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武松可以喝十八碗酒,鲁智深可以喝一桶?他们是酒神下凡?

诗佳网

你不知道的《水浒传》真相第15期

为什么武松可以喝十八碗酒,鲁智深可以喝一桶?他们是酒神下凡?听萨沙说一说吧。

为什么武松可以喝十八碗酒,鲁智深可以喝一桶?他们是酒神下凡?

行者武松和花和尚鲁智深之间的关系颇为亲密,这得益于他们的性格相投,其中之一就是两人都是酒中豪杰。

众所周知,武松在景阳冈喝了十几碗酒:酒家那里肯将酒来筛。武松焦燥道“我又不白吃你的!休要引老爷性发,通教你屋里粉碎!把你这鸟店子倒翻转来!”酒家道“这厮醉了,休惹他。”再筛了六碗酒,与武松吃了。前后共吃了十五碗,绰了哨棒,立起身来道“我却又不曾醉!”走出门前来笑道“却不说‘三碗不过冈’!”手提哨棒便走。

宋代的酒碗比吃饭的饭碗要小得多,大概可以装200毫升的酒液(一罐可乐的容量为330毫升)。18碗就是3600毫升,相当于7.2斤。

武松喝了18碗还能走山路、看榜文,可见他并未完全醉倒。

为什么武松可以喝十八碗酒,鲁智深可以喝一桶?他们是酒神下凡?

鲁智深就更夸张,整整喝了两大桶:庄家看见鲁智深这般模样,声音各别,便道“你要打多少酒?”智深道“休问多少,大碗只顾筛来。”约莫也吃了十来碗。智深大喜,用手扯那狗肉,蘸着蒜泥吃,一连又吃了十来碗酒。吃得口滑,只顾要吃,那里肯住。庄家倒都呆了,叫道“和尚,只恁地罢!”智深睁起眼道“洒家又不白吃你的,管俺怎地?”庄家道“再要多少?”智深道“再打一桶来。”庄家只得又舀一桶来。智深无移时,又吃了这桶酒,剩下一脚狗腿,把来揣在怀里,临出门又道“多的银子,明日又来吃。”吓得庄家目瞪口呆,罔知所措。看见他早望五台山上去了。

鲁智深前后怕是喝了四五十碗之多,总量约为20斤,相当夸张。

结果鲁智深彻底醉了,回到寺庙发酒疯大闹了一通,自己因此被赶出寺去。

为什么武松可以喝十八碗酒,鲁智深可以喝一桶?他们是酒神下凡?

那么,普通人究竟能喝多少酒?

从医学角度来看,成人的致死酒精量约为每公斤体重5至8克纯酒精。以一位60公斤的成年男性为例,致死酒精量的下限为300克,上限则是480克。

如果饮用著名的53度茅台酒,致死酒精量的下限为喝760毫升(大约1.5斤)酒水,致死量上限为喝1200毫升(大约2.5斤)。

53度茅台酒的标准瓶为500毫升,换句话说,普通人喝一瓶半就有生命危险,特别能喝的人不能超过两瓶半。

这绝非危言耸听,而是冰冷的现实。

当血液中的乙醇浓度过高时,会引发中枢神经的抑制或呼吸功能的麻痹,进而导致死亡。

为什么武松可以喝十八碗酒,鲁智深可以喝一桶?他们是酒神下凡?

网上有个饮酒视频,非常的有名。

在广东江门,有个男人在短短三秒内喝光一瓶白酒,结果直接躺进医院:这起事件发生在一个看似喜庆的宴会上。酒过三巡之后, 一个光头男人孙某,突然大声询问在座的各位宾客“我能一口气喝光一瓶白酒,大家信不信?”对于孙某的豪言壮语,宾客们没有表态。他们认为,这不过是孙某的一时吹嘘,没有必要将他的问话当真。孙某则觉得大家不回答,就是瞧不起他。于是,他赌气的拿起一瓶白酒,仰头一饮而尽。宾客们见状纷纷起身劝阻,然而孙某执意要展示他的“对瓶吹白酒”绝技。

然而,喝光整瓶1斤多白酒后还不到1分钟,孙某就晕倒在地。宾客们急忙拨打了120急救电话,孙某立即被送入ICU内抢救。新闻发布是出事后第三天,这个莽撞的男人仍然没有脱离生命危险。

饮酒过量致死的事件,也不是一两起。

为什么武松可以喝十八碗酒,鲁智深可以喝一桶?他们是酒神下凡?

