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经常在茶余饭后说,今天去闻氏买了不少土豆,不到1块钱一斤,后天说去闻氏排队买了鸡蛋,才3块钱一斤,一次只能买几斤,想买还得重新排队等等,并且号召家里人都去排队。
对于陌生的闻氏,我产生了好奇。也曾经陪父母去过几次闻氏,见到了它的真容。
一进超市,立刻傻眼!很久没见过买东西跟抢东西似的场面了。我之前坚定的认为,连锁超市已经是红海市场了,除了类似欧亚沃尔玛等相对垄断的大型超市,才能在年节假的时候会排队算账,对于中小超市,基本上不会存在这种局面了。
但是闻氏的突然火爆,却让人嗔目结舌,现象背后一定有其缘故。闻氏为什么这么火?虽然它是个传统生意,但是很多成功的点都跟互联网思维息息相关。
概念取胜
闻氏在长春创立之初,就打出了“民生超市”的概念。在当下做任何一个生意,如果没什么概念驱动一下,貌似都不会有很强的爆发力,超市也是一样。
在国家现在扶持创业、就业,支持民生产业的大背景下,闻氏抓住了这个概念,符合了政策,就跟现在都在拥抱“互联网+”一样,是政策背书,打了一个好基础。
【互联网思维解毒:做产品要有噱头,就像360一样,免费提供杀毒和电脑卫士软件,大家何乐而不为,起码不会反对吧!】
拉动就业,促进农户增收,扩大内需,增加消费
从比较“简陋”的闻氏官网上看到,目前共有50几家连锁超市(截止到笔者发布这篇文章时已经you60几家),总面积超过4万平米的经营场所,解决了很多人的就业问题!
供货采用产地直供的模式,由于销售的异常火爆,不仅拉动了5000多户农户增收,同时解决了很多家庭的买菜贵问题,尤其是在中老年人这种对时间成本不怎么敏感的人群身上体现的尤为明显。
这部分人群,多半会为了点年轻人可能不屑一顾的便宜,早早的就去排队(这个无可厚非,没有贬低老年人的意思,他们认为得到便宜的成本付出是自己能接受的)。
【互联网思维解毒:平台价值突显,一种线下的C2C平台模式,就像淘宝一样,我提供平台,你在我这里卖货,我给你提供流量用户,大家各自自得其所。】
价格取胜
闻氏跟很多蔬菜、果园基地直接合作,去掉中间环节。由于闻氏供货去渠道化,销售价格自然要低很多。毋庸置疑,每个去闻氏排队的人都因为闻氏价格低。
价格是现在经济萧条,老百姓普遍感到囊中羞涩的状态下的一种核心痛点需求。哪儿里价格低,大家自然蜂拥而至,这是人性的贪嗔痴,没有对错,只有看企业如何最大限度的满足用户需求。
而且,其他普通超市不设或配置很少的售货员,利用减少人员成本的方式,来提供更为廉价的优质产品,但是超市本身又要赚取差价和提点,自然价格还是不能打下来。
而且,普通超市都是客户自选,择优原则下,会挑剩下很多的歪瓜裂枣的产品,处理残次品也会有一定的成本浪费。
但是闻氏连锁则不同,增加卖货员,但是不让自选,看似增加了人员成本,由于不让消费者自选商品,但是仅仅配置i少量的售货员,买东西排队就自然成为常态,买菜的时间成本激增,对于消费者来说,排半天队可算捞着了的机会,自然就会一次买个够,人为的造成了饥饿营销!
而恰恰是扩大的销量,使闻氏实现快速去库存,不压货,降低残次品率从而大大减少处理的成本。里外里闻氏还是赚的(相信民生超市扶持下岗人员再就业等国家会给一定的扶持,我意淫的,八九不离十应该)
【互联网思维解毒:通过爆款产品做入口吸引眼球,吸引流量,爆款产品薄利多销,用其他商品比如面食啊,进口水果等来扩大利润率,而且利用饥饿营销形成销量的快速放大。】
口碑传播
对于长春本地这些年轻人,你怎么知道闻氏的?闻氏做广告了么?呵呵,没错,就是你身边的人沾沾自喜的告诉你,今天去闻氏买了什么便宜货,对么?这是什么?客户自发的口碑传播。
嗯?好像听上去是在讲小米的成功秘诀?
