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连斯基急坏外交风波
泽连斯基急坏了!
据俄罗斯卫星社9月25号报道,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突然宣布,乌克兰和叙利亚已经签署了恢复外交关系的公告。
泽连斯基与叙领导人会面
最近有消息说,泽连斯基在社交平台上发了一条动态,内容是乌克兰和叙利亚签了个联合公报,宣布要恢复外交关系。他提到,自己跟叙利亚那边的领导人艾哈迈德·沙拉谈了谈,主要聊了合作的可能性、两国共同面对的安全威胁,还有怎么一起应对这些威胁。
不过你可能不知道,这位沙拉一年前还叫“朱拉尼”,是个被美国国务院列为“特别指定全球恐怖分子”的人,悬赏金额高达1000万美元,全球通缉。
2011年的时候,朱拉尼拿着基地组织的钱,搞了个叫“支持阵线”的组织,手上沾了不少包括美国人在内的血;到了2021年,他换上西装,接受CNN采访,被美国媒体包装成一个“世俗化政治家”;结果到了2024年12月,他推翻了巴沙尔政权,美国立马就取消了对他的悬赏,还派外交官去“示好”。叙利亚老百姓都看不下去了,讽刺说:“只要你反对巴沙尔,恐怖分子的标签立马就能摘掉。”
这种关系的“大转弯”,让泽连斯基看到了一点希望,所以早在2024年底,乌克兰外长就带着500吨面粉去叙利亚,还承诺建立“战略伙伴关系”。这个以前高喊“抗俄保民主”的总统,现在却跟美国认证的“恐怖组织”继承人握手,其实背后是想跟着美国的中东战略走,通过承认叙利亚过渡政府,来挤压俄罗斯在中东的影响力,说白了,就是想早点实现“乌克兰胜利”的目标。
美国双重标准暴露
美国的双重标准在这一段时间里演得真是荒腔走板,对比起来简直让人哭笑不得。就在沙拉被美国“高看一眼”的时候,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却连去美国参加联合国大会的签证都被拒了,只能对着镜头远程讲话。要知道,《联合国总部协定》明文规定,美国必须保障所有成员国代表的入境权利,可美国偏偏就以“国家安全”为借口,直接撕毁承诺,这不又是在重演1988年拒绝阿拉法特入境的老套路嘛。
这种选择性对待的逻辑,其实从没变过。只要符合美国的利益,哪怕你是个恐怖分子,也能被“洗白”;要是不听话,哪怕你是民选出来的总统,照样被封杀。沙拉的“洗白之路”简直就是教科书级别的操作:先跟基地组织“划清界限”,再通过CNN专访打造亲民形象,最后完成推翻巴沙尔政权的“关键任务”,每一步都踩在美国的战略节奏上。而阿巴斯呢,就因为坚持“两国方案”,就成了美国的眼中钉、肉中刺。
说白了,对美国来说,反恐不过是个工具,真正的目的还是地缘政治利益。就像阿富汗的一位分析人士赛义德说的:“人权和民主,不过是美国用来实现霸权的挡箭牌罢了。”
特朗普欲重占巴格拉姆基地
就在9月18号,据美联社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说,他现在正在想办法重新在阿富汗的巴格拉姆空军基地建立美国的存在。这个基地占地77平方公里,以前是美军在阿富汗的一个重要军事据点,也是很多争议和问题的象征。过去20年里,美军在这里投下了无数炸弹,花了2万亿美元的战争费用,还留下了300多万营养不良的孩子。结果到了2021年,美军还是狼狈地撤走了。
美国中东战略悲剧
现在美国又想重新回到阿富汗,这跟当年扶持“沙拉”(可能是指“塔利班”或某个势力?这里可能有误)的套路一模一样。当年美国打着“反恐”的旗号入侵阿富汗,结果恐怖组织从几个一下子涨到二十多个;现在又说要“反恐”,其实根本不是为了反恐,而是想遏制别的地区势力扩张。
叙利亚现在也在走同样的路子。以前“沙拉”说过“不让叙利亚变成下一个阿富汗”,但美国一插手,问题就来了。以色列不断轰炸叙利亚境内目标,土耳其盯着北部的领土,各种武装背后都有大国撑腰。就算叙利亚换了政府,也还是逃不掉被大国当棋子的命运。美国不会带来重建的钱,只会送来更多的武器和制裁。
最后说一句,站在历史的镜子前,叙利亚和阿富汗的未来早就写好了剧本。如果美国真敢重建巴格拉姆基地,阿富汗又要陷入战火,本来已经快崩溃的经济会彻底垮掉,30亿美元的人道援助缺口会让更多人失去生命;如果美国继续支持“沙拉”政权,叙利亚就会变成大国博弈的战场。
如果真的走到这一步,最惨的还是普通老百姓。在阿富汗,美国带着“民主”的口号来,结果留下的是废墟和伤痛。现在叙利亚人也正面临同样的命运,他们推翻了巴沙尔,却可能迎来更残酷的统治;他们渴望和平,结果可能只是另一场战争的开始。
这场由美国主导的中东闹剧,最后一定会以悲剧收场,而买单的,永远是那些真正想要和平的普通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