在江苏连云港,有个酒量很大的网红,经常直播自己的喝酒能力。

2023年的一次直播拼酒中,这个36岁的网红一口气喝了3瓶多白酒,总量超过3斤。观看直播的网友发现,在喝第3瓶时,他已经明显身体不适,却不顾网友们的劝阻继续狂饮。

几小时后,家人才发现他因过量饮酒而暴毙。

2023年这短短一年内,网上颇有名气的四个喝酒网红先后醉死,最年轻的仅有26岁。

即便是这些以酒量大而闻名全国的高手,喝酒只要超过致死量上限,也是凶多吉少。

为什么武松可以喝十八碗酒,鲁智深可以喝一桶?他们是酒神下凡?

那么,问题来了:明明喝三四斤白酒就一定会死人,武松和鲁智深凭什么能够喝七八斤甚至二十斤?难道他们真是酒神下凡?

当然不是了,只因为他们喝的酒同今天不一样。

在元代之前,中国人喝的基本上都是度数不高的酿造酒,而不是今天这种度数很高的蒸馏酒。

酿造酒主要用各种谷物进行发酵,慢慢制造出酒精含量较低的酒水。

中国酿造酒至少有3000年的历史,传说中“杜康造秫酒”,杜康是夏王朝的一个国王。

随后的商代更是崇尚酿造酒,商代的殷墟中曾发现青铜制造的酒器。

除了人所共知的纣王的酒池肉林以外,酒水更是重要的祭品。

每逢祭祀,君王都会将美酒佳肴献给诸神与祖先。

从周朝开始,中国人的饮酒便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礼仪规范,也就是我们熟知的酒桌文化。

为什么武松可以喝十八碗酒,鲁智深可以喝一桶?他们是酒神下凡?

有趣的是,秦汉时代,民间饮酒之风盛行,甚至被政府视为恶习。

皇帝认为饮酒会浪费宝贵的粮食,还会耽误农耕和劳作,因此频繁搞禁酒运动,却基本没有效果。

为啥?除了口味甘美以外,饮用酿造酒还可以让人愉快。

现代科学证明,酒精会抑制神经抑制性递质的作用,等同于服用了镇静剂。由此,人们会感觉肉体上的痛苦减轻,精神也会松弛下来,这就是“一醉解千愁”的原因。另外,酒精能激活大脑中的多巴胺神经通路,让人会产生愉悦感和幸福感。

人类是追求快乐的动物,酒就是让人愉快的佳品。历朝历代的皇帝都在饮酒,想要全国禁酒自然难以实现。

为什么武松可以喝十八碗酒,鲁智深可以喝一桶?他们是酒神下凡?

到了三国乱世时期,尽管粮食奇缺,饮酒仍然非常盛行。在这个动荡的时代,人们朝不保夕,饮酒成为了一种逃避现实、麻醉自我的方式。

从此,在各种宴席甚至村宴上,酒水都是必不可少之物。

翻开小说《三国演义》,就能看到大量喝酒的记载,如关羽温酒斩华雄、张飞醉酒失徐州、青梅煮酒论英雄、曹操酒后刺死刘馥等等。

此时的酿酒工艺已经相当成熟,技术高超。

以早在战国时期(2000多年前)就相当流行的绍兴黄酒为例,一般在大雪(12月初)前后正式开始酿酒,到次年立春结束,发酵期长达八十多天。

酿酒的过程复杂繁琐,以糯米为原料,经过筛米、浸米、蒸饭、摊冷、落作(加麦曲、淋饭、鉴湖水)、主发酵、开耙、灌罐后酵、榨酒、澄清、勾兑、煎酒、灌罐陈酿(3年以上)等步骤造出成品酒。

如此精心酿造出的绍兴黄酒,口感绝佳,而酒精度数却不高,通常为8到12度,最高不超过15度。

在古代,绍兴黄酒的度数算是很高的。

而民间自酿的普通米酒、黄酒,通常在3度到10度之间。一些乡下小酒店酿造的粗劣米酒,度数不到3度,仅相当于今天的含酒精饮料。

为什么武松可以喝十八碗酒,鲁智深可以喝一桶?他们是酒神下凡?