【互联网思维解毒:好的产品,客户会自发传播,这就是口碑。在粉丝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谁能实现粉丝的口碑传播谁就能成功。看来,闻氏成功离不开大叔大妈的“唠叨”】
那么如此火爆的闻氏有没有问题?当然有。我来梳理一下。
如何吸引年轻人用户
众所周知,虽然闻氏便宜,但是由于购物过程多半需要漫长的等待,大大降低了消费体验。尤其赶到了饭点,部分超市的售货员经常会把卖货的事扔在一边,三两成群的坐在一起吃饭,谈笑风生,根本不理为了抢时间特意赶来想扫货的消费者。
你不管什么时候催,都是一句话:“吃完饭的。”消费者不是反对售货员吃饭休息,但是能不能尊重一下用户,配置两个排班的,安排好时间,保证卖货的效率,跟他们吃饭是不冲突的。而以上这些消费体验存在的问题,对于大多数处于事业打拼阶段的年轻人来说着实难以接受,(笔者也想说一句:不是我们太浮躁,是世界没有让我们清静环境)
为什么很多人听老人说了几次,都动心想在闻氏买东西,但是每每下班时间兴致勃勃的去了,看着乌央乌央的人头,顿时失去了耐心,宁可在农贸市场用贵一些的价格买,也不想浪费美好的青春在那傻等。
【互联网思维解毒:对于年轻人的痛点跟中老年人自然不一样,虽然价格痛点也是刚需,但是相比较付出的时间成本,考虑的就要更多了。
笔者的建议是:开通微信公众号(服务号即可),不仅可以将新增的爆款产品利用公众号传播,而且还可以做活动,利用粉丝朋友圈来扩散。
同时在公众号上提供线上选购的入口,并让用户可以线上支付,线下店自提,其实就是O2O的模式。
闻氏的购物方式既然是非用户自选,提供了相对标准化的产品规格,完全符合这种选购方式,长期运行起来,不仅增加了用户和销量,同时也不会让人员成本增加,并且能够突破服务承载瓶颈,增加效率,最重要的是沉淀了品牌。
大数据?闻氏可以有
大量的选购形成了用户选购行为大数据,闻氏未来在采购产品的时候,完全可以根据用户喜好,在某个季节,在哪儿些品类进行定量采购,更加精细化的配置库存和预购产品。
【互联网思维解毒:这么大笔的消费者行为数据,可以利用的点非常多,如果可以深挖,将是取之不尽的财富。水果蔬菜,看似是生活基础消费,但是对于测算家庭和个人消费能力有非常大的帮助。延伸到其他方面自然是个金矿,就看会不会利用。】
提升用户服务体验
不管多么成功的模式,最终都要回落到服务上来,在现在的社会商业运营中,如果不尊重用户体验,就能轻松赚钱,但凡这种模式都不会长久。神州专车,滴滴代驾等无不是寻求更好的体验才抓住用户,出租车早晚玩去。
结语:我最近也在闻氏买了一些东西,错开高峰时间,在有货的前提下还是真能得到不少实惠!近期看到,闻氏开始做预售卡模式了,推出了先预存款,给折扣的“易卡通”。
典型的先做现金流,沉淀资金,利用账期运营资金,会员卡片本身也是收集用户大数据的一个基础,如果能在线会员卡联动,相信会更加增值的。
后记:本文最早发布在我的微信平台“互联网十长春”上,当初得到了很大的反响。在我发布这篇文章到头条上的时候,闻氏正好在临河街开了一家新店,我再去光顾,发现品类增加很多,海鲜,面食等等,店铺VI系统更加专业,装修也更加精致啦。
包括真正的“超市”模式也在店中店内产生。看的出来,模式在发展中不断在寻求突破,应该说高速发展的闻氏,未来还有很多的机会。而且笔者打听道,闻氏走出吉林省,已经开拓了哈尔滨的市场,预计未来在哈尔滨要开20家连锁生鲜超市。
----------------------------------------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