍服务全市农业农村科技创新。

“虽然南昌市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对标周边省会城市武汉、长沙、合肥,南昌市的高端创新人才仍然匮乏,缺乏高层次创新人才和科技领军人才。比如在院士的数量上,南昌市只有4位,而长沙有58位、武汉67位、合肥87位。究其原因是缺乏高端研发平台,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技术创新中心较少,难以引进人才和培养人才,不能形成高端创新人才的集聚效应。”刘志勇说。

针对科技人才建设存在的问题,刘志勇表示,将优化完善科技人才政策、全力抓好科技人才项目。在充分利用现有人才政策的基础上,优化完善科技人才引进培养支持政策,构建人才“引得来、留得住、用得上、有发展”的工作格局。大力实施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双百计划”,每年引进和培养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20名、高层次科技创新团队20个。深入推进“洪城计划”人才工程,引进一批带项目、带技术、带团队、带资金的“四带”高层次科技创业人才,力争每年引进“洪城计划”人才项目10个。

高端研发平台上南昌要正视差距迎头赶上

对比周边省份,南昌市如何提升高端研发平台方面的建设?

刘志勇告诉记者,“对比周边省会城市,南昌市的高端研发平台呈现出数量偏少,层次不高、人才薄弱的问题,与周边中部省会城市还存在着不小的差距。目前南昌市的国家级科技研发平台只有8家,而截至2018年底,武汉国家级科技研发平台就已有57家,长沙是25家,合肥24家。虽然南昌市自2018年起,大力合作引进新型研发机构,取得了很大成效,已引进了8家新型研发机构,但合肥已有新型研发机构21家,武汉是16家。”

“高端研发平台上南昌市要正视差距,彰显省会担当,努力迎头赶上,缩小差距,努力加快重大创新平台布局、加大企业研发平台建设、加强合作共建研发平台、确保科技人才政策兑现。”刘志勇说。

刘志勇表示,人才是高端研发平台的核心,只有人才政策的切实兑现才能留住高端人才。一方面,对原有政策进行优化完善,使人才政策更具针对性和吸引力。另一方面,强化本地人才培育,重点是建立更为健全实用的人才培养模式,打造更为均衡健康的人才梯队结构和育才格局。

今年投入近亿元培育高新技术企业

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那么,南昌目前在培育科技型企业这方面有哪些举措?对独角兽、瞪羚企业又有什么支持?

刘志勇告诉记者,近年来,为加快独角兽、瞪羚企业发展,2019年南昌市科技局在全省率先出台了配套政策,对经江西省科技厅认定的独角兽企业、潜在独角兽企业、种子独角兽企业和瞪羚企业,分别给予400万元、50万元、30万元和10万元的一次性配套奖励,并鼓励县区给予配套支持。

2019年,南昌市拥有高新技术企业1442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087家企业,独角兽(潜在、种子)企业和瞪羚(潜在)企业68家。今年用于培育高新技术企业的科技发展资金预计接近1亿元,力争全市科技型中小企业要超过2000家,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580家以上,总数超过1700家;力争培育独角兽(潜在、种子)企业5家,瞪羚企业(潜在)20家。 到2023年,力争全市科技型中小企业超过4000家,高新技术企业超过3000家,全市累计培育独角兽(潜在、种子)企业20家、瞪羚(潜在)企业100家以上。

深化产学研合作 实现成果转化

刘志勇说,技术合同成交额是国内评价区域成果转化工作的重要指标,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连续多年以高于10%的比例逐年增长,多年来位居全省第一;全市国家级、省级科技奖励数量和等次水平也在逐年提升,多个项目获得国家科技一等奖。

目前,全市21个技术合同登记服务网点初步构成市、县(区)两级技术市场服务体系,自2017年来,共办理技术合同减免税审定1646项,为企业审定减免增值税、所得税近1.21亿元,降低了企业创新成本。实现了县(区)、开发区(新区)技术交易服务全覆盖,全市组织各类技术市场培业务训20余场,参训人员包括企业、院校、中介机构等近1300余人。

下一步,南昌市科技局将出政策、搭平台、建机构、强服务、促合作,以成果转化为目标,深化产学研合作,促使高校院所联合南昌市企业进行科研开发,让科研转化为现实成果。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表情:
AddoilApplauseBadlaughBombCoffeeFabulousFacepalmFecesFrownHeyhaInsidiousKeepFightingNoProbPigHeadShockedSinistersmileSlapSocialSweatTolaughWatermelonWittyWowYeahYellowdog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