直到宋代后期,中国才出现了度数很高的蒸馏酒。

然而,汉人对这种酒并无好感,认为这是一种野蛮人喝的酒水。

到了元代,主政的蒙古人很喜欢喝这种烈酒,蒸馏酒才逐步流行起来。

即便如此,明清的汉人老百姓仍然习惯于喝酿造酒。饮用烈酒被认为是粗鲁低端的行为,烈酒被认为是底层体力劳动者的饮品。

清代小说《红楼梦》酒宴很多,出现的酒水不下十多种。

然而,这十多处酒水中,仅有一种是烈酒,还出现在特殊场景:黛玉放下钓竿,走至座间,拿起那乌银梅花自斟壶来,拣了一个小小的海棠冻石蕉叶杯。丫鬟看见,知他要饮酒,忙着走上来斟。黛玉道“你们只管吃去,让我自斟,这才有趣儿。”说着便斟了半盏,看时却是黄酒,因说道“我吃了一点子螃蟹,觉得心口微微的疼,须得热热的喝口烧酒。”宝玉忙道“有烧酒。”便令将那合欢花浸的酒烫一壶来。黛玉也只吃了一口便放下了。

此时的林黛玉吃了一点螃蟹,觉得心口微痛。古人认为螃蟹性属寒凉,一旦食用后感觉不舒服,就要吃口度数较高的热烧酒,进行冷热调和。

换句话说,林黛玉是将烧酒当作药来喝的。

为什么武松可以喝十八碗酒,鲁智深可以喝一桶?他们是酒神下凡?

看到这里,大家应该清楚了:《水浒传》好汉们喝的酒,全都是度数不高的酿造酒。

鲁智深第一次大闹五台山,就整整喝了一桶酒:鲁智深把那两桶酒,都提在亭子上,地下拾起镟子,开了桶盖,只顾舀冷酒吃。无移时,两桶酒吃了一桶。智深道“汉子,明日来寺里讨钱。”那汉子方才疼止,又怕寺里长老得知,坏了衣饭,忍气吞声,那里敢讨钱。把酒分做两半桶挑了,拿了镟子,飞也似下山去了。

这两桶酒要用扁担挑起,肯定是比较重了,一桶最少有10斤。

那么,鲁智深难道是大罗金仙,能够一口气喝下一桶酒?

上面说了,酒量再大的人,只要喝上一小桶白酒,恐怕连送医院都省了,直接送火葬场。

这个汉子卖的就是乡下的酿造酒,大体相当于三四度的啤酒。

鲁智深喝了10斤啤酒,也就是10瓶而已,对于酒量大的人,尚且在可以承受的范围内。

所以,鲁智深第一次饮酒后醉得不厉害,见到智真长老就主动停止闹事,自行回房睡觉。

为什么武松可以喝十八碗酒,鲁智深可以喝一桶?他们是酒神下凡?

然而,第二次就不同。鲁智深在山下小酒店喝了整整20斤啤酒,也就是20瓶,等于是踩着箱喝。换算一下,鲁智深这次相当于喝了2瓶。

于是,鲁智深这次就大醉了,完全失去了自控能力。他在五台山寺庙大闹了一通,甚至把金刚神像当作大汉:智深敲了一回门,扭过身来,看了左边的金刚,喝一声道“你这个鸟大汉,不替俺敲门,却拿着拳头吓洒家,俺须不怕你。”跳上台基,把栅剌子只一拔,却似撧葱般拔开了。拿起一根折木头,去那金刚腿上便打,簌簌的泥和颜色都脱下来。门子张见道“苦也!”只得报知长老。智深等了一回,调转身来看着右边金刚,喝一声道“你这厮张开大口,也来笑洒家。”便跳过右边台基上,把那金刚脚上打了两下,只听得一声震天价响,那尊金刚从台基上倒撞下来。智深提着折木头大笑。

自然,即便鲁智深相当于喝了2瓶白酒,对于这么一个壮汉来说,尚且没有喝到致死量,不会有什么生命危险。

为什么武松可以喝十八碗酒,鲁智深可以喝一桶?他们是酒神下凡?

