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回路具备哪些基本的功能:
•(1)能进行手动跳合闸和由保护和自动装置的跳合闸;
•(2) 具有防止断路器多次重复动作的防跳回路;
•(3)能反映断路器位置状态;
•(4)能监下次操作时对应跳合闸回路的完好性;
•(5)有完善的跳、合闸闭锁回路;
二次回路图
简单的跳合闸回路
1-1 简单的跳合闸回路
利用DL常开接点断开跳闸电流,一是为了防止TJ粘连造成TQ烧坏(因为TQ的热容量是按短时通电来设计的);二是因为如果由TJ来断开合闸电流由于TJ接点的断弧容量不够,容易造成TJ接点烧坏(HJ也是二样的道理),这就为下一次保护跳闸(或合闸)埋下了隐患且不易被发现。
2.跳合闸保持回路
2-1 跳合闸保持回路
HBJ(合闸保持继电器)、TBJ(跳闸保持继电器)
跳合闸保持回路的作用:
a)增加接点容量。由保护元件的接点直接通断开关的跳合闸回路,容易导致保护出口接点烧毁,所以由操作回路的大容量中间继电器来重动。
b)防止开关跳跃(简称防跳)功能。(跳闸)
因为跳合闸回路接有跳合闸线圈,属于感性负载,接点在断开时,会承受线圈产生的很高的反向浪涌电压,往往会造成接点拉弧,导致接点烧毁。而采用保持回路后,保护出口接点在导通跳合闸回路的同时启动保持回路,由保持回路来保证即使保护接点断开,而跳合闸回路仍旧导通,切断跳合闸线圈回路由具有一定灭弧能力的断路器辅助触点在开关主触头动作后完成。从而既保证了开关的可靠分合,也避免了保护接点直接拉弧。所以在电力部的继电保护反措要求中明确规定应有保持回路。
防跳回路
3-1 防跳回路
TBJV(跳跃保持继电器)
什么是防跳:
操作回路的一个重要作用是提供防跳功能。防跳是防止“开关跳跃”的简称。所谓跳跃是指由于合闸回路手合或遥合接点粘连等原因,造成合闸输出端一直带有合闸电压。当开关因故障跳开后,会马上又合上,保护动作开关会再次跳开,因为一直加有合闸电压,开关会再次合上。对此现象,通俗的称为“开关跳跃”。一旦发生开关跳跃,会导致开关损坏,严重的还会造成开关爆炸,所以防跳功能是操作回路里一个必不可少的部分。
防跳的实现:
防跳的实现是通过TBJ和防跳继电器TBJV来共同实现的。保护或人为跳闸时,TBJ动作,启动跳闸保持回路的同时,接于TBJV线圈回路的TBJ常开接点也闭合。若此时合闸接点是闭合的,则TBJV线圈带电,且串于其线圈回路的TBJV常开接点闭合,构成一自保持回路。接于合闸线圈回路的TBJV常闭接点打开,切断合闸回路。
整个回路有两点:
1) 防跳功能是在跳闸时才启动的,通过TBJ来启动,如果TBJ跳闸保持没有启动,则也不能启动防跳
2) TBJV一旦启动后,通过自身的保持回路自保持,这样虽然开关跳开后TBJ会返回,但防跳回路仍然会起作用,直到合闸接点分开,TBJV才会返回。
断路器位置监视回路
4-1 断路器位置监视回路
TWJ/HWJ位置继电器和控制回路断线:
TWJ/HWJ主要作用是提供开关位置指示。HWJ并接于跳闸回路,在跳闸线圈之前串有断路器常开辅助触点。开关在合位时,常开辅助触点闭合,HWJ线圈带电,HWJ=1表明开关在合位。TWJ并接于合闸回路,该回路在开关合闸线圈之前串有断路器常闭辅助接点。开关在分位时,常闭辅助接点闭合,TWJ线圈带电,TWJ=1表明开关分位。注意;当开关在分位时,其实合闸线圈是带电的。TWJ为电压圈,线圈本身电阻较大,再加上回路上串的电阻,整体阻值约40千欧(测量控制正和TWJ负端)。TWJ线圈上串联的电阻,也是为了防止TWJ线圈击穿短路,导致合闸线圈误动。
位置继电器除了提供位置指示外,还有一个重要作用是监视控制回路是否完好。因为正常情况下,不论开关处于何状态,TWJ和HWJ必有一个带电,状态为1。如果全为0,则代表控制回路异常,也即我们常说的控制回路断线。
断路器位置和TWJ/HWJ的区别:
装置里开关量状态显示菜单(/通讯信息表)里可以看到除了有TWJ和HWJ状态外,还有断路器状态。那么,这个断路器状态跟HWJ是否一样呢?其实并不完全一致。不论我们是采用TWJ还是HWJ来判断开关位置,都有一个一旦控制回路断线,就会导致位置判断错误的问题。比如开关在合位,此时HWJ=1;如果这时控制电源掉了,则HWJ失电,HWJ=0,就会错误判断为开关分开。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装置提供了“断路器位置”这个经过程序判断处理后的状态量。正常情况下,TWJ和HWJ状态是相反的,程序会判为状态有效,断路器状态和HWJ状态是一致的;当TWJ和HWJ全部为0或全部为1时,程序认为该状态变位为无效状态,断路器位置还是会保持原状态不变。
手分手合回路
5-1 手分手合回路
合后位KKJ
操作回路里通过增加KKJ继电器,巧妙的解决了不对应启动的问题。KKJ继电器实际上就是一个双圈磁保持的双位置继电器。该继电器有一动作线圈和复归线圈,当动作线圈加上一个“触发”动作电压后,接点闭合。此时如果线圈失电,接点也会维持原闭合状态,直至复归线圈上加上一个动作电压,接点才会返回。当然这时如果线圈失电,接点也会维持原打开状态。
KKJ的含义和应用:
在传统一次控制回路里,KK合后(/分后位置)接点主要用在下列几方面:
a)开关位置不对应启动重合闸。
b)手跳闭锁重合闸。保护跳闸分后接点不会闭合,只有手动跳闸后,分后接点才会闭合,给重合闸电容放电,从而实现对重合闸的闭锁。
c)手跳闭锁备自投。原理同手跳闭锁重合闸一样。
d)开关位置不对应产生事故总信号。
操作路中的KKJ继电赣同传统KK把手所起作用一致,也主要应用在上述方面。我们只采用了其常开接点的含义(即合后位置):KKJ(test)=1代表开关为人为(手动或遥控),合上;KKJ(test)=0代表开关为人为(手动或遥控)分开。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