那么,武松的酒量比鲁智深要差吗?

并不是如此。

武松在景阳冈喝的酒,度数要比鲁智深喝的乡下酿造酒要高得多:酒家道“客官,你须见我门前招旗上面明明写道‘三碗不过冈’。”武松道“怎地唤做‘三碗不过冈’?”

酒家道“俺家的酒,虽是村酒,却比老酒的滋味。但凡客人来我店中,吃了三碗的,便醉了,过不得前面的山冈去,因此唤做‘三碗不过冈’。若是过往客人到此,只吃三碗,更不再问。”武松笑道“原来恁地。我却吃了三碗,如何不醉?”酒家道“我这酒叫做透瓶香,又唤做出门倒。初入口时,醇厚好吃,少刻时便倒。”武松道“休要胡说!没地不还你钱,再筛三碗来我吃!”

酒店老板说得很清楚,这种“透瓶香”美酒的酿造水平很高,酒精度数相当于绍兴黄酒,在8到12度,是鲁智深喝的米酒度数的两三倍。

武松喝了18碗,表面上只是鲁智深饮酒量的三分之一。由于“透瓶香”的度数很高,武松实际喝下去的酒精并不比鲁智深要少,终于醉倒在景阳冈上。

为什么武松可以喝十八碗酒,鲁智深可以喝一桶?他们是酒神下凡?

说来说去,武松和鲁智深喝得大体是今天的啤酒,也就没什么稀奇。

这也解答了另一个疑问:为什么杨志会在黄泥冈这般匪患猖獗的地方,允许手下士兵饮酒?难道他不担心他们因酒误事,被土匪趁虚而入,抢走财物甚至杀人?

书中写:这贩枣子客人把那卖酒的汉子推开一边,只顾将这桶酒提与众军去吃。那军汉开了桶盖,无甚舀吃,陪个小心,问客人借这椰瓢用一用。众客人道“就送这几个枣子与你们过酒。”众军谢道“甚么道理。”客人道“休要相谢,都是一般客人,何争在这百十个枣子上。”众军谢了,先兜两瓢,叫老都管吃一瓢,杨提辖吃一瓢,杨志那里肯吃。老都管自先吃了一瓢,两个虞候各吃一瓢。众军汉一发上,那桶酒登时吃尽了。杨志见众人吃了无事,自本不吃,一者天气甚热,二乃口渴难熬,拿起来只吃了一半,枣子分几个吃了。

很简单,他们喝的酒类似于今天的啤酒。

士兵们每人喝一瓢,相当于喝了半瓶啤酒,自然是不会醉的,也不会误事。

为什么武松可以喝十八碗酒,鲁智深可以喝一桶?他们是酒神下凡?

接着,我们再说《水浒传》喝酒的两个怪事,烫酒和筛酒。

书中这么写:潘金莲说犹未了,早暖了一注子酒来。武松道“嫂嫂坐地,等武二去烫酒正当。”妇人道“叔叔,你自便。”那妇人也掇个杌子,近火边坐了。火头边桌儿上,摆着杯盘。那妇人起身去烫酒,武松自在房里拿起火箸簇火。那妇人暖了一注子酒来到房里,一只手拿着注子,一只手便去武松肩胛上只一捏,说道“叔叔,只穿这些衣裳不冷?”武松已自有五分不快意,也不应他。

书中又写到:当日晌午时分,走得肚中饥渴,望见前面有一个酒店,挑着一面招旗在门前,上头写着五个字道“三碗不过冈”。武松入到里面坐下,把梢棒倚了,叫道“主人家,快把酒来吃。”只见店主人把三只碗、一双箸、一碟热菜,放在武松面前,满满筛一碗酒来。武松拿起碗,一饮而尽,叫道“这酒好生有气力!”

为什么武松可以喝十八碗酒,鲁智深可以喝一桶?他们是酒神下凡?

所谓烫酒,就是将酒水加热以后饮用,筛酒则是用有网眼的筛子,将酒水过滤一遍再端上桌。

那么,为什么古代饮酒时又要烫酒又要筛酒?

我们先看看烫酒。

在古代,酿酒技术的水平毕竟是有限的,酒液的成分不纯,包含着多种有毒物质,最厉害的就是甲醇。

人不加热而直接饮酒,喝多了就会甲醇中毒,短期内会让身体不太舒服,长期则会严重影响身体健康。

最常见的疾病,就是视力下降甚至双目失明,同时还会损害中枢神经系统,可能导致急性胰腺炎、心律失常、肝肾功能减退等等。

简而言之,长期甲醇中毒重则送命,轻则伤害神经和内脏,尤其可能致盲。

古代那些酒鬼的晚年常常双目失明,如安禄山在死前基本成为盲人,便是这个原因。

为什么武松可以喝十八碗酒,鲁智深可以喝一桶?他们是酒神下凡?

在千年的饮酒实践中,古人发现,如果喝酒前将酿造酒加温“烫一烫”,便会减轻饮酒后的不适感,身体也不易出现问题。

现代科学表明,适度加热会让沸点只有60多度的甲醇蒸发掉,沸点70多度的乙醇则不受影响。

所以,烫酒完全是中国古代饮酒的经验总结,最大程度减少饮酒者的身体损害!

为什么武松可以喝十八碗酒,鲁智深可以喝一桶?他们是酒神下凡?

当然,烫酒不完全是为了保持身体健康,它还与古代的饮酒习俗密切相关。

古代小说中,秋冬季喝酒基本都要加热,几乎没有冷饮的情况。

小说中这么写:林冲径到店里,主人道“客人哪里来?”林冲道“你认得这个葫芦么?”主人看了道“这葫芦是草料场老军的。既是草料场看守大哥,且请少坐。天气寒冷,且酌三杯权当接风。”店家切一盘熟牛肉,烫一壶热酒,请林冲吃。

只有在山神庙中没法生火,林冲才只能喝葫芦里面的冷酒:林冲把枪和酒葫芦放在纸堆上,将那条絮被放开,先取下毡笠子,把身上雪都抖了,把上盖白布衫脱将下来,早有五分湿了,和毡笠放在供桌上,把被扯来盖了半截下身。他却把葫芦冷酒提来便吃,就将怀中牛肉下酒。

在古代,天冷喝热酒,是一种常见的饮食习惯。

直到今天,在中国很多地方,如黄酒的故乡绍兴,还有冬季热饮黄酒的传统。

为什么武松可以喝十八碗酒,鲁智深可以喝一桶?他们是酒神下凡?

那么,为什么古人要筛酒呢?

这倒不是为了身体健康考虑,完全是为了追求较好的口感。

古代酿造酒是通过发酵制成的,酒水中常常漂浮着米糟等各种杂质,有些类似于今天的酒酿汤。

这些杂质有的酸、有的苦、有的则是怪味,喝下去会大大影响酒水的口感。

皇家和贵族饮用的酒水档次比较高,酒水制造以后就会经过多次过滤工序,以保证酒水的纯正,代价是会花费不少人工。

为什么武松可以喝十八碗酒,鲁智深可以喝一桶?他们是酒神下凡?

民间饮酒则难以如此讲究,只能在喝酒之前进行简单筛酒操作。

为了不影响口感,店家往往需要用筛子过滤一下,以保证酒水的相对纯净。

为什么武松可以喝十八碗酒,鲁智深可以喝一桶?他们是酒神下凡?

《水浒传》中,前后出现过10多种酒水,下到乡下土造的村醪,上到皇帝御赐的御酒,甚至还有辽国的葡萄酒,更有酒水中混有大块肥肉的特殊酒品头脑酒。

这充分体现出,梁山好汉们对酒的深厚热爱与痴迷。

声明:

本文参考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表情:
AddoilApplauseBadlaughBombCoffeeFabulousFacepalmFecesFrownHeyhaInsidiousKeepFightingNoProbPigHeadShockedSinistersmileSlapSocialSweatTolaughWatermelonWittyWowYeahYellowdog